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刊96年第七期登载了《甲酸能起银镜反应吗》一文,该文阐述了甲酸、甲酸盐、甲酸酯类皆不起银镜反应.本人查阅许多资料,经过反复实验,不能苟同该文的观点.我认为甲酸、甲酸盐、甲酸酯类都能还原银氨溶液,只要控制好反应的条件,实验现象就非常显著.确如《甲酸能起银镜反应吗》文章认为许多教科书和教参上都认为甲酸能起银镜反应,中国大百科全书在化学卷IP.552更明确指出:"甲酸和醛相似具有还原性,例如能使硝酸银的氨水溶液(称土伦试剂)还原成金属银".但甲酸和醛类结构上有差异,甲酸分子中由于羟基氧原子P轨道电子与C=O键…  相似文献   

2.
按照中学化学实验室的条件,设计了定性检测白酒中甲醇与醛类物质的实验.利用甲醇可以被铜丝氧化为甲醛的原理,以希夫试剂与浓硫酸区分甲醛与其他醛类;以白酒中的醛类与强碱在沸水浴中反应使溶液变成黄色鉴别真假白酒.对选用的6种白酒定性检测的结果显示,高粱、老白干、高粱白酒、酒中仙、山西二锅头、杜康中均含有不同量的甲醇与醛类物质;假酒中甲醇含量更大.通过该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对白酒的认知及有关甲醇与醛类的知识,发展其科学探究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释银镜实验为什么用银氨溶液而不是直接用硝酸银溶液,通过计算乙醛在硝酸银溶液和银氨溶液两种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动势来判断反应的活性。解析了银氨溶液与乙醛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对银镜实验选用银氨溶液的主因提出了新的看法,即碱性银氨溶液能显著提高乙醛的还原性,形成缓冲溶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避免醋酸银沉淀生成,使银镜反应更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结构的体现,二者的辩证关系在有机教学中普遍存在。本文从电子效应、空间构型、空间位阻等现象试论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 一、电子效应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不同羰基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举醛酮来说,醛比酮活泼,醛比较容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而酮则困难。这是性质上的差异,可以从结构上找到根据。因为羰基加成反应历程是属于亲核加成反应,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越低,就越容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相反羰基碳上的电子云密度越高,越不容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从结构上看,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只与一个斥电子烃基相连(甲基除外),而酮分子中羰基碳与两斥电子烃基相连,故醛分子中羰基碳的电子云密度比酮分子中羰基碳的电子云密度低,因此,醛的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比酮高,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醛  相似文献   

5.
有机化学反应按反应机理不同与为离子历程、游离基历程和协同反应三大类.其中以离子历程的反应最为重要,按离子历程进行的反应与分子的极性及反应过程中分子的极化密切相关.例如,卤代烃碳卤键的极性为(?),因此,它容易受亲核试剂(NucleophilicReagents简写为Nu)的进攻,易发生亲核取代应应和消除反应.又如羰基化合物分子中碳氧双键的极性为(?),因此,它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而烯烃、炔烃分子中有易变形的π  相似文献   

6.
醛酮是含羰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化学性质相似。但醛类羰基上至少连有一个氢原子,而酮类的羰基则与二个烃基相连,它们结构上的这一差别使其在化学性质上也显示出差异。醛类易被氧化,甚至能被很弱的氧化剂Tollens试剂氧化起银镜反应,而在相同条件下酮不被氧化不起银镜反应。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可以用Tollens试剂来区分  相似文献   

7.
甲酸,可以将它看作羟酸,又可将它看作带一个羟基的甲醛,因此它同醛类一样,可以和银氨溶液起银镜反应:HCOOH 2Ag(NH_3)_2OH=2Ag↓ CO_2 2H_2O 4NH_3但人们通常用甲酸代替醛类做银镜反应时,还原出来的银常常不是银镜的样子,而是黑色的沉淀。现介绍如下的实验方法,能得到较为理想的银镜。1、试管处理取一支硬质试管加浓硝酸5毫升,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倾去硝酸,用自来水冲洗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5毫升,同样于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倾去碱液,分别用自  相似文献   

8.
一次课余时间,有学生问:“有机化学教科书中讲到甲酸时说,因为甲酸分子中有醛基,所以有还原性。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这些反应常用于甲酸的定性鉴定。但是,我们在实验室用甲酸与银氨溶液反应就是没做出银镜,在高中也不做这个实验,我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对于这个问题,有机化学教科书中只是提到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配套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也没安排该实验,  相似文献   

9.
甲酸银镜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课余时间,有学生问:“有机化学教科书中讲到甲酸时说,因为甲酸分子中有醛基,所以有还原性。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这些反应常用于甲酸的定性鉴定。但是,我们在实验室用甲酸与银氨溶液反应就是没做出银镜,在高中也不做这个实验,我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对于这个问题,有机化学教科书中只是提到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配套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也没安排该实验,笔者翻阅了近几年的《化学教育》、《大学化学》等期刊,也没发现有对该问题研究的文章。事实上,学生如掌握了甲酸的银镜反应,对于理解和掌握甲酸的结构、特性及…  相似文献   

10.
银镜反应是有机化学醛类的特殊反应,其原理是醛基具有还原性,与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醛基发生反应的条件,改变反应物来实现银镜反应.本文主要研究Na2SO3的银镜反应.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实验室和化学教学中,银镜反应一直广泛地应用于鉴别醛和酮。是否一切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功地发生银镜反应而不含醛基的有机物都不起银镜反应呢?我们通过实验对银镜反应的应用范围、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及溶液的碱度对银镜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现将讨论情况分述于下。一、银镜反应的应用范围我们在两个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多伦试剂,再分别加入8滴0.1M苯酚溶液和3滴98%甘油,把试管置于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后,都能得到与醛类有机物同样光亮的银镜。此外,具有一定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分子结构来看,甲酸分子既含有羧基,又含有醛基.据此,人们很自然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甲酸既有羧酸的性质,又有醛的性质.关于甲酸的酸性,目前已没什么异义了;关于甲酸的难的性质,本人认为还存在着两个疑点,这两个疑点是:甲酸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灵敏性问题和甲酸与新制的氢氧化钢能否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的问题.本文将根据有关资料和本人所做的实验对这两个疑点进行讨论,以说明甲酸的醛的性质的特殊性.一.甲酸与银氨溶液的反应不灵敏九六年《化学教学》第七期《甲酸等物质能起银镜反应吗》一文指出:"甲酸、甲酸盐与甲酸酯皆…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预防.2.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知识.3.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一氧化碳的还原性.2.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请你回忆写出反应产物是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C+O(?)2COC+CO_2(?)2CO.讲解:当火炉通风不良时,就会产生一氧化碳.炽热的碳能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2.指此C+CO_2(?)2CO反应中哪种物质被氧化了?哪一种物质被还原了?哪一种物质是氧化剂?哪一种物质是还原剂?这里教师要指出:二氧化碳在反应中失去部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二氧化碳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相似文献   

14.
对银氨溶液自身反应成镜做了探究,发现用浓度大于6%的硝酸银溶液和氨水,添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置于90~100℃水中水浴加热,能在较短时间内生成银镜.设计添加氢氧化钠的银氨溶液鉴别甲酸的实验,实验生成了银镜;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甲酸根离子浓度,浓度几乎不变,认为甲酸没有参与银镜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一、醛类物质分子结构中的断键分析 1.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等弱氧化剂反应时,生成RCH2 COOH,①键断裂.  相似文献   

16.
氧原子转移试剂存在下金属羰基化合物CO取代反应动力学的系统研究表明反应为一缔合机理,过程涉及转移试剂氧原子在上发生亲核进攻,生成一个良好离去基团CO2的同时产生一个活性中间体,后者与进入试剂发生快反应得到产物。本文着重介绍了该项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对影响CO取代反应速度进行了各项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高二化学课本上讲,甲酸“具有醛基结构”,“有还原性,能使银氨络离子还原为金属银”。然而甲酸的银镜反应比较难做,许多老师为了做好这个实验藉以验证甲酸的醛基结构都动了不少脑筋。根据作者的实践,这个实验的成败关键有三点,一是要使溶液中的游离氨浓度尽量低一些,二是反应介质的pH约在11~12左右,三是反应的温度要比醛高。但是作者在实践过程中感到有几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相似文献   

18.
浅谈果糖的还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京 《生物学教学》2006,31(12):56-56
在高中《生物》第一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提到: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有不少的同学提出:在化学中讲到,醛具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a(OH)2发生反应,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具有还原性。而果糖是多羟基酮,不应具有还原性。教材在本实验中也仅提到:分子结构中具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的糖叫还原糖。那么果糖是否是还原性糖呢?  相似文献   

19.
环丙烷和环氧乙烷都易与AB试剂发生反应。其反应式分别可写成: CH_2—CH_2+AB—→ACH_2CH_2CH_2B \/ CH_2其中AB可为X_2、HX等亲电试剂。 CH_2—CH_2+AB—→AOCH_2CH_2B \/ O其中AB可为H_2O、ROH、RMgX等亲核试剂。 形式上两类反应极其相似,即都是一分子三元环化合物与另一分子试剂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加成反应。但第一类反应是亲电试剂对三元环化合物的亲电加成反应;第二类反应是亲核试剂对三元环化合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一类反应其反应历程是: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知道.FcCl3溶液为棕黄色。当向FeCl3溶液中加入不同的试剂时,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这是因为Fe^3+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