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作文》2014,(5):32-32
由于各种原因,《新作文》编辑部进行了一次搬家行动。说到这次搬家,我感触颇深。可以说,这次搬家让我充分感觉到《新作文》的“三,多”。都是什么多呢?星星们好奇吗?  相似文献   

2.
搬家的建筑     
曲育乐 《良师》2010,(6):25-25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建筑曾经“搬家”?它们为什么要“搬家”?下面这五大著名建筑都有自己有趣的“搬家”故事。 1、贝尔·托特灯塔 它建造于18世纪早期,位于英国东苏塞克斯郡的比奇角上。1999年,由于海岸线后撤,威胁到了贝尔·托特灯塔的存在,于是人们将它移动了56英尺。  相似文献   

3.
与你为邻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孟家又搬家了!”卖报纸的小贩大喊道。哟!孟母又搬家了。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了吧?这回不知道孟母与谁为邻了。  相似文献   

4.
最怕是搬家     
张爱卿 《山东教育》2005,(34):57-57
混日子十余年了,孩子念四年级了。那晚,正写作业的女儿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你说搬家麻烦吧?”“你说呢?”于是搬家的经历像过电影一样晃在了眼前。  相似文献   

5.
<正>每次教学《小数点搬家》,总会有不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小数点一直都在个位和十分位之间没有动,为什么叫小数点搬家呢?”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往往会模模糊糊地带过去,因为这一规律学生之后都会用。但面对学生一次次的质疑,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学生看不出小数点在移动?学生的疑问是不是蕴含着他们对知识独特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有没有价值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小数点搬家》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嘿镜头     
《少年电脑世界》2011,(7):10-11
还记得“少电”办公室搬家的情景吗?还记得凌乱不堪的前办公室和前办公桌吗?还记得小快嘴承诺,要在7-8期合刊里带给大家新国公楼的图片报道吗?不记得了?  相似文献   

7.
近期我跟踪听了多节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数点搬家”一课,其中有两节课出现了情境教学与知识点教学相冲突的困境.学生和听课教师都产生了这样的担忧:“小数点还能继续搬家吗?”  相似文献   

8.
提问:今年最IN的话题是什么? 小编们最IN的话题:什么时间搬家?什么时候老编给涨工资? 淀粉们最IN的话题:挖掘QQ表情、继续织围脖  相似文献   

9.
背上的家     
有的人对搬家很抵触,觉得搬家给人一种流浪的 感觉。一些离家在外的人提起自己的住处,有时也有几 分迟疑——那个窝算不算“家”?但对我来说,搬家, 并不是值得深恶痛绝的一件事。大学毕业后,自己也搬 过两次家。除了累,搬家其实是很美妙的体验——在一 个陌生的地方慢慢寻找它与心灵的契合点,寻找平静。  相似文献   

10.
智海急流     
<正>今天不搬家今天,小明一家准备搬入新家。没想到,搬家公司的车坏了,他们只好改天搬家。请根据这种情况打一成语。老师的考题文老师出了一个猜字游戏考大家:一字四十八个头,内中有水不外流。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字吗?后羿射日请根据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中后羿射下的太阳的数量打一成语。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听《愚公移山》一文教学时,发现有的老师在教学接近尾声时,设计过这样的问题(也不排除在提倡“多元解读”文本的今天,有的是学生提出):愚公和他的子孙们是否应该“搬家”?学生多有选择搬家的,因为搬家比挖山更快、更经济。而且这样的观点居然还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老酷的幽默     
笔名,老酷刚搬家,房东来屋坐,他拿起老酷桌上的一张纸问:“老酷先生,你姓老吗?”  相似文献   

13.
重新开始     
王嘉薇 《新读写》2013,(2):62-62
我搬家了。也许你会疑惑,这对许多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有什么好值得大肆宣扬的呢?是啊,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对于我来说却有如晴天霹雳,因为这是一次“跨省搬家”。以“我的户口在上海”为前提,以“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为目的,我们搬家了。于是,我告别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家,告别那些无比自由的足迹,跟随父母来到了这座被称为“魔都”的陌生城市。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参加了新课标解析与教学指导专题研究会,在会上我有幸听到特级教师朱德江的“小数点搬家”一课,深受启发,觉得这是诠释和践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节值得借鉴的好课。“小数点搬家”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的学习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上课伊始,朱老师利用讲述“小数点搬家”的故事,创设情境之后组织学生交流:“什么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蚂蚁的自述     
魏一玲 《小火炬》2011,(11):18-18
啪的一声巨响,我的同伴又少了几个。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只机灵可爱的小蚂蚁.千千万万的蚂蚁大军中的一员。每次搬家,我们注定会减员……为什么呢?这幕后黑手就是人类。  相似文献   

16.
设想一下,未来有一天某座城市突然动了起或许你首先想到的是:地震来了吗?西班牙一位建筑师告诉我们另外一种可能性:这座城市建造在轮子上,它正在向别处移动。西班牙的建筑设计师曼纽尔·多明格斯说:"你打算在一个地方住一辈子吗?其实很多人都喜欢一生多住几个地方,只是大多数人受搬家之累,只能屈居在一个区域。"为了满足人们移动居住的梦想,也为了免去人们搬家的烦恼,多明格斯提出了履带式移动城市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想起这个题目,是站在窗前,看到窗外三环路上涌动的车流。远远地望去,那些金属的小铁盒子,在四只滚动的胶皮轮子上,像蚂蚁似的列队而行。这令我想起了童年。童年最有自然特色的体验,就是在暴雨前夕,蹲在花园的树丛前,看一队蚂蚁匆匆地搬家。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大雨将至。它们搬到哪儿去?  相似文献   

18.
乔迁派对     
《海外英语》2013,(5):15-15,64
目标: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想一想:你参加过乔迁派对吗?你组织过这样的派对吗?感觉如何? 考试:本文章有助于侔备考FCE、IELTS和TOEFL等考试。在国外,人们搬新家的时候通常都会在家举办一场派对,招待老朋友,结识新邻居,可谓一举两得。下次你搬家的时候,想不想也搞个乔迁派对呢?  相似文献   

19.
当淀粉们需要为大文件“搬家”的时候(比如说好不容易下载的高清电影),看着进度条一点点的前进……心里不停地念叨:到底还需要多久才能拷完?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教育》2011,(7):93-94
刚去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在系里听到风言风语,说是中国留学生只喜欢与中国人做室友。,有一次有个教授就在我面前嘀咕:“那英语怎么提高?怎么能了解美国文化?”为了不加强他们的这种印象,我就铁了心找美国人当室友。 “不”的意思就是“不" 第一个美国室友也是个在读博士。不过她搬家的第一天,就和我遭遇了文化碰撞。看着她搬家进来,我感觉既戏剧化又娱乐。原因是她的家私里面,居家过日子该有的东西几乎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