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跪下的灵魂     
编者推荐:前文"求助5元回家的路费"一语,使后文"有钱找吗"成为亮点——极具戏剧冲突。此文还需要升格:就"找钱"展开,写出独特的情节。  相似文献   

2.
铃声悠悠     
编者推荐:"辍学打工"有了独特载体——风铃。前文"家里也有一串风铃,是姐姐亲手做的",为后文"家里少了风铃"伏笔。此文还需要升格:补充风铃声再次响起的情节,扣标题中"悠悠"——读者最期待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标与现实     
后文升格主要措施是"将标题变小",只就前文某个方面的一个侧面进行论述——只议"调整"对"成功"的作用。升格后作文还需要再升格:给标题中的"目标"定位为"自身发展方向",删除孔子的事例,将后面两个事例——特别是鲁迅"弃医从文"——展开写。  相似文献   

4.
斗蚊记     
变格措施是:变换表述主体,前文以"我"为表述主体,突出标题中的"斗"字,后文以"灭蚊产品"为表述主体,突出标题中的"失灵"二字。变格后作文标题中"失灵"二字较之"失效"有分寸——有的产品"灭蚊有效",但不利于入眠!  相似文献   

5.
前文用"只会盲目地向别人学习,难道这样就是正确的吗"引出正文,后文用"更不必盲目地向他们学习,我们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回应前文——前后都有"盲目"一词——提醒人们"发挥自身优势,不要盲从他人",立意高远,很有现实意义。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能从"学会放弃"的角度回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不要盲从他人",两例正反对比,强化立意。用本文中"谨慎从师"做标题,很有个性,不应采用"否定‘经典’"的套路!  相似文献   

6.
升格前后两文在文字的区别是,后文将前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压缩为两个自然段,并在标题中用"那"取代"最后"——主旨发生逆转,并得到提升。其升格的经验是:第一,熟记经典,用独特的意象出之;第二,逆向思维,脑袋不做"生活"的照相机。  相似文献   

7.
一缕阳光     
此文字里行间蕴含"老翁是我的一缕阳光"之意——"我"在见到老翁前,"失神";"我"在认识老翁后,"蜡烛的火焰不会熄灭"——此意为第一个层面(果)。第二个层面(因)是——"再有一年就可以挣更多的钱了"——老翁对未来充满信心。此文可变格用于2007年高考江苏卷以"怀想天空"为题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一、开头的"也是"《项链》开头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初看起来令人费解。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前文已有过相同的事物或情况,后文才能用"也是"。那么这"也是"如何理解呢?其一,这"也是"背后有这样的潜台词:小说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本来就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她跟当时上流社会的任何一个漂亮女子相比都毫不逊色,甚至还远远超过她们。但"金钱"的围墙把她挡在了上流社会的圈外,"她没有陪嫁的资产"而  相似文献   

9.
主题导读精彩好看、余味无穷的考场记叙文,要有尺水兴波的效果:八九百字中动静相宜、张弛变换、伏脉千里、富有波澜。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铺陈技巧。这里所谈的铺陈,指在讲故事时通过前文的铺叙,使文章首尾呼应、回环多变。这种铺陈的具体做法有:设悬念、做铺垫、埋伏笔、设对比、加转点等。设悬念,即在文中设置疑问,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和强烈关心的心理。做铺垫,即在前文描述事由,为后文情节蓄积气势。埋伏笔,即在前文埋下线索,使后文情节连贯合理。设对比,即描述主要内容的对比事物,使其形成对照,以突出主要内容的特点。加转点,即设置情节时加入新信息,从而改变故事的发展方向。讲究铺陈,文章浑然一体,随着故事展开,读者总会在前文找到可寻的线索和迹象,这些线索和迹象如同草蛇灰线,隐秘却饶有趣味。  相似文献   

10.
珍贵的沉默     
用“信任主体”诠释标题中的“珍贵”——前文“你看书辛苦了”,后文“你的心里也不好过”:显示父母对“我”的信任。文末用“考到了班上的前10名”照应开头“月考退到了班上第40名后”——这是“大路笔墨”。妈妈送“我”到车站说的“别误了自己”,应改为“你不会误自己”。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伏笔照应,指的是文章前段为后段埋下线索。伏笔不同于悬念,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作品情节的发展作事先的铺垫,使后来发生的事不至于让读者感到突然或难以理解,避免"前文没交代,后文冒出来"的现象。比如阅读莫泊桑的《项链》,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品在描写玛蒂尔德向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都有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这里就蕴藏着一个暗示——那项链并不是什么值  相似文献   

12.
弯与直     
三篇同话题("筷子在半杯水的杯子里似乎变弯了")的作文,行文指向不同。前两篇指向"观察者",第三篇指向"被观察者"。前两篇虽然指向相同,但揭示的问题不同:前文揭示"观察者要换观察角度';后文揭示"观察者所得结论要互补"。在做话题文章时,要确立行文指向,还要规定题旨。  相似文献   

13.
高手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高手的额头微微有些汗珠"——高手在真正输棋的情况下,还能"平静地说‘下棋还要敢输,要想赢,就得先学会输’",把最重要的一着传授给年轻人!"高手真正输棋",在前文有伏笔"许久未碰棋子,手艺生疏"——作者思维品质具备周密性。  相似文献   

14.
一个新鲜名词变成了口头语在心理健康的概念日益普及的同时,"强迫症",就好像抑郁症一样,由一个新鲜名词变成了很多人的口头语。我也遇到很多来自高三学生的求助:"我是不是得了强迫症?""强迫症该怎么办?"我想专门谈一谈这方面的话题,也许能稍微解除一下这方面的困惑。强迫——之所以不说强迫症,后文再给出理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的特征是:同时存在着有意识地自我强迫和有意识地自我抗拒强迫,明知某些观念和动  相似文献   

15.
首段提出批驳的对象"黛玉心胸狭隘、小性儿、爱出风头"。后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批判"对黛玉大大的误会":第一,列举形似"心胸狭隘"、实为"维护自尊心"的事例。"对周瑞家送来的宫花不满"——这是黛玉"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的特殊处境使然。第二,列举大气的事例。"香菱想学诗,黛玉热情指导"——这是黛玉"单纯得就像一颗水晶,晶莹剔透"。第三,辩证持论。"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黛玉那些所谓‘心胸狭隘、小性儿、爱出风头’的事,既反映出黛玉的优点,也折射出她的不足"。此文卒章颇有意味——借文学作品人物说事。  相似文献   

16.
树下的阳光     
编者推荐:标题无理而妙——爱心无处不在。用"小女孩的眼睛清澈"作"爱心"的载体,显示了"博爱之心"。此文还需要升格:卒句内容略嫌单薄,应在前文留下伏笔——补充"这样的‘小女孩’在别的树下也有"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正>【技法阐释】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一个好故事,从内容层面上看,有了人和人性、悬念和逻辑,还有很重要的一项——细节。新闻人应该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无论做什么选题,首先考虑人物,其次寻找细节。"可以说,故事如果没有细节,就没有感染力;具有了好细节的故事,才有意义。如果我们对文章意义和主  相似文献   

18.
编者推荐:表述因果关系,用语很有分寸——阮籍"存活"之果是"侥幸"的;"存活"之因是"飘然"处世与"默然"反抗。后文将"原因"提升到"和而不同"的境界——以确凿的事例作基石。  相似文献   

19.
童话·蝴蝶     
编者推荐:此文很有力度的语句是"我得到了书,却失意了",它是在前文——"你把这个簪子送给她时,对她说‘如果你肯接受我,就戴上簪子;不肯,就把簪子还我’"和"当我与力擦肩而过时,我发现那个发簪插在她的头上"——铺垫的基础上形成的震撼力。此文很有戏剧性,巧妙地借"友情"作载体,揭示"要敢于袒露心迹"的主旨。标题应改为"蝴蝶簪",这是文中原本就有的意象。此文可变格用于以"两难选择"为主旨材料作文:"哥们儿"事先将送礼的对象,告诉"我";标题变为"谁是猪"。  相似文献   

20.
此文说话有度——"止于崇拜,不曾狂热"——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全文引号的运用上!文中的"深层原因"为前文"心情烦躁"作了正面解读——说话很有力度。此文还需要升格:在第四自然段后,补述"美育之需"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