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介绍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我国在国际反腐败中面临的问题,指出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和国际接轨是我国反腐败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和各种思潮激荡碰撞,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很大影响,动摇着人们的理想、信念、信任和信心,致使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更加复杂、艰巨、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它从国内防范和国际合作两方面对反腐败问题做了规定。反腐败缺乏国际法律依据一直是国际社会反腐败存在的障碍,该公约在反腐败国际合作领域做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成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有力保障。而公约就反腐败国际合作的犯罪侦察、罪犯引渡、腐败所得资产的追回等问题的相关规定,更是反腐败国际合作法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选用、教育、监察、考惩官吏方面蕴藏着丰富的反腐败文化底蕴。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国现阶段开展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专业培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红河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的设置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去建构具有区域性国际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都可为未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乃至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6.
主权和人权问题是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当代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主权和人权关系的激烈争论,而中国在处理两关系上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只有正确把握主权相对化和人权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政治、法律的双重角度认清人权国际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关系的实质,才能切实的保护国际人权,有效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7.
国家富裕程度与环境关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环境政治相关学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贫穷国家的国民表现出程度较高的环境关心,且高于发达国家。然而,详细分析国际社会调查项目和地球健康调查项目的数据发现,环境关心的影响因素具有多维性,而且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间会产生互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民众对地区性环境问题的关心呈现负相关,而与民众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心呈现正相关。环境关心对于合法化的机制建设影响很大,但是对个人环保行为的影响却仅为中度。生态环保税收制度、碳排放许可制等类似机制会促进民众加强环保行动。然而,制度建设必须被民众接受才可能发挥作用,至少在西方国家,选民变革环境法律和制度的政治意愿从根本上决定环保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首次确立了预防、刑事定罪与执法、国际合作、资产追回、履约监督等国际社会合作反腐的五大机制,为世界各国执行对各种腐败行为的定罪、惩处、责任追究、预防、国际法律合作、资产追回以及履行监督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9.
论反腐败与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健全社会主义权力制衡机制。如强化人大监督制度 ;改革党内监督体制 ;加强舆论监督 ;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经济生活市场化 ;改革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政治     
10月24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2004年“地球小姐”选美比赛中,巴西小姐梅雷莱斯获“地球小姐”桂冠。  相似文献   

11.
政治腐败是危害政府和国家的非常态行为。它严重地损害政府、政党的威信,破坏国家的权威,造成严重的社会道德后果。积极探索反腐败途径和举措是各国政府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转型国家和地区的腐败与反腐败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情况的侧面反映。俄罗斯、韩国、台湾等转型国家和地区民主政治发展中腐败放量增加,既有腐败的一般性原因,更有转型期制度约束缺失下政治分权导致腐败切入点分散化、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下权力设租和寻租恶性循环、传统政治道德体系解体下公职人员从政心理发生裂变等特定因素的推助。我们必须看到导致腐败的因素会随着问题被暴露以及社会寻求完善的民主与法制而发生改变,民众的民主监督技能也会因民主的教育而大大提高。对于转型国家和地区民主化发展中不断上演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我们不能在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下固步自封,停止民主政治发展的探索,更不能背离民主。需要借鉴当代民主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民主实践的经验与教训,顺应本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垂正确制定未国臣章政治发展酌方略有莳揭制叔力腐败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反腐败只能依据“标本兼治”的战略思想,运用内约、制约、规约和惩约的机制性手段综合治理,才能达到遏制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腐败产生的根源出发,阐述了反腐败要从加强个体思想修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加大惩处力度几方面来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影响政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能否正视腐败。并将其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将直接关系当代中国政治能否可持续发展。从政治可持续发展视角切入,分析近年来腐败相关的评估数据,阐明我国当前腐败现状及其危害性,旨在高度警示人们要重视反对腐败现象,进而充分发挥人们在政治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为积极探寻一条中国特色反腐道路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我国腐败现象出现一些新情况:以权谋私、贿赂变得普遍且形式多样、集体腐败现象逐渐增多、出现了跨国腐败和腐败分子境外潜逃等新形式,凡此种种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研究新时期我国腐败新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探索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路径,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时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腐败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腐败现象的不断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深刻地剖析了高校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指出了高校腐败现象的多发领域及其案件诱因,并指出应该从以教育促提高,以制度促落实,以监督促约束,以警示促转化,以惩治处邪恶等五个方面创建高校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社会制度体系内的碰撞与调整导致了社会生活中的制度缝隙与制度真空地带,这为逐利者提供了经济机会,为腐败者提供了腐败空间。腐败的存在和发展破坏了社会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和国家政策的实施,扰乱了社会秩序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破坏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侵蚀了社会道德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它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的不满情绪,降低了政府威信和政策的可信度,危及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因此,必须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制度创新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9.
从总体上来看,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呈现“腐败蔓延”、“越演越烈”的态势。腐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其根源取决于两个因素及其相互比较的结果:腐败成本与腐败收益,以及这两者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它的存在严重地危害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会造成政权的更迭、国家的灭亡。当前,腐败仍是一颗制约我国发展的"毒瘤"。要有效防治腐败,有必要追根溯源,从公共权力、需求层次理论等角度探析腐败产生的原因,从源头上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当前腐败惩防体系的构建,专门法律的出台是关键;体制机制的健全是骨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成熟规范的反腐考评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国内外先进经验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