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你都可以尝尽;高考像一座高大的山,在山的那一边,别有一番风景;高考像一条清可见底的小溪,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价值。曾经听不少前辈说过"没有参加过高考,你的人生就不够完整"。的确,悲观的人认为高考是一场痛苦的马拉松,永无止境。而乐观的人则会把高考看作是一个舞台,一个  相似文献   

2.
你长大了吗?     
我的高中老师说过:"人不经历高考,就永远不会长大。"按他的说法,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长大。如果说以是否参加过高考作为一个人长大的标准,那未免太片面了,因为有的人经历了高考还是没有长大。但高考确实是当今读书人必过的一关。  相似文献   

3.
观点     
《教育》2012,(36):7
谈松华:就地高考要靠制度设计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就地高考的条件是:随迁,即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在居住地有稳定工作;在居住地接受过义务教育后寻求更高的受教育机会,即拥有居住地学籍。当然,各地对学籍年限的规定有所不同。这就从制度源头将其和为了单纯寻找高考"分数洼地"而在高考前转入的"高考移民"区分开了。就目前和未来几年来看,  相似文献   

4.
一般情况下,字音出现在语文试卷的第一题,是高考的第一关。考生有必要分析高考的命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复习好这一知识点。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过好字音这一关,你便向高考成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在恢复高考30周年之际,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旋律。这里既有高考本身"法久终弊"的原因,也有改革受到各方面制约,难有所谓"大突破"而使社会产生焦虑的因素,更因为有些人把一些深层次的社会、文化问题,简单地全部归因于高考,以为只要改革高考,其他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从而对高考改革期望值过高所致。  相似文献   

6.
高考之外     
<正>我的父母,生长在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能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参加高考。如今他们已经从农村走进城市,有了"铁饭碗"。在他们眼里,高考是至高无上的,因为高考让他们实现了梦想,不但为自己赢得了光明的前途,也给家里增添了光彩。所以,还没经历过高考的我已经被无数次"洗脑"了。  相似文献   

7.
高考在我国有着重要地位,用"鲤鱼跃龙门"形容高考并不为过。很多人将高考视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展现了高考的残酷。数学在高考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高中数学以其难度和复杂度成为众多考生前进中的"拦路虎"。本文着重对江苏高考数学试题进行分析,对其备考措施进行探讨,期望对广大考生有着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经历过高考的人恐怕都不会忘记那个人生中最难忘的"黑色七月"。过去,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决战之机,所以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与惨烈,于是,那个七月成了生命里难忘的烙印。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和高校连年不断扩招,昔日那曾经伴随我们整个学生时代的焦灼心情和紧张氛围仿佛渐行渐远,火药味十足的考场拼争也成了遥远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鲜语录     
"忆往昔,那些年被数学虐过的日子。高考这座独木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7万多网友在微博上吐槽中国高考数学之难,甚至考到外国专家,他们支持数学滚出高考,称自己仅是"做题机器",甚至有网友称工作多年除了数钱几乎用不到数学。  相似文献   

10.
每年高考一结束,填报志愿便成了家长和学生头痛的事情。有一句话叫"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在招生咨询会上,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样的分数能上哪所学校",很少想过孩子喜欢哪个学校、什么专业,将  相似文献   

11.
<正>高考刚过,一些媒体又开始热炒"新科状元"。有大报介绍"理科状元"学习技巧,有小报爆料"文科状元"当年趣事,有网站挂出"状元"生活写真,有早  相似文献   

12.
正"眼睛不盯着高考,眼下的日子没法过;眼睛光盯着高考,今后的日子没法过。"这句话道出了多少校长、教师的无奈。回想30多年前的高考,大学升学率为百分之四左右,真可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大家用力挤啊挤,多少人还是没挤过桥。如今,大学之门大开,升学变得容易许多,但人们衡  相似文献   

13.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4期发表了章亮老师《也谈高考政治计算题"度"的把握——与程其峰老师商榷》一文(以下简称"章文"),读后受益匪浅,也十分高兴。因为多年来,笔者一直关注高考,也发表过一些有关政治学科高考的管中之见,原本期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专家和同行们的议论,共同为高考的完善和健康发展尽一点力,不料结果却是"知音难觅",难免有孤掌难鸣之感。为此,很高兴章老师成为多年来第一个与笔者  相似文献   

14.
地方     
《教育》2009,(31)
北京:高考新方案出台"十一"长假刚过,北京市公布了2010年高考改革方案,由于2010年是北京市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的第一届高考,因此,这次高考的改革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从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看,这次改革在考试时间、卷面分数等外在形式  相似文献   

15.
高考政治复习方法很多,但核心是要解决"三关",即:"教材关""应试关""心理关"。只有过了这"三关",在高考中,才能"运用之妙,存乎于心",考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高考是"黑色六月",有人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人说高考是"一考定终生"……人们往往把高考形容得残酷无情,凶险万分,好像除了高考,人生就别无它途。其实,对每一位考生来说,高考是公平的,有情的,高考遵循的是公平竞争的法则。不要埋怨世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的"超级女声"已接近尾声,不管最后的冠军花落谁家,在这一场有欢笑有泪水的"娱乐盛宴"中,我们从这群美丽而又可爱的女孩子身上看到的,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坚强和自信.她们,大都经历过高考,有着不平凡的高考故事.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在"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8进6晋级赛结束后,现场采访了许飞和刘力扬,记录了她们在学习上的心路历程和鲜为人知的高考故事,希望能给普天下的莘莘学子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小题·大做     
高考命题2016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议恢复"全国高考一张卷"。对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全国一张试卷的情况,但是由于安全风险很大,一旦泄密,上千万学生就要重考,加上2004年开始分省分阶段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各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  相似文献   

19.
"没有经历过高三生活,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陈金华 《新高考》2011,(Z1):27-28
文言文断句是近几年再兴起的一种文言文题型,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言文句读的把握能力。断句古时称"句读",所谓"句"就是句末停顿,所谓"读"即"逗",指句中停顿。古时文章没标点符号,流传下来也未注明朗读停顿。正确断句标点,是阅读古文的基本能力。1978~1985年全国高考有过对古文断句标点的考查,但1986年后教学与高考忽略了这一内容。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再将文言文断句标点列为考点,是对文言文学习的回归。此后至今,全国高考每年均有多套试题考文言文断句,这样,给文言文断句标点的传统题型又成了再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