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范金豹 《教书育人》2004,(10):29-29
“校本”是“以学校为本”的简称,是个新生事物。“效本”一词纯属我个人杜撰,意为“以实效为本”,因为从“校本”培训活动的本意来说,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追求“效本”。  相似文献   

2.
韩军 《现代教育》2005,(7):60-60,62
谈到教师读书,我其实没有多少经验,更多的是教训。东西融合。以“本”固“本”书分“本”、“末”。“君子固本”。堪称“本”的书,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根本,“本”即经典。我们几乎在每一本“末”的书中,都能够看到“本”的影子。如《论语》、《庄子》、《孟子》、《尚书》、《易》、《诗》、《离骚》、《史记》、“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构成了中华文化甚至东方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用叶圣陶“五本”理论指导作文教学李嘉祥叶圣陶老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语文教育理论大师。他呕心沥血凡70余年所构建而成的“以学生为本位”、“以生活为本源”、“以实践为本体”、“以习惯为本旨”和“以工具为本质”的语文教育“五本”理论,极其深刻地...  相似文献   

4.
一、一条产生误解的逻辑:“以人为本”——“以现实的人为本”——“以个人为本” 许多人之所以会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以个人为本”,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们把“现实的人”直接理解为“个人”。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反对抽象地看待人的,把人看作抽象的类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主张要现实地看待人,而现实的人,只能是一个个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个人。因此,“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只能是“以个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在王校长的办公桌上,放着两本特制的笔记本。一本是大红封面的“功劳簿”,一本是白色封面的“欠账本”。这是怎么回事?翻开“功劳簿”,你就会发现,里面分类详细记录着本校教职工的“功绩”。大到政府部门的表彰,小到帮助学生解决一个小难题,内容涉及教职工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职工做了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不论大小,王校长都会把它们记在“功劳簿”上。“欠账本”是由教职工本人填写的,主要将个人的缺点、存在的问题等自觉记录上,以待改正。王校长说,学校设置“功劳簿”与“欠账本”已有多年,每学期一归档,…  相似文献   

6.
文艺复兴     
面对新课程,总让人回忆过去。在“大纲”时代,教师教学基本依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册练习。那时,“背功”是学生应考的重要素质,“猜功”使教师教学充满着魅力。面对不带教本能说出某一历史时间、地点、人物出自教材何章何节甚至某一页的“名师”,家长们总会投去由衷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浅论《中图法(少图版)》使用本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分类法“使用本”,笔者认为“使用本”是指某一图书馆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规模、服务对象,按照规范的标引规则对某一图书分类法进行调整,使之适合本馆实际情况并为之使用的规范化标准本。  相似文献   

8.
教坛禅机(2)潘景峰抓“纲”务“本”评价一堂好课,标准颇多,然而最根本的是抓“纲”务“本”。“纲”即教学大纲。勿脱纲,忌超纲。遵循大纲就是尊重教学规律。“本”即各科教材。宜吃透,贵钻研。长村了然于胸,才能居高临下,越教越好。抓“纲”务“本”,是提高教...  相似文献   

9.
理性非理性各有自己的正负功能,它们是一把双刃剑。人的本性是理性非理性的和合,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透视理性和非理性的矛盾功能,发挥理性和非理性的积极作用,克服各自的局限性。尊重人之“本”、发挥人之“本”、满足人之“本”。  相似文献   

10.
一本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曾经是多少教师赖以驰骋讲坛传道授业的“三大件”。也就是在这“三大件”的耳濡目染之下,一代代学子变成了知识的巨人。不过,这说的可是过去,在崇尚“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有多少有些“古色古香”的“三大件”似乎已显得功力不济,殊难支撑局面了。  相似文献   

11.
对于“实践”的本质涵义(简称“本义”)是什么这一问题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视点,较有代表性的是“主客观统一论”、“超越论”、“本体论”。笔认为“实践”本义的阐释不应离开马克思的本去主观臆测,应从马克思的本中、实际生活中去考察。它的客观性原理是其基本特性,尽管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活动,但客观性是它的第一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要点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税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二是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和应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是本单元的基础,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和应用是本单元的重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设在Rt△ABC中,zA、zB、ZC所对的边分别为。、b、C,则定、。cabab、,L、,。,。。、1.^、、。,。义已、Z、;、【为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C”C”b”a”“”“”“““”“““””“”““”“”“”^.‘、、’,。。-.、、,。OO另FW日国牙又,cy为u*D丫F*!*八——,*0*…  相似文献   

13.
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凭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载体,可是在现实的语学习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肢解本、曲解本、窄化本、冷落本的现象。这让我又一次忆起全国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白杨》一课中对“高大挺秀”的解读与把握。他以为“高”就是高大,而“挺”就是直立,这里的高、大、挺本身就是白杨的外在美。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1.一本——就是以人为本,体现“三个一切”。 这里所说的“一本”,就是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以如何教为重点,转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获得发展为重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所谓“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是指班级的一切活动都从学生出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学生发展以“素质”提高为宗旨。此处的“本”即“根本”或“中心”之义。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与传统的“见分不见人”“教中无人”“以分为本”的管理样式截然不同,它关注的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追求的是班级管理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和激励价值。下面联系班级管理实践,从班干部的“选聘”激励、学生的“评价”激励和“奖惩”激励三方面呈一管见。一、班干部的“选聘”激励激励是一种引导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以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心理过程。这里的…  相似文献   

16.
刘兆勋 《语文天地》2012,(12):37-38
生本的理念是“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生本”不是去灌满一桶水,而是去点燃学生心中的一把火。生本模式有利于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有利于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讲台不再是老师的“私人领地”,教师变成学生探究的合作者、辅助者。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17.
一堂课是否能被称为优质课,除了看课堂目标的达成度以外,更重要的是看达成目标的过程是不是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是不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不是体现了快乐、高效的课堂特点。“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三本”教育理念倡导“闪光课堂”,旨在发现学生“闪光点”,点燃学生“闪光点”,擦亮学生“闪光点”。  相似文献   

18.
改了就好     
三月二十七日那天的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条令人兴奋的消息,消息说教育部对现在的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作了一些修改,其中把遇到坏人坏事要勇于斗争,改成遇到坏人坏事和违法犯罪行为要主动、及时地报告。对于这一修改,我鼓掌欢迎,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兴奋之时,我又回想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火热年代”里,一切以“主义”为本,以“思想”为本,以“斗争”为本,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都是把人作为“革命”的靶子,人只是这些“主义”、“思想”、“斗争”、“革命”的附属品。有这样一个荒诞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充分认识校本培训中心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国家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校本”意指“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而校本培训中的“本”应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校自培基地为本,以学校教师的“教、学、研”一体化为本,以“外引—内用—网络”的师训资源为本,以学校特色为本。一、以学校发展为本学校的发展能为校本培训提供更好的培训条件,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从而促进校本培训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可以说,学校的发展与校本培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正…  相似文献   

20.
强萍 《生物学教学》2007,32(6):35-35
“血糖调节”是高中《生物》选修本“人体稳态”中的一节内容,包括血糖平衡及意义,血糖平衡调节和糖尿病及其防治三部分知识。该节内容既与必修本中“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体液调节”、“神经调节”联系密切,又与选修本“基因工程成果”“发酵工程”等相关联,对学生进行人体健康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