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晓》之翻译过程中关于其主题主要有:赞美说、伤逝说、情趣说、超脱说。本文的观点具体阐明了何谓超脱:落花之于孟浩然既非悲,也非喜,早已是超脱悲喜的自在境界。  相似文献   

2.
“流水”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蕴:一、借以抒发悲时伤逝情怀流水的不可回转易使人联想到机缘、功业乃至年华、生命的不可复返,古人常临水嗟叹,悲时伤逝。“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对于悲哀苦痛的感受和反应,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悲剧性意蕴以及中国悲剧的思想根源,似乎都可以上溯到先秦思想中有关悲哀情感控制的一些基本命题。作为基本存在方式,悲哀原则以时间、空间和一定的度量,形成悲而有时、悲而有地和悲而有节的外部规定性。其内在根源乃是主体人格情感三大依据,即由人生的悲哀导致恻隐之心的形成,由道德的悲哀导致是非羞恶感的形成,由理想的悲哀导致浩然之气的养护。从悲哀原则的基本存在方式,引申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精神;从人格情感的塑造,进而讨论哭泣之哀、吊者大悦的审悲心理的形式;把人格情感和存在方式两者结合起来,再归纳出声音之道与政通的艺术哲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集中探讨了宋词的悲美情感场,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爱情的悲美,二是家国的悲美,三是人生身世的悲美。  相似文献   

5.
莎剧中"悲"情感意象基于身体体验构成意象图式,经隐喻投射形成"悲"概念隐喻,体现出人物情感和状态的变化。本文探究莎剧"悲"情感隐喻的内在机制,考察莎剧"悲"概念的认知思维方式,深入解读"悲"。研究发现,"悲"情感隐喻与人体的感知体验密切相关,其概念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悲"情感意象具有丰富的隐喻内涵,主要传达人物的悲伤、哀伤与悲痛。  相似文献   

6.
谢晓先 《文教资料》2011,(10):10-12
吴文英是南宋词史中风格独特的一位大家。他的后半生在东南各地的漂泊中度过.虽是以清客游子的身份。但漂泊生涯中留下的不仅仅是凄清和迷茫,也有与知音共度的欢愉时光,也有风景如画、人情温馨的县镇。当各种美好的人和事成为过去,便往往在词人心中留下一份甜美的回忆和悲凉的伤逝之情。在梦窗词中不乏生动流畅、情真意切的伤逝佳作。伤逝词也因其本身充分的情感浓度,成为梦窗词中最引人注目的题材之一。  相似文献   

7.
外似旷达而内蕴悲感--苏轼文学作品中情感状态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苏轼作品的情感状态在表层上虽为旷达之貌,但其深层则包含着厚重的人生之悲。这种悲感具体地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创作主体哀伤于自我坎坷命运的一己之悲。二是喟叹于六亲不得相保的亲情之悲,三是感于国事民生的时政之悲。而苏轼作品在深层情怀上的这种悲感,一方面是源于中国士大夫以悲为美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苏轼本人具体的人身经验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歌剧《伤逝》是为纪念鲁迅先生的百年诞辰,由王泉、韩伟改编,施光南进行谱曲而成的。本文以该剧中子君的第一首抒情咏叹调《一抹夕阳》为主线,从作品的原创分析、演唱分析和情感处理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和艺术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感受到歌剧《伤逝》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审美情感的鲜明特点是较少沉溺于单一情感的体验而素尚多味性。特别是作为审美情感主要形态的悲与喜,在艺术作品中总是彼此渗透、互补共生。喜剧暴露生活中的丑恶、落后和缺陷,用嘲笑和讽刺加以否定。而悲剧作为另一种审美形态,又会以不同的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本文主要从音乐以悲为美的历史渊源、本质特征、音乐喜悲的原因等方面谈音乐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伤逝》具有以"哀痛悔恨"为内涵的情感要素,这些要素描画出了以暗灰色为主体的情感色调。这种情感要素既来源于小说叙事,又烘托了故事氛围,配合和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使小说具有了独特的情感魅力和撼人心魄的情感力量。  相似文献   

11.
赵彬 《文教资料》2010,(23):10-12
本文作者重读前后《赤壁赋》,觉得教参对文中情感梳理过于简单和草率,于是以两篇文章为依托,联系当时苏轼的境况和时代背景进行新解,重新梳理情感,情感脉络应为贬抑之悲—暂得之喜—今昔的碰撞之悲—哲学超脱。  相似文献   

12.
对苏轼《赤壁赋》的解读,历来争议很大。一般人认为是作者抒发自己面对厄运的一种旷达胸怀和悠远情志,其情感是"乐—悲—乐"。但从整个历史背景及作者写作心理上看,苏轼在赋中并没有真正地快乐过,其内心始终涌动着永远无法排遣的忧伤,其情感是"悲—乐(强为乐)—悲"。  相似文献   

13.
章旨在探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召唤结构的生成与对读期待视野的反拔和读的接受过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及读接受情感的发展、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14.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名篇,几十年来,研究者对其主题作了各不相同的阐释。最为集中的是从探讨《伤逝》悲剧成因的角度挖掘主题:有人从黑暗社会、经济压力的角度,认为《伤逝》主题意在揭示社会恶势力猖獗;有人从主人公的理想狭隘、性格冲突等方面,批判个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论者大多从反映论,认识论角度,观察分析了“五四”后期涓生、子君这一类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轨迹和精神特征,将《伤逝》看作一般的写实型社会问题小说。这些看法具有相当的合理因素,但缺乏对作品内蕴深刻的把握,缺少小说的情感内涵和形而上意蕴,存有隔靴搔痒,难以自圆其…  相似文献   

15.
《风萧瑟》是中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先生创作的首部抒情歌剧《伤逝》中的片段。作曲家巧妙地将歌剧《伤逝》分为四个戏剧部分,而《风萧瑟》恰如其名的在四季中位于"秋"的位置,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以及人物心理刻画,情感饱满激烈,堪称经典之作。本论文通过对《风萧瑟》这首作品背景以及人物特点的分析,试论述情感在其演唱中重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时代不同,诗歌情感自然呈现差异.本为悲情萦绕的送别诗,在盛唐和晚唐却有着不一样的滋味,这不仅仅是“悲”的程度深浅所能概括的。笔者以《文苑英华》所收诗歌为例,并重点分析送人赴任之作,以突现其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表现生离死别、羁旅行役、壮志难酬、情感失落等诸种情愫的内容很多 ,这些内容又往往与酒结缘颇深。它实际道出的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态 ,借酒表现深沉的亲情、乡情 ,或是渲泄心中的不平、情感的失落 ,因此常常是悲思、忧思却以豪言壮语写之 ,故而留下了悲而豪、悲而壮的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18.
散文以独抒性灵为要,理解并分享作者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体验是散文阅读教学的重点.郁达夫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是《故都的秋》写作亮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理解并欣赏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需界定以悲为美的概念,寻找以悲为美的理论依据,并且设计相关教学片段,增强散文阅读教学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伤逝诗,即悼怀逝者的诗篇,在中西诗歌中都是屡见不鲜的。分析了中西方诗人对于这一主题相同和相异的情感态度和生死观念,并试图从文化角度来揭示其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一个特点就是课堂教学充满情感性,教学内容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作者一种情感态度的反映,教学时就是让学生去感悟、深化这种情感,或染情、或悟理,让学生体验在其中,感悟在其中,乐其乐,悲其悲,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色。数学教学则以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证明等为主,教材内容缺乏情感性,然而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都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