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钢材     
铁煉成鋼之后,如果是把它鑄成一大塊一大塊的鋼錠,那还不能在各种建設工程上使用。一定要把这种鋼錠經过加热爐燒紅,使它变得軟一些,送到各种軋鋼机里面,把它軋制成具有我們所需要的各种型式的材料才适合工程上的需要。这种材料就叫着鋼材。例如把它軋咸板,就叫做鋼板:制成管,就叫做鋼管;軋制成具有各种断面的材料,就是所謂“型鋼”。型鋼里面,具有“L”断面的叫做角鋼,具有“”断面的叫做槽鋼,具有“工”断面的叫做工字鋼,具有圓形“●”或方形“■”断面的叫做圓鋼或方鋼等等。这些鋼材的种类多得很,而且每一种鋼材,又是有小有大,有各种不同的尺寸。例如鋼板的厚度从不到1毫米到60毫米,寬度  相似文献   

2.
发生瓦斯燃烧后,可能引起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燃烧范围扩大、温度升高、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致使人员窒息中毒等事故发生。为了保证工作面火区熄灭;通过采取对发生瓦斯燃烧的火区进行封闭、注氮气、注液态二氧化碳、工作面上、下隅角注凝胶、地面钻孔注水、封闭墙堵漏等综合治理措施后,经取样化验证实工作面内火已熄灭,具备启封条件。该治理实践能有效指导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烧、煤层自燃发火等事故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当人们想到能源时,脑海中经常会出现燃烧和火焰,而把冰块看作是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而“可燃冰”,的确是可以燃烧的冰。其实,它并非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冰块,尽管它外观看上去跟冰块没有两样,但是当这种冰凉、雪白的“冰块”靠近火焰的时候,它就立即会熊熊地燃烧起来,释放出很多热能。因而也有人称其为“固体瓦斯”。可燃冰是它的通俗名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气,因与水结合在一起形成冰状固体,故科学家们称其为“天然气水合物”。  相似文献   

4.
《科技新时代》2002,(12):87-87
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左图)在加热汞和铅的氧化物时,发现了一种具有奇特性质的气体。它无色,无味,能使身处其中的小动物更加活泼,还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冒出火焰——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氧气。但在当时流行的“燃素”学说的影响下,普利斯特列把这种气体称为“无燃素气”。同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按照普利斯特列的方法再次分离出了这种气体,将它命名为“氧气(Oxygen)”。并公开发表了关于燃烧原理的论文。  相似文献   

5.
光谱     
把要研究的实物作为电弧的电極,或將它放在其它金屬的电極上,通过电流引起弧光,就發射出这种实物的特有譜线来。使这組光綫通过一条很窄的縫隙(通常叫做“狹缝”),再經过由透鏡、稜鏡和物鏡所組成的光学系统(叫“分光鏡”)后,就被分解为光譜,呈像在物鏡焦点处,这就是普通得到發射光譜的方法。如果我們把一粒食鹽放在电極上来激發,或放在火焰上燃燒,都可以在所得到的光譜中看到兩条極显明的黄线,这是纳的最强綫5,890埃及5,896埃。要研究气体就需要把它裝在放电管中通电激發,这样也可以發射出这  相似文献   

6.
1在电灯发明以前,矿工在井下挖煤时使用油灯或蜡烛。2但在充满瓦斯气体的矿井中,点燃的明火如同炸药导火索,经常引起瓦斯爆炸。  相似文献   

7.
瓦斯,主要是由深埋在地下的煤在碳化的过程中所生成的一种有毒性气体,瓦斯达到一定浓度后,很容易引发瓦斯爆炸与中毒,危害性较大。瓦斯爆炸在煤矿开采灾害事故中属于危害性最大、最为主要的灾害事故,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有效防治瓦斯爆炸事故属于一个较为系统性的工程。基于此,本文深入的对煤矿中瓦斯产生的原因进了探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此来降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率,为煤矿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保障,促进煤矿生产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用水采煤     
为了採煤,人们不断地与水作斗争。人们开鑿煤井——水浸灌了巷道,使挖掘发生困难。许多地下的水流,也往往会冲破矿山岩层,进入地下矿藏,以致酿成大灾害。但是誰知道,在採煤方面,竟可以把水从敌人变成人们的忠实助手。 1952年12月在苏联库茲巴斯中心——普罗可利也夫斯基城,已经把水力採煤法“屠尔干斯基工作斜面”,应用於煤矿工业的矿井中。图书上表明的卽是这个矿井的内部情形。在矿井的横巷道里,我们看不见装煤机,电鑽或其他採煤的机器。这里也不需要爆炸,也不用小型贷车运煤。在离横巷道煤壁不远的地方,安装着水枪(射水机)。从它的长的圆锥形的枪管中,哗啦哗啦地,迸射出来一股高压水  相似文献   

9.
瓦斯是开采煤炭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无色、无味、无臭气体,有很大的危害:一是可以燃烧,引起火灾;二是会爆炸,导致矿毁人亡;三是浓度过高时会导致人员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受地质赋存、井工开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矿瓦斯灾害比较严重,约半数的矿井为高瓦斯、高突出矿井,预防和避免瓦斯事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炸药爆炸是产生高温、高压的爆炸产物和冲击波,可能给可燃气体和矿尘提供了燃烧、爆炸的外部条件,为此,在研究安全炸药时应考虑它的爆温、爆压与爆速等因素,尽可能减少爆炸产物中未反应的灼热固体颗粒和爆炸可燃气体,在确定配方时要按近于零氧平衡的微负氧平衡进行设计,有利于防止瓦斯被点燃的可能性,同时还采用添加食盐,作降低爆温的抑制剂,抑制瓦斯的发火,并且严禁在安全炸药中含有易燃的金属粉(如铝、镁粉等),此外,如炸药的加工质量,爆破时的装药条件,炸药的爆炸性能参数等,都对煤矿炸药使用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包围在我们周围的空气是一种含有氮气、氧气和少量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和水蒸气等的混合物。在这些气体中,氧是一种在化学上很活泼的物质,也就是它能与很多的物质起化学作用。因为空气是在到处包围着我们,所以日常我们所见到的化学现象,很多是与氧有关系的。炭的燃烧,铁的生锈等现象都是与氧发生化学作用的结果:炭在燃烧时变为二氧化碳气,铁在生锈时主要是生成氧化铁。像这一类的化学变化叫做“氧化”。相反的情形,例如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瓦斯非燃烧区域内有毒有害气体的传播规律,搭建截面为80mm×80mm的方形试验管道,分别由1m、1.5m、2.5m、3m、4m等5种规格的管道组合而成,总长20m。实验研究了密闭巷道不同浓度的瓦斯爆炸产生的CO浓度,以及在0.5m/s、1m/s、1.5m/s、2m/s四种风速下,对管道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分散情况和衰减时间进行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瓦斯爆炸事故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传播随风速的增加而衰减增快,为控制和预防瓦斯爆炸破坏和伤害事故扩大及事故应急救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談素數     
一個大於一的整数,凡是除去一和本身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整数因子的,就叫做“素數”如果要把一和本身也當做因子(也叫做“除数”)的话,那麽素數的定義也可以這樣說:凡是只有兩個正因子的整數,就叫做素數。凡是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正因子的整數,就叫做“合數。”根據這樣的定義,单位“一”既不是素數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19)
矿井瓦斯是煤矿井下以甲烷为主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它是在煤的生成和变质过程中伴生的气体。瓦斯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一般5%~16%之间),在足够氧气浓度(达12%)的条件下遇到高温热源(达650℃~750℃以上)且存在时间大于瓦斯爆炸感应期时,就会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的一种星:一端很窄小;但是是最亮的部分。另一端像张开的扇面一样,而且越来越暗,终于隐没在漆黑的天空。那光亮而小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做“核”,在核的周围有一些像云雾似的东西包围着,我们称它为“髪”。核与髪,又一起叫做“头”。那暗的散开的部分叫做“尾”。这样的星,没学过天文的人们都管它叫“扫帚星”,在天文学上叫做“彗星”。彗星也是太阳系中的一份子,也围绕太阳旋转。但它们所走的轨道,很多都是扁圆的,但也有是抛物线式(图1)或双曲  相似文献   

16.
电子管     
电子管这个名詞,对許多人可能是陌生的。但是如果提起“真空管”或者是收音机里面的“灯泡”来,那又是人人都知道的了。因为一般的电子管里面都是真空的,所以人們習慣把它叫做“真空管”。但是也有一部分电子管內是含有气体的,因此,过去常用的“真空管”这个名称就不能滿足电子管的全部含义了。所以我们还是应該把它們总称为电子管。在二十世紀剛开始的十年中,人們已經会利用有线的电話和电报来傳遞消息了。不論电話或电报,都是把消息首先变成电的訊号,譬如电話中話筒的作用就是把人說話的声波(空气的振动)变为相应的电流的振动。这种振动的电流通过收听者的耳机的时候,又被轉变为膜片的振动而發出說話的声音来。一个人講話的声音是不可能傳得很远的。但是如果把这种声音变成电的訊号,就可能靠电綫輸送到較远的地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你注意到这种现象没有:一条干毛巾,当下部接触水的时候,毛巾的上部也会渐渐变湿。这就是说,水可以沿着毛巾的细孔自动地跑上来。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或“毛细作用”。这是水的一种有趣的特性。你可能举一反三地说:油也有这种性质呀!不错。过去的油灯中就是靠着灯芯把油吸上来燃烧的。为什么会发生毛细现象呢?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纤维材料具有毛细管,其管壁的分子跟水或油的分子有一种吸引的作用,能克服水本身的重量把水沿着管壁吸上来。管子越小,这种作用越显著,就是水会上升得越高。既然水或油能沿着毛细…  相似文献   

18.
草木樨本来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种野生豆科植物,又叫做“馬苜蓿”或“馬籛子”。1943年,甘肃天水县楊家沟农民楊世荣,开始在一塊瘦瘠的土地上引种栽培,引起了当地群众和水土保持試驗站的注意,經过試种,証明它是与水土流失作斗爭的有力武器,并且有很大的經济价值,才逐步推广,黄土高原的群众,亲切地把它叫做“宝貝草”。  相似文献   

19.
《金秋科苑》2012,(21):72-73
反应堆是指能够在受控下(所以不会发生原子弹那样爆炸)持续进行核裂变链式(连锁)反应的装置。之所以把它叫做“堆”,是因为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是用石墨块(用以控制反应速度)和金属铀块(反应燃料)一层一层交替地“堆”起来而构成的。后来,其他不用石墨的核反应装置,仍沿用这种叫法。  相似文献   

20.
春夏之交,大气漸热,雨水最多,有人把它叫做“霉季”。这是因为在这季节里,很容易引起食物或其他物品發霉的原故。所有食物發霉腐烂的原因,都是由一些叫做霉菌、酵菌母和別的细菌落到食物上,細菌把食物里的糖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