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谁适应—适应什么—如何适应”分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要素框架发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蕴含“适应主体”“适应客体”“适应原则与路径”三个基本要素。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适应主体是一体化的院校职业教育体系和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适应客体主要是“国家”和“人”的发展需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遵循“调控适应”“协调适应”与“自主适应”相结合、“科学适应”“精准适应”与“高效适应”相统一、“物质适应”“思想适应”与“人的适应”相协调的原则。现阶段,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主要面临适应主体“共同体”意识不足、办学全过程适应性科学精准高效欠缺、办学全要素适应性滞后等掣肘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治理共同体”保障适应性、“产教融合”增进精准适应性、“智改数转”赋能适应性、“适应性思想”引领适应性、“教师适应性”激活整体适应性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对“适应”、“适应性”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认为高师教育的适应是主动的,具有超前意义的适应,高师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必须适应宏观教育结构的变化,必须适应时空的变化.同时对目前高师教育诸如“独立定向型师范教育与开放非定向型师范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高师教育面向基础教育”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从教育学的角度对“适应”、“适应性”、“素质教育适应性”等概念做了界定,认为高师素质教育的适应是主动的,有超前和引导意义的适应,高师素质教育要适应培养对象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要适应中小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明进步的需要,章对目前高师教育“不适应”的四个方面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增强高师素质教育适应性的具体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概念引入翻译研究,凸显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和译者的主体性.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当译之文本以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而达到“选择性适应”;在翻译策略上,要进行“适应性选择”,以实现与目的语多维度的适应.本文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将胡愈之的翻译活动放置于当时特殊的“翻译生态环境”中,以期管窥胡愈之的翻译取材和翻译策略是如何进行有效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学的角度对“适应”、“适应性”、“素质教育适应性”等概念做了界定,认为高师素质教育的适应是主动的,有超前和引导意义的适应。高师素质教育要适应培养对象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要适应中小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文章对目前高师教育“不适应”的四个方面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增强高师素质教育适应性的具体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背景下,静宁二中将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育质量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任务,从唯物辩证法思想出发,坚持双向适应思想,推进学校教研改革,建立“管理适应教研,教研适应教学”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探究“教师适应学生,学生适应教师”教学观,推行“观念适应时代,方法适应教学”的课堂实践,有效提升了学校教研能力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会适应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适应”理论,探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认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体现为适应主体、适应对象和适应途径三之间的内在关系,要理顺三之间的关系,并为理顺这三关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教师中有许多人感到不适应:不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不适应变化过的对象,不适应变化快的现实,不适应变化大的教育理念。一言以蔽之,当“精彩的世界”向我们走来时,由于不适应,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无奈的世界”,究其因在于许多教师习惯了“教学”而使心胸孤独起来。怪不得有的教师说:“在变化面前我们是最没有感觉了。”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职业适应、生活适应和人际适应等方面,这些心理不适应的表现、原因及疏导对策研究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25名来自7国正在接受来华学历教育的国际学生之焦点团体访谈定性实证资料,结合应用根据Likert五分量表法设计的“封闭式问题”所获定量数据及中国官方网站和可信赖媒体报道等文献资料,以Bourdieu的文化资本及Hofstede的文化价值取向为理论基础,比照文化适应“资本-个性转换”理论范式,考察国际生留学中国的真实社会经历。研究结论:在文化适应“U-曲线”和“W-曲线”的“危机期”和“适应初期”,跨文化适应指导及社会支持至关重要。对新来乍到的国际学生在其“危机期”和“适应初期”开设跨文化适应导入课程及组织较多社会活动和增加社会支持有助于他们尽早进入“恢复期”和“适应期”以顺利完成留华学历教育。  相似文献   

11.
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就产生了教育与教学辩证法的一系列理论。“适应与转化”是教学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 “适应”,广义地说,是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必须适应人类思维发展的现状;狭义地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是“适应与转化原理”。狭义地说,教必须与学相互适应。“教什么,如何教”与“学什么,如何学”应当相互适应。广义地说,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自然的客观规律,适应人类思维的发展现状。但是,仅仅承认“适应原理”是不够的,这是传统教育的小教育观。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教师正确的思想、有用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使大批的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有用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大批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县管校聘”制度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管理的创新性改革。解决“县管校聘”目标群体——教师的“制度适应”问题,是推进“县管校聘”制度落实的着力点。提高教师对“县管校聘”制度的适应性,是破解制度管控下“教师逆流”难点的关键思路,也是实现刚性配置中教师资源最优化的核心举措。制度适应理论视域下,教师适应“县管校聘”制度是文本与情境相互牵制的过程,是从试探拒斥到主动嵌入的动态行动。从文本与情境的静态适应出发,重点关照教师与制度互构过程中的动态适应,是消弭教师与制度鸿沟,提升教师适应,推进“县管校聘”落实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不适应”的全新课题,为新征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指明了关键环节和着力方向。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增强适应性,在强化思政课教育教学动因适应、内容适应、实施主体适应、方式方法适应多重维度上,明确“为何而教”、把握“要教什么”、厘清“由谁来教”、揭示“怎么教好”,需要锚定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夯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灵魂基石,发挥教师“为学、为事、为人”的关键作用,创新创造“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适应与转化原理是教育哲学的基本原理.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系统中,所谓适应是指“三维目标”必须与“最近发展区”相互适应,“教的活动”必须与“学的活动”相互适应,“教的内容”、“教的方式”与“学的内容”、“学的方式”应当相互适应,教师、学生、教材及其它学习资源、手段、环境等因素间的相互适应.所谓转化是指教师要把知识、能力、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化给学生,学生再把所获得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化为现实力量.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做到积极地适应,从而达到高效率的转化呢?  相似文献   

16.
先“接受”再“适应”我今年17岁,2002年2月随母亲来到美国。我来美国前读初中二年级,到美国后,我就读于美国休斯敦唐城的一所中学,现在我正要读十年级(相当于中国高中二年级)。大人们都说:你这个年龄去美国一定会适应得很快。没错,确实是这样。不过我一直不知什么叫适应,我总想事情既然来到了你身边,你就一定要接受,接受了再想办法如何把它做好。我认为接受一件事并不等于适应一件事,但“适应”却是迟早的事,所以我到美国之后,也经历了一个由“接受”到“适应”的过程,至于“接受”得怎么样,“适应”得好不好,我都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缺憾,我…  相似文献   

17.
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学校适应呈现一年级“憧憬”、二年级“迷茫”、三年级“消沉”与“觉醒”并存的年级特征;自然科学类学生学习适应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等经历有助于提升学生学校适应。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学校适应的年级特征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支持方案,加强人际关系指导和身心健康教育,增加学生深度参与教学及各项校园活动的机会,提升学生学校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莉韵 《上海教育》2008,(17):48-49
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一年,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时期,又是教师专业化的“危机”阶段。它的突出特点是“骤变与适应”,包括环境的适应、工作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适应、教师生活的适应等。这一阶段,许多活动都以试图掌握工作技能和得到学生、同行和行政管理者的接纳为中心,所关心的是自己在陌生环境中能否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19.
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适应”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这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就“适应”而言,包含了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个体,这是“适应”的主体;(2)环境(情境),它与个体相互作用,不仅对个体提出了自然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个体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其中人际关系是个体“适应”过程中环境(情境)的重要部分;(3)改变,这是“适应”的中心环节。现代意义上的“改变”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且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满足自己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个体和环境的和谐。“适应  相似文献   

20.
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理论基础,提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观点.郭沫若所译《西风歌》,揭示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