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1996年海外市场最后一张下午出版的晚报停刊,晨报的大行其道与晚报的消亡在全世界已成定局。近十年来纵观国内市场,无论是党报还是各类都市报、商报、专业报等纸媒,凡是以时事资讯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刊,几乎看不到还有下午出版的"晚报",即便是名称"晚报",也都改为清晨出版上市。万千报纸与朝阳一起与读者见面,成为报刊市场颇为壮观的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传媒异军突起,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晚报面临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下午出版的晚报,面对早上出的日报、都市报和商报前堵后追,到底还有没有优势?如何与之竞争?如今在温州,四张报纸同属一个报业集团,已是“一家人”,但彼此的竞争依然存在。温州晚报如果不找准位置,就会逐渐失去地位与影响力。历史的经验以及兄弟城市报业竞争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作为目前温州唯一一张下午出版的报纸,《温州晚报》求生存、求发展,仍要紧紧抓住时效做文章,而且还要把这篇文章做得比以往更好。抓住“时间差”晚报下午出版,与早报相比,零售时间短,读者…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各地的大多数晚报改为早上出版,也有部分仍坚持下午出版.而下午出版的报纸其新闻要比早报慢半拍,报纸在读者手上的停留时间短,进而也影响广告效果.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尽早出报,通行的做法是尽量将截稿时间提前.但这样一来,留给记者采写稿件、编辑处理稿件的时间大大减少.特别是晚报财经新闻,需要记者直接采访,在晚报所有新闻板块中受影响最大,操作难度也最大.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晚报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另外一部分也是党委或者党委宣传部办的报纸。晚报与其他舆论工具都是党领导的宣传工具,都要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所指引的目标做宣传,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凝聚人心、振奋人心的作用。但是,晚报与日报还有不同之处。晚报是下午出版的,大多数晚报篇幅比日报小一  相似文献   

5.
朱家生 《新闻记者》2000,(12):46-47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晚报 界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不少晚报为了与日报争夺市场,改为早上出报,谓之“晚报早出”。对这种做法,有人赞成,认为增加了零售时间,增强了与日报的竞争力;有人反对,认为放弃了时间差,失去了晚报的基本特色,还称什么晚报? 从“晚报早出”的结果看,这些报纸的发行量究竟增加了多少?笔者未作调查,不应妄加评论。但至少可以说出现辉煌业绩的还未听说过,目前发行量居全国领先地位的晚报仍是属于下午出版的一些老牌晚报和办得成功的几家新秀。“晚报早出”未见“黑马”跳出,坚持下午出…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一些晚报因报道不实引发的各种纠纷和官司屡见报端,牵涉了采编人员一部分精力。分析起来,既有新闻时效性强、晚报发稿时间紧(特别是下午出版的晚报)的客观原因,也有记者采访不深入、采访技巧欠缺的主观因素。这其中,记者是否合理有效地采纳信息,成为引发各种纠纷和官司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7.
辛泽 《新闻知识》2003,(12):11-11
一、晚报的优势在于出版时间差 《中国晚报学》对晚报优势,进行了反复而精辟的论述。主要有三大优势:(1)时间优势,(2)空间优势,(3)读者读晚报的环境与心态优势。中国晚报协会会长李夫认为: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晚报的办报方针、办报思路、办报风格、办报特色、报纸文风、采编方法,乃至报纸版面设计、栏目设置,都可以被人拿走,但惟独晚报出版时间晚的差异优势,谁也拿不走,搬不动。因为晚报在下午或傍晚才出版,首先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抢发当日刚刚发生的新闻;其次采编活动空间大,能够采集到更大范围的更多新闻信息;第三可以最快地反映当局的意向、社会的动向和人民群众的心态、情绪和要求;第四可以及时刊登与传播最前瞻领先的社会舆论。这些都是日报和其它报纸所不及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8.
唐天虎 《新闻实践》2009,(11):31-32
名为“晚报”不一定“晚出”常常有论者以数量来证明我国晚报阵容强大,如“截至2002年,全国晚报共有147家”等这样的论证,这是把所有名为“晚报”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晚报都包括进去了。业界对晚报这样概括: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每天下午或傍晚发行,供人们晚饭前后阅读的报纸,是一日间发行最迟的报纸,常报道午前的消息。按照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晚报提前出版时间的现象日渐普遍,少部分甚至清晨出版,与日报无异。对此,报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与日报争夺发行市场的有效手段。晚报的固有优势是当日新闻多,但有人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个是从时间上看,一般职工每天8点左右上班,晚报在上午实际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有效时间,要想抢到真正的新闻实在不易。二是即使等上或抓出一两条重要的新闻,出版往往要再往后拖延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结果是晚报印出来已是下午四五点了,这时人们早已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渠道了解到你所刊登的那几条当日信息。换言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晚报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另外一部分也是党委或者党委宣传部办的报纸。晚报与其他舆论工具都是党领导的宣传工具,都要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所指引的目标做宣传,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凝聚人心、振奋人心的作用。但是,晚报与日报还有不同之处。晚报是下午出版的,大多数晚报篇幅比日报小一些;读者对象与日报有交叉也有不同;晚报读者多数自费订阅,读者成员主要在家里,上至90岁老太太,下至四年级小学生都看。办晚报不能不考虑这些问题。晚报争读者,争扩大发行,主要不是抢日报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闻媒介的不断增加和现代科技飞速的发展,各新闻单位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如何在报道中出新?如何发挥晚报优势?是全国晚报同仁关注的事。 晚报,作为报业中快速崛起的大家族和后起之秀,目前普遍受到各界读者的喜爱。晚报与日报相比,尽管出版时间十分紧张,从早晨7时到中午12时仅有5个小时时间,而日报却可以从容地有20来个小时准备稿件。但是晚报又有一个天然优势,凡是当天上午发生的新闻,读者基本上下午就可以在晚  相似文献   

12.
薛轶 《新闻知识》2001,(7):38-38
近几年来,国内不少晚报改为上午出版发行。对这种“晚报早出”的现象,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不揣浅陋,聊表一点看法。晚报,顾名思义,就是较日报晚些时候出版的报纸,也就是每日下午出版发行,供人们晚间阅读的报纸。当然,它与日报在内容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但时间性,无疑是界定两者性质的根本标志。自然,晚报“早”出,晚报不晚,晚报也就不成其晚报了。当然,问题也不是如此简单,起码在我们中国。记得,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既然“晚报早出”这种现象已经在国内发行并存在多年,也得到不少人的认可,肯定有它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又有一家发行量颇大的晚报将改晚报为早报。从这家位于长三角地区南翼的城市晚报传来的消息表明,这家有着17年历史且广告效益在全国同类报纸中名列前茅的晚报,将脱胎换骨,成为一张早报。尽管目前,他们对是否放弃下午市场还有些争议,并在积极筹措下午版的运行,但业内人士分析,放弃下午市场只是早晚之间的事。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晚报(Evening Newspapers)?有人通俗地称之为“晚上看的报纸”,《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下午出版的报纸”,《中国大百科全书》概括为“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则更为全面:“每天下午或傍晚发行,供人们晚饭前后阅读的报纸,是一日间发行最迟的报纸,常报道午前的消息。”[1]现在看来,“晚上看的报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晚报50年鉴》最近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这一大型的综合性工具书117万字,共6大部分:晚报50年概述;晚报50年大事记;各家晚报简况;晚报人物;晚报获奖目录;晚报论文选。该书集资料性、文献性、权威性、指导性于一体,反映了晚报事业的历史和现状、经验与特色,是晚报大家庭的档案馆,晚报风采的荣誉册,又是中国新闻业史料库的一部分。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李夫担任该书编委会主任,副会长丁法章、李丙仁、许光辉、郭长久等担任编委会副主任。《新中国晚报50年鉴》出版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各家晚报的出版发行中,《宁波晚报》是少有的至今仍坚持下午出报的媒体。令人欣喜的是,在宁波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坚持下午出报的《宁波晚报》依然保持强势媒体的巨大影响力与竞争力,在2004年至2006年全国报刊竞争力年会上,  相似文献   

17.
1.1988年7月1日,经市委批准,出版了大连市有史以来的第一张晚报——《大连晚报》。周三刊(二、四、六下午出版)。《大连晚报》是在《大连日报》出版的《棒棰岛周报》的基础上创刊的。1988年6月23日,即《大连晚报》创刊前夕,《棒棰岛周报》出版了最后一期。在3年多的时间里,共出刊198期。《大连晚报》创刊时总编辑为吴厚福,报社设6部2室,即新闻部、出版部、社会生活部、文化部、体育部、广告活动部、办公  相似文献   

18.
晚报要晚出     
2002年11月8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的日子。当天上午由于种种原因,我周围的一些同志没有能够在媒体(电视和广播)上看到或听到这次大会的开幕式盛况,心中留下下了深深的遗憾。人们在议论这件事的时候,我就想,如果西宁地区有一张下午出版发行的报纸就可以为因此而苦恼的人们解困了。那么《西宁晚报》何不充分利用自身作为“晚”报的优势,挖掘”当日新闻”资源,做到晚报晚出,占领晚报自己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既填补西宁地区没有晚报出版的空白,又解决众多读者看晚  相似文献   

19.
李晓林 《新闻记者》2001,(11):62-63
最新出版的《中国晚报学》 ,第一次把中国晚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并努力挖掘其“学”的底蕴 ,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晚报的发展轨迹以及其独特的办报思想、办报观点和办报业务。该书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编纂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一、前所未有的专著《中国晚报学》的出版 ,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学的内容 ,开辟了新闻学的新领域———晚报学 ,而这几乎是前人未做过的事。其最重要的意义 ,在于填补了晚报学研究的空白。从目前的新闻学研究情况看 ,新闻学对日报、广播、电视甚至网络的研究相对丰富 ,而对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作出很大…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8]602号文件正式批准<铁岭晚报>更名为<辽沈晚报·铁岭版>.达足新闻出版总署首次批准一家地市级晚报都巾报纳入到省级晚报都市报报系,也是全国第一家省级晚报都市报与地市级晚报都市报跨区域进行资源整合,严格依照新闻出版法规关于报纸出版地方版的规定,合作出版和经营地方版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