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能力与日俱增,突发的公共事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广大媒体是公共事件的主要传播者,会对公共事件问题做出大量的报道。但是现阶段,有的媒体在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时,存在不专业、不具体、含有虚假成分、"博眼球"等问题,这样的报道一旦发出,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本文结合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实报道进行分析,探究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7,(7)
网络社区的治理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点,线上线下联动式的"去政治化"话语表达成为社会公共事件频发的隐性因子。本文基于长时段对江西南昌市"象湖事件"事发地及其周边村庄的实地田野调研,将扎根理论与集体座谈研究方法相结合,对社会公共事件中当事各方的话语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民众在公共事件的话语表达中呈现"去政治化"倾向,通过弱者式、悲情式、戏谑化的表达方式建构起规避抗争风险的话语表达路径,由双微平台、QQ搭建起的媒介平台并非民意表达的最佳空间,反而成为加速事态演变、加剧社会风险的"发酵池",并尝试提出泛媒化影响下民众在公共事件中话语表达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3.
正危机是指因不可抗力或者突然袭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公共危机事件、社会安全事故、社会冲突以及战争、恐怖袭击或其他极端行为所引发的各类事件。它往往给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极大的威胁,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加以应对。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称现代社会为"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开始向全球渗透,相互影响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日益关注公共意识及公众话语权的提升,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大众传媒作为信息服务社会的传播机构,在危机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  相似文献   

4.
楼宁  辛忠  刘飞 《今传媒》2010,(11):104-1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发表言论,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性使得互联网在言论聚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一系列网络事件的发生,如孙志刚事件、邓玉娇案、范跑跑事件、绿坝事件等,对政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都体现出网络在建构虚拟公共领域方面的可能性。本文以"绿坝事件"为例探讨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媒介本属于公共空间,但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在多媒体时代,"公"与"私"的界线开始模糊。借助网络平台私人议题开始进入媒介公共空间,媒介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私人化。本文试结合"富二代砸六位数在《北京青年报》寻女友事件"和"毕福剑不雅言论视频事件",分析多媒体时代媒介空间的私人化和私人空间的媒介化带来的问题,以期引起大众传播的重视和注意。  相似文献   

6.
危机信息传播管理是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3G手机等新型传播工具的出现,网络社会的形成,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渠道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危机信息传播管理已成为政府危机管理成败的关键。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为了稳定社会,担心因危机信息的扩散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危机处理成本的大幅提  相似文献   

7.
杨子平 《新闻实践》2009,(10):49-51
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新闻传媒领域日趋融合,多地域、多媒介、多媒体就同一事件集体发声、共同报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特别体现在"规定动作"中的重大主题宣传、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先进典型和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新闻传播之中.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近年来,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决策事件中,公众以越来越主动、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公共生活的实践中。本文通过分析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事件,探讨公众、媒体等社会力量对政府决策所产生的影响,认为社会力量对政府公共决策在客观上起到了规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推动了地方法治发展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璐 《东南传播》2012,(12):81-82
近年来,公共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塔西佗陷阱"越来越引发关注。但陷入"塔西佗"陷阱中的,向来不是政府部门一方。由"总参一姐"微博谣言所表带来的"塔西佗陷阱",更侧重反映的是"公众总不信",而不是"政府总不被相信"。"谣言"是信息与态度的共同载体。但在公共事件中,政府部门侧重证伪谣言,却忽略了"谣言"背后的民意。因此,解决"公众总不信"的"塔西佗陷阱",除做好正面宣传外,还需关注事件背后的网民问责心态。  相似文献   

10.
齐宏彪 《今传媒》2012,(6):144-145
微博是一个意见自由市场,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中,任何人都可以平等的发言。在公共事件中,由微博舆论场自发形成的"意见领袖"成为事件传播的重要节点,这些"热点"影响着公共事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无形中引导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在公共事件传播过程中,不同"意见领袖"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他们对议题的积极引导对公共事件的良性运行起到建设作用,但是微博的"开路"传播及其片段化的言说模式,也使"意见领袖"遭遇了危机。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公共事件中网络评论越来越开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网络评论的现状、在公共事件中带来的影响进行针对性分析,同时采用实例进行论证.针对在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评论的必要性和作用进行探讨,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网络评论在公共事件中的传播实践.  相似文献   

12.
黄璀 《今传媒》2014,(5):62-64
近年来微博迅速发展,在推动公共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已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商家、媒体和网民等微博用户的某些不当传播行为极易造成信息失真,使得受众对新闻议题的关注发生转向、偏离,造成信息在理解上的误差和损耗,阻碍着社会共识的达成。本文通过对该现象产生原因的探寻,旨在找到降低信息失真的方法和措施,减少因信息失真带来的"对话"不畅,提升微博在公共事件上进行探讨、达成共识的效率,以推动公共事件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必然成为各种媒体报道的重点.对于经常跑"环保口"的记者而言,他们更愿意抓一些违法案例、污染事件等反面典型,感觉写起来更"解气".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报道中,突发公共环境事件尤其受到编辑记者们的重视和"偏爱".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微博传播作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因其特有的传播特点对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小悦悦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的热议为例,通过对新浪微博的样本分析,着重阐述微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此事件关注重点的变化,以及微博对提升公民社会道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11日发生的"林松岭案"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事件,而成为继"华南虎事件"以后推动网络舆论发展和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华南虎事件"以后,很多人认为我国的网络公共领域已经建构起来,但"林松岭案"中暴露出网络公共领域还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病.  相似文献   

16.
李漪 《东南传播》2011,(5):21-22
"乐清事件"在新媒体推动下迅速转化为重大社会事件,再次说明重大公共事件的传播具有累积效应.本文将以"乐清事件"为例运用阐释学的基本观点来解读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视域不融合现象,并给相关部门和新媒体在应对此类事件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影响力日益增强的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的治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媒体在报道、疏导、预警等方面采取合理的策略,相关部门积极关注回应,可以促进事件的非冲突解决。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事件是危及人民群众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可谓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关切。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如何向社会发布信息是一门艺术和学问。这方面应避免陷入认识和方法上的误区。政府发布与公共事件相关的信息时,应"早说事实、慎说原因、细说道理"。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新媒体快速发展,要求政务公开越来越亲民透明。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已经成为政府应急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各级地方政府提升现代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实例分析的角度,提炼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三个要点:一是及时发声,做"第一定义者";二是善用媒体,形成优势传播力;三是强化网下处置,助力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20.
成维忠 《声屏世界》2012,(9):142-143
以微博营销为主体的社交营销话题,近两年一直很热,总体可以用"好消息不断、偶尔有些坏消息"来形容。好消息很多,无论是美国FACEBOOK、TWITTER还是国内的微博,都是一路高歌,用户数量突飞猛进,并在各种公共事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