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但明伦的《聊斋志异新评》,从四个方面对其语言艺术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纵向比较了各小说美学家在语言艺术方面的不同之处,突出但明伦在语言艺术方面的慧眼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小说评点价值的首要层面是其阐释价值,而阐释价值主要来源于评点话语中那些解说小说内容的阐释性评点。本以《聊斋》冯评与但评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两家评的四类阐释性评点——词句阐释、内涵阐释、情节阐释和结构阐释,总结了冯镇峦、但明伦在《聊斋》评点实践中所创造的阐释方法和途径,并指出了它们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镇峦是清代一位重要的小说评点家。他的《聊斋志异》评点,不仅揭示了这部著名小说集的艺术成就,而且对小说情节构思中的一系列缺失毫不掩饰地加以批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儒家孝悌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石,具有重要的道德规范作用.探讨传统孝悌思想的当代价值,不仅可以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而且有助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运用中国叙事结构思维,对作品内在、外在和变异各个角度结构运转中的能量,进行了动力学的解读,总结出造势的许多方法,如“转字诀”、“蓄字诀”、“反逼法”、“紧字诀”、“叙次忽断忽续法”等,形成了自己的结构势能理论,即“文势说”。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是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言短篇小说。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的地位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但细细读来,其中不少篇目都涉及到了儿童教育问题。《聊斋志异》中有不少以儿童为描写对象的篇目,塑造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儿童形象;同时它也体现出施教者应根据儿童的智力、性格和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且家庭教育必须注意严慈相结合,否则过于严厉或过于放纵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等。总之,《聊斋志异》作为一部文学巨著虽然成书于几百年前,好似离我们很远,但细细读来又觉得离我们很近,因为其中所体现出的诸多儿童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仍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论述“异史氏曰”,认为“异史氏曰”是《聊斋志异》中的干预叙述者。具有评点、抒发、揭示的功能。“异史氏曰”直接反映了蒲松龄理想的爱情观、友情现、伦理现和社会观。  相似文献   

8.
清人关于《聊斋志异》的评点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为《聊斋》正名,极力肯定小说的价值和地位;对小说思想价值的揭示;对小说创作特色的分析。清人《聊斋志异》评点开启了后人研究的无限眼界、无限文心。  相似文献   

9.
清末立宪时期的《申报》始终站在民众的立场上,紧跟时代的脉搏,对晚清的宪政进行了有力的监督,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效应。文章从《申报》的立场,舆论的核心,舆论的特色及其现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舆论状况充实宪政运动史研究,并对当下舆论媒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其实是作者内心欲求和企盼的产物,其价值功能期待是从男权社会的规定性和男性的利用、需要为出发点的。反映出男权社会"女为男用"的角色价值意识,折射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男权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1.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在经典文献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弘扬与践行孝道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如何运用《二十四孝》在家庭中开展孝道教育进行了探讨。强调要正面学习《二十四孝》内容,全面把握《二十四孝》基本涵义,正确运用《二十四孝》开展家庭孝实践。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中的"孝"包含着"孝亲"、"无违"等思想,在继承了西周"孝道"的思想基础上,又蕴含了对"孝"的新阐释,然而又不可超越地包含了很多封建糟粕.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弘扬儒家孝道的积极成分,剔除封建落后保守的思想,推进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叙述和评价台湾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等人从事的有关中国人家族主义与孝道的心理学研究,着重从二者的关系、概念建构和实证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叙述,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孝经》作为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传统孝道的一部经典著作,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孝的内涵及其内容、孝的功能以及如何行孝等一系列问题。传统孝道,不仅是维护古代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而且时至今日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朝的重孝,表现在人们对孝道的践行与社会对孝子孝女的奖崇二个方面。行孝方面有七大类18种表现;崇孝方面,朝廷与地方政府都有一套完密的褒奖机制,民间也有自发性的褒崇举动。唐孝文化的特征:一是孝行的范围宽事象丰;二是行孝和极端化倾向;三是当政者对孝的倡励措施得力。  相似文献   

17.
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究孝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特征,更成为中国人最鲜明的国民性。孔孟构建了完整的孝悌理念体系,为我们今天的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1.完善民众认同机制;2.政府行为强化;3.德育内容具体化;4.行为与规范,自由与纪律相结合;5.重视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生态美学理论对《聊斋志异》进行分析,揭示了作者"倾听自然--欣赏自然--化为自然"的生态观.《聊斋志异》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显示出难能可贵的生态美学价值.它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独有的审美心胸与追求和谐的审美趣向,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天人关系的传统,与自然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9.
武当道教历来强调忠孝伦理.元代时,武当道教的教主又与净明道派建立了密切关系,吸收并发展了净明道派“忠孝成仙“的修道思想.此后,武当道教不仅在道经中宣传忠孝,还将孝道思想体现于建筑形式和神像崇拜之中,从而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文翔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6):13-15,26
蒲松龄通过同一时期创作的三篇"花精"系列故事《葛巾》、《黄英》、《香玉》逐次展现出男主人公在"人异恋"中呈现出的三种不同境界。对感情的"不达"、"达"与"通达"这三种境界导致了故事中三种不同的爱情结局。《香玉》一篇是蒲松龄"至情"爱情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