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刚 《考试》2011,(Z4)
古典诗词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艺术现象。例如: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要带领中学生品味诗情,涵咏诗意,激发对古诗的阅读兴趣,就要以读促教,让学生在朗读诗歌中体会诗歌的魅力,品味语言,展开联想与想象,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巧妙,注重拓展与延伸,丰富诗歌的内涵与外延,让学生在感悟中,陶冶心情,濡染心灵,提高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大家马致远的代表作 ,全篇仅 5句 ,2 8字 ,字字写“秋”,字字含“思”。它意境开阔 ,情景交融 ,被后人推崇为“秋思之祖”。读这首小令 ,我们不能不被它独具匠心的艺术所感染 ,仿佛看到了浪迹天涯的游子 ,在秋风苦雨中踽踽独行。唱这支小曲 ,我们不能不被它深沉委婉的曲调所打动 ,似乎听到了凄寂苦楚的旅人 ,在抒发他那无法排解的“断肠”之情。这首小令之所以被称为“小令之最佳者”,在于它虚实相生、情景妙合的艺术表现。作者马致远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元代社会 ,现实中那种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的现象使他愤愤难平。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变诗词教学的恶性循环的现状,可以从四个方面做起: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拓展诗词教与学的广度深度,诗词教学形式多样化,教给学生一些读诗词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5.
<正>从进入挪威开始,我感受到的事物就没有一件像是真的。我此前绝不敢想象,我能在一座天堂般的雕塑公园里流连。天气是再宜人不过的,不干不湿,却很凉快。这里的雕塑个个生动传神、寓意深刻,就连园林的布置都极为讲究——沿着中轴线主干道走,在丰富的艺术品中大饱眼福;另辟蹊径,又会为突然冒出的小路小桥而惊喜。此前我绝不敢想象,我可以在一个如此美丽的夜晚与大海邂逅。从奥斯陆启程,只需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波罗的海。看  相似文献   

6.
<正>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设想别后的情景,表达无限伤感之情。以当前之事设想未来之情景,前者为实,后者为虚,这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这种手法在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而虚实结合的手法,更能使诗歌产生"超乎其外,得乎其中"的意境美。正如金圣叹在《水  相似文献   

7.
“虚实相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原则,同时也是进行诗歌鉴赏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它脱胎于老子的哲学思想,形成完整的文学鉴赏理论,同时在文学创作过程出衍生出虚中有实、实中带虚、虚实互转的诗歌创作技巧。无论是其内涵还是类型特征,都是进行古典诗歌创作和鉴赏必不可少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诗词和楹联均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丽奇葩。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以至唐诗、宋词、元曲,其悠久的历史、多姿的风格、深厚的思想、丰富的情趣,让人目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是古诗文的国度,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宝藏,古诗词名篇名句脍炙人口,是语言的精华,词采的宝库,恰到好处地使用它们,能更传神、凝练地表情达意,增添文章的典雅,秀出自己的风采。如果说你的作文是  相似文献   

11.
今天是清明节。想起了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可能是最流行的唐诗之一。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背诵全诗,但大多数人会顺口地诵出这第一句。全诗四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古诗文的国度,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宝藏,古诗词名篇名句脍炙人口,是语言的精华,词采的宝库,恰到好处地使用它们,能更传神、凝练地表情达意,增添文章的典雅,秀出自己的风采。如果说你的作文是一件华衣,那么古诗词就是那金色的镶边,可以让你的作文更加美丽非凡。  相似文献   

13.
14.
何山 《文教资料》2005,(25):20-24
虚实,是我国古代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虚实美,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语言文学讲求虚实美,而且绘画、书法、音乐、建筑、戏剧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也讲求虚实美。所谓“画留三分白,气韵自然生”,其实是说绘画艺术虚实美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一个最古老的文明诗国,当我们浏览这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的时候,也就会发现,虚实美同样是我国古典诗词创作所追求的一条重要审美目标,也是古代作品创作成功的一条审美规律。下面就它的形成、发展、表现等几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一、虚实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我国古代美学史上,虚实美理论从形成到发展为完备的…  相似文献   

15.
虚实之交     
雨正在下,卷起的是萧瑟。路过淮海路的书店,橱窗擦得透明,如生命的起始般。一窗之隔内摆着心理励志类书籍,以及,鼻头冻得发红的自己。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脑子里跳出这么一句话,于是,随着那句话的第九个字,回到一块棉絮里,柔软的,不愿走出的棉絮。光一下子涌入,是英语老师抱着书走进教室的一刻,勉勉强强坐直了。刚上完了体育课,教室里充斥着咸带鱼般湿嗒嗒头发的味道,以及汗水蒸发入空气的潮湿感,是慵懒的气息。突然她带来的一个词炸开了这份安逸。  相似文献   

16.
<正>虚实是我国古典美学术语。它被广泛地运用到诗歌、小说、戏剧、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这里,我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诗词的虚实美。所谓的实,就是诗词直接提供给欣赏者的艺术形象,即诗歌所展现的人、事、景、物等。所谓的虚,就是诗词间接提供给欣赏者的需经想象才能把握的审美内容,即非现实的人、事、景、物等。然而,虚不是无,也不是直观的有,而是指言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致、味外之旨、弦外之音等。宋代范唏文说:"虚者枯,实者塞。"如果诗歌只写"虚",就显得抽象,干瘪无味,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就显得堆砌,死气沉沉,没有生气。虚写与实写应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标的《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有两个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是针对古代诗歌的。从高考新课标卷的考题来看,考查的重点以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两个考点的试题最多,对鉴赏形象、语言的考查只不过融入其中。可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源远流长。从先民的《诗经》到秦汉的诗赋,再到唐朝的诗、宋代的词,可谓是流派纷呈、风格多样。尤其是唐诗,更似一座大观园,里面春光明媚、姹紫嫣红,激荡着青春的气息,充满着醉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大家熟知的奔放飘逸的李白,慷慨激昂的陈子昂,奇诡险怪的李贺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许多诗词中都出现了数,这些表面上既不生动形象又无丰富情感的简单的数,在诗句中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起到了营造诗歌优美意境,表达作者内心丰富情感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虚实关系,从根本上讲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还说明了虚实相生艺术的运用环节,同时指出了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