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道”问题曾引起不少的争论。现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已渐趋一致:“文道结合,不应偏废,不可分割。”教学大纲对此也做了明确的阐释。这为语文教师的施教指明了方向。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文道结合”,如何搞好“渗透”教育,却又是个既陈旧又迫切的话题。我认为在语文学科中要搞好“渗透”,关键是要把握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也即对“道”的理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开展过多次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目的讨论。在讨论中出现的分歧,有的基本上解决了,有的表面上似乎解决了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有的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文道之争,知识和能力之争,文学课之争,文言文教学之争。我认为进一步弄清楚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语文教学,明确今后改革的方向。关于文道之争这是个老问题,从认识上来看,分歧已经不大了。六十年代初讨论语文教学的目的时,有三种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在语文教学中,应以“道”为主,即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一种主张以“文”为主,即以语文训练为主;还有一种主张,“文”、“道”应该并重。我同意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指出的:“这种争论,反映了在语文数学中‘道’和‘文’不可分割的道理,大家的认识还不一致。”“就一篇文章来说,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
文道关系,是历来语文教研争论的问题之一。过去曾有“文道结合”、“文道统一”、“文道并重”、“文以载道”等等多种提法,我们认为这些都不足以说明文道的正确关系,体现文与道正确关系的提法应该是:文以明道。我们说“文以明道”是从主观认识出发,根据语文的特点进行讨论和研究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提出:“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的工具功能,完全体现在“文”上,而“文”的工具性又体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里,邓日老师留下了一行清晰的足迹。 1960年他从湖南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分到该校附中教语文。他执教的三个年代,恰好形成了他研讨中学语文教学的三个阶段。六十年代,他总结过课文教法及文道关系的经验。七十年代着重探讨了以写带读和初中作文教学序列问题,相继在《语文学习》、《湖南师大学报》上发表过论文。1980年学校办了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争论的问题太多,有文道之争,文言之争,最近几年又有了“训练”与“教育”之争。基本情况是,有不少同志针对“题海战术”、“应试训练”等语文教学弊端,提出了变“语文训练”为“语文教育”的主张,所谓“语文教育”者,就是广泛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重诵读,重感悟,重体会,让学生老老实实地读书。有不少文章发出“语文课呼唤回归”这样的呐喊。回归到哪里去?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要回归到“传统”上去。争论的另一面,对传统,并未全盘否定,但主调还是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观点很明确:时移势易,传统已不适应现代化的需  相似文献   

6.
古代学校教育,是文史哲一揽子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古文教育。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教学专论、被梁启超誉为“专标诲人之术”的《学记》,以其一千二百余字的篇幅,蕴含了深刻而丰富的语文教育思想。在世纪之末,语文教育备受责难之秋,客观地研究一下《学记》以资借鉴,不无裨益。  一、文道合一、德智结合的语文教育观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育的目的,争论了已近20年,现在似有定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文道合一”的语文教育观也被大…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走出“文道结合”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一直在一种误区中徘徊,语文课的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指导思想被严重曲解。从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选内容和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语文”基本等同于“语言文学”;从新时期颁布的第一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1990年颁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不难发现,语文与政治紧密联系,突出“文以载道”的古训。其实,语文课毫无疑问应是基础工具课。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为语文教学正名、定位、松绑,使语文教学走出“文道结合”的误区,编出一套能真正体现二基教学的新教材来。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一直受到较多非议,对它的争论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2008年《语文建设》第1期刊登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司副司长李宇明答记者问的一段话:“语文学界历来存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我觉得这一争论是无解的,别说语文具有人文性,物理、化学也具有人文性。语文具有工具性,数学、逻辑学也有工具性,老这样争论实在于事无补。”谈到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他说:“如何定位语文教育,问题很大,也很复杂。我主张从语文教学的目的上给语文教育定位。从目的上看,语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过好现代语文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于一九八四年五月中旬在太原召开。通过讨论,与会同志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学也必须“三面向”,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会议认为语文教师应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要牢固树立热爱学生、热爱专业的思想,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两个”热爱、“两个”提高,实际上要求教师要解决好教书育人的思想、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联系实际,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包括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等)去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体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又能在思想情操上受到一定的陶冶,这确实是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初步摸索了一点规律,认为有三个关系必须妥善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1.
语法教学在中学应不应该有它的地位?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吕叔湘先生在北京语言学会主办的“现代汉语讲座”作的《怎样给中学生讲语法》的报告中讲到这些问题,我同意他的意见。1980年11月在北京开第二次语文教材改革会议时也谈到这个问题。我当时说过,中学应该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认为语文知识学不学都可以,这是不对的。1978年制订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就规定了语文知识(包括语法知识)的教学内容,并提出了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中学语法教学,涉及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道结合”浅见凤台古城小学高勤书“文道结合”,顾名思义即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发掘,使“文道结合”落到实处,并达到一定的目的,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通过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自...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功能繁多,语文学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语文”这一概念,就争论了几十年。究竟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难成定论。由于这个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也就给语文学科的内容和范围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必要复归中学语文教育的本义——语言教育也就是母语教育。或者说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母语。  相似文献   

14.
1978、1979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曾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热烈的争论。从已发表的意见看,虽或褒或贬、各执一词,却均有据理、颇值参考。本届高考语文试题正是汲取了这些意见的合理有益成分,扬优补弊,才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肯定和赞扬。前两届试题之所以受到不少批评。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它们完全抛开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准绳——《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以下简称“教纲”)和教学基本内容——现行语  相似文献   

15.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七八年部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执行草案)》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初步培养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叶圣陶先生给《中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6.
一 1990年修订颁发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原大纲内容的调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学语文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特点。“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大纲》“教学目的”中的这段话,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文道关系,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是语文教学必须明确的基本观念。在语文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语文教学方向的一个原则。语文课教一篇篇课文,学生不仅接受文章的语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道关系的理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它精辟地闸明了文与道、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是作品构成的客观规律,它对评价各类不同的作品提出了最根本的认识原则和批评标准。关于文道关系的理论,对理解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改革中学语文教学,认识和克服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思想教育的倾向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职工业余中学《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已经出版发行,供各地试用。这里想谈淡我对这个大纲的一些理解。一、在“职工高中语文的教学目的”中,为什么要提出使学员具有“文学鉴赏能力”? 有的同志可能注意到,“文学鉴赏能力”连全日制中学的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教学目的中都没有涉及到,难道中学生不必具有的“文学鉴赏能力”,职工倒非具有不可吗?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是否提出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语文教学中表示文章题旨的术语,有的用“主题”,有的用“主题思想”,有的用“中心思想”,还有的用“中心论点”。至于为什么如此使用,人们又往往说不清楚。省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材料》(七八年版)对文章的题旨也是用了上述四个术语来表示的。在那里,同一体裁的文章题旨用了不同的术语,而不同体裁的文章又用了同一术语,也看不出什么规律性。中学语文数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训练,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指导方针。《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大纲》强调了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作用。然而,近些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影响,语文教学曾一度偏离了这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