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Movie palace     
杨琍琼  惟炜杰  许倩  Tei 《音乐世界》2008,(10):60-61
对于汤姆来说,生活就是如此地美好。他性感、事业有成,在女人堆里更是无往不利。而且他还深刻地了解到一个事实:即使全世界都背叛了他,好朋友汉娜也会站在他身边。这次汉娜出公差,要去苏格兰6个星期,直到她踏上了另一片国土,汤姆才深刻地意识到,没有汉娜的生活,是多么地空虚。于是他下定决心,只要汉娜一回来,他立马单膝跪地,把她娶回家。可是真的到了汉娜回国的那一天,汤姆才知道汉娜已经和一个英俊富有的苏格兰人订婚了,而且两人打算婚后就定居在苏格兰。当汉娜请求她唯一的朋友汤姆做她婚礼上的"伴娘"时,他也只能不  相似文献   

2.
2000年3月,一只手提箱来到了一个小博物馆——东京大屠杀教育资源中心,箱子上用白色油漆写着“汉娜·布莱迪,1931年5月16日,孤儿”。参观的孩子们很好奇,汉娜是谁?她遭遇了什么?她还活着吗?让我们顺着《汉娜的手提箱》穿越到1939年,来到捷克斯洛伐克的麦期托小镇。汉娜长着一头金发,可爱的圆脸上,蓝色的大眼睛清澈、明亮。汉娜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家里经营百货店,住在  相似文献   

3.
我的女儿亚莉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名叫汉娜。不过,她们初次见面的时候,因为一点小小的误会,亚莉还以为汉娜瞧不起自己呢。汉娜是这个学期新转到亚莉班里的孩子,所以亚莉和她的朋友玛丽娅都主动向汉娜表示友好,她们想让汉娜觉得自己是受欢迎的。"妈妈,您瞧汉娜奇不奇怪。今天下午,我告诉汉娜明天放学后,有好多同学都会聚在一起玩儿,我问她愿不愿意一起去。可是您猜怎么着?"亚莉问我。  相似文献   

4.
一半的力量     
2006年的一天,凯文开车带14岁的女儿汉娜回家,在一个路口停车等绿灯的时候,汉娜看到一个无家可归者举着讨饭的牌子。他们的车子前面停的是一辆奔驰梅赛德斯,汉娜说:"爸爸,如果前面那个人不开那么贵的车,那个饥饿的人就有一餐饭吃了。"  相似文献   

5.
《独角兽》中的女主人公汉娜的形象一直以来颇有争议,从汉娜的本能性冲动、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冲突等方面分析汉娜作为"圣洁修女"和"平凡女子"的双重形象,展示一个平凡女子冲破父权和夫权专制制度,最终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相似文献   

6.
巫婆汉娜     
1.有个巫婆叫汉娜,她住在树上。2.她很丑,不过她可是一个好心的巫婆。3.一天,汉娜正骑着扫帚在天上兜风。4.“我来帮你!”5.汉娜念动咒语,她突然从天上飞速掉下来。6.咚! “哇,什么东西这么重?”  相似文献   

7.
林淼 《文教资料》2014,(13):19-20
德国侦探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在长篇小说《朗读者》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汉娜形象,叙述了一名文盲女子汉娜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所造成的人生悲剧。本文以文本为核心、以时代背景为依据、以总结归纳概括的方法,从家庭、社会、个人三方面出发,力图多层次多角度、清晰明了地阐述汉娜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正>汉娜是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她有一头名叫卡罗琳的长颈鹿、一只名叫查理的猫,还有一个经常出差在外的海洋学家爸爸。汉娜喜欢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思考。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她的漂流瓶来进一步认识她吧!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演出     
我来帮你,妈妈。玛丽催促道,快到出发的时间了。汉娜看着姐姐熟练地将珍珠项链系到妈妈的脖子上。在玛丽跟前,汉娜有时觉得渺小而笨拙。汉娜?妈妈弯腰对她说,你没事吧?汉娜点了点头表示没事。但这不是真的。今天一大早她胃里就开始翻个儿。  相似文献   

10.
生死朗读     
故事发生在米夏15岁的时候,得了黄疸病的他加病情突发而在回家途中行将就木时,一个陌生的中年女子——汉娜救了他。此时,米夏正情窦初开,汉娜安详,稳重的独特风格俘获了他。于是,在米夏重新站在汉娜家门口以感谢其救命之恩时,他们进入了情欲之欢。然而,少年终会长大成人,米夏开始背叛汉娜。  相似文献   

11.
《朗读者》中的女主角汉娜,作为纳粹集中营女看守,在众多被迫害的犹太人面前,她是一名施害者。同时,作为一个文盲,她在无知的情况下成为战争的参与者、纳粹罪恶行径的执行者,她也是纳粹德国下的受害者。此外,为了维护作为一个文盲的尊严,汉娜采取了一些偏激的行动,自己最终成为了这些偏激行动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2.
《朗读者》中的女主角汉娜,作为纳粹集中营女看守,在众多被迫害的犹太人面前,她是一名施害者。同时,作为一个文盲,她在无知的情况下成为战争的参与者、纳粹罪恶行径的执行者,她也是纳粹德国下的受害者。此外,为了维护作为一个文盲的尊严,汉娜采取了一些偏激的行动,自己最终成为了这些偏激行动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3.
《朗读者》中的汉娜作为集中营的看守,无疑是有罪的。但是,汉娜并非十恶不赦的恶魔,她也有温情、柔软、细腻的一面。汉娜之恶是由于无知、不思考造成的平庸的恶,也与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外部环境有关。在集体之恶中,个体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罪责。米夏·伯格对汉娜的复杂情感反映了战后年轻一代对于父辈罪责的看法。小说中的朗读,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半的力量     
美国亚特兰大,作家兼企业家凯文·萨尔文在2006年的一天把14岁的女儿汉娜从同学家接回,他们在等红灯的时候看见路的一边停着一辆奔驰房车,而路的另一边一个流浪汉正在乞讨。"爸爸。如果那个人不开这么好的车。那么这个流浪汉就能吃上一顿饭。"汉娜愤愤不平地说。这时,绿灯亮了。他们继  相似文献   

15.
《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一部长篇小说,爱情与离别、罪行与忏悔、道德的困境和法律的悖论,深嵌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等待读者的深思和阐释。81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朗读者》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用动态的影像世界阐释了对纳粹发动惨无人道战争的质询、汉娜和米夏之间一段忘年之恋,更着重塑造了汉娜这一进行灵魂自我救赎的道德自觉者的形象。本文就以汉娜心灵的衍化过程,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汉娜这个艺术形象,看汉娜是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价值、挽回做人的尊严,实现自己的灵魂救赎,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性回归。  相似文献   

16.
贝莉是一名美国女孩,父亲霍华德和母亲汉娜都是俄罗斯移民,一家三口在芝加哥过着富裕而平静的生活。贝莉5岁那年,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敲开了她的家门,用俄语做自我介绍,她叫珍妮,刚从俄罗斯来,还没找到工作。珍妮问汉娜,需要保姆吗?工资多少都无所谓。汉娜见是自己的同胞,顿生怜悯,就把她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7.
很久很久以前,在美国有个小女孩叫汉娜。有一天,她在自家附近看见一个瘦瘦的男人,他的脸型也是瘦瘦长长的,光着脚,衣服又旧又破。  相似文献   

18.
尊严的救赎     
弥撒  米子 《高中生》2009,(15):68-68
为了守住一个秘密,你会走多远?这是电影《朗读者》的宣传语。电影中的女主角汉娜愿意付出最大的代价,她宁愿承认自己没有犯下的  相似文献   

19.
招贴艺术     
《地心游记3D》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学教授特雷弗一直认为凡尔纳的虚构小说《地心游记》确有其事,却在学院被当做笑料。后来,特雷弗和侄子肖恩以及美女汉娜在冰岛意外地发现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以小说《朗读者》文本本身的结构为线索,跟随女主人公汉娜的成长历程,集中探讨她是如何从一种"无思"的状态逐步走向自觉的忏悔,解读朗读如何作为一种文化的力量唤起汉娜对罪的意识,对忏悔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