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详细介绍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提出新媒体视野下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即发挥新媒体“交互式”优势,进行多品牌文化整合;发挥新媒体“全息化”优势,拓宽中原文化传播渠道;发挥新媒体“个性化”优势,加强政府积极引导利用,以期为做好新媒体视野下的中原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国文化软权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权力化的实现有赖于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在我国传媒业发展相对落后,对外传播能力有限的形势下,新媒体以其低成本、无国界化等诸多优点为中国文化软权力化带来了新的生机。目前我国新媒体整体发展健康,掌握正确的对外传播方法,调动广大新媒体用户的对外传播积极性,对于促进中国文化软权力化,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钧瓷文化传播存在特色品牌缺乏、对外宣传不够、传播途径单一等突出问题。媒介的技术变革使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为钧瓷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媒体背景下,钧瓷文化可以通过创建“数字钧瓷”电子数据资源库、开发钧瓷文化数字化衍生品以延展钧瓷文化产业链、利用“附着化+微型”模式开辟钧瓷文化数字化传播新途径、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和扩大钧瓷文化对外交流、建立优质网红钧瓷文化电商直播孵化基地、整合媒介资源实施数字化跨区域传播等,进一步推动钧瓷文化特色品牌的塑造和钧瓷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以其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渠道多样化等特征,给西北藏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梳理了西北藏文化符号,阐述了传统媒体时代藏文化传播的特性,具体分析了新媒体时代西北藏文化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力求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藏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原文化呈现出强烈的包容性及强大的生命力,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发展,经久不衰。中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中原经济发展,在新时代,分析和研究中原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对外传播现状,对于加强中原文化对外传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南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中原功夫文化让中原出彩,少林与太极已成为我省对外宣传与交流的亮丽名片,武术文化既绵延传统,又体现民族文化价值,更应挖掘中原武术文化潜在功能价值,助力健康中原建设。河南武术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以供给侧改革发展理念为指导,利用和优化市场配置资源,让更多服务供给主体参与进来,精准对接供给侧与供需侧,创新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构建中原武术文化产业品牌特色,在全球文化语境下更好地彰显中原功夫文化的社会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新媒体宣传和推广成为时下文化符号群体生存的不二法则。冼夫人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直以来被多数人所追捧,但传统语境下的冼夫人文化在传播策略上逐渐与当前人们的阅读习惯、信仰形式、传播行为出现脱节。地方政府应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快冼夫人文化传播的速度、扩大冼夫人文化的影响力度,使其更好地走向大众化、民俗化,实现更多的人群覆盖。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以其信息传播便捷、快速、高效的优势,以及虚拟性、平等性等特点,给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网络虚拟性、信息不真实、传播内容不健康、西方网络文化的冲击等使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因势利导,在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是一种社会常态.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手段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借助于行政权力影响媒体报道,进而控制社会舆论.随着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新媒体的出现,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渠道之多、传播范围之广,是人际传播和其他传统媒体难以达到的.在这种环境下,无疑给地方政府在引导突发事件时形成了挑战.围绕新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正确、及时、高效地引导舆论、化解矛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是一种社会常态.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手段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借助于行政权力影响媒体报道,进而控制社会舆论.随着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新媒体的出现,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渠道之多、传播范围之广,是人际传播和其他传统媒体难以达到的.在这种环境下,无疑给地方政府在引导突发事件时形成了挑战.围绕新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正确、及时、高效地引导舆论、化解矛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作为一种网络文化已在大学校园基本普及,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以至于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新媒体网络文化以其多样化传播、海量化信息、开放式互动等特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既有积极作用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影响。正确认识新媒体的文化教育特征、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加强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对于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方电视媒体是我国基层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舆论监督、提供娱乐、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带来了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的变化,也给传统地方电视媒体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媒体只有树立创新意识,使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借鉴新媒体技术,走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媒体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不断提高节目质量,扩展产业链,开创新的盈利模式,并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才能不断加强地方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3.
以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为参照系可见孔子学院命名在语言对外推广和文化对外传播理念上之失误、涉嫌宗教之失误、忽略孔子妇女观和民主观及科学观之失误、对中国文化理解之失误。补救的新战略就是孔子学院应改名为曹雪芹学院,转变观念,与国际上先进的语言对外推广和文化对外传播理念接轨,坚定不移地遵循语言通过文学推广、文化通过文学传播之理念,在汉语对外推广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以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学的教师作为主要师资、切实把中国文学作为主要工具和主要教学内容,从而避免赤裸裸的文化输出,避免生硬的语法灌输和枯燥的文化灌输,致力于在对中国文学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推广汉语语言、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中国自身的民族特色,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茶的态度和行为上,就可以看出茶文化当中所蕴含的中庸之道和大道无形的智慧。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宣扬中国茶文化,使其焕发时代新风采,并且不断向世界各地传播,成为中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应有之义。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新媒体的出现,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对外翻译带来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中国茶文化的内容是富有生命力的,但是在"媒介即信息"的理念下,如何应用新媒体促进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对外翻译,成为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视域下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杨潇璇 《考试周刊》2015,(43):22-2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艺术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传统艺术的理念与感受,而当武术与舞蹈相融合的武舞艺术邂逅新媒体技术,形成了当下新媒体表演艺术发展的新趋势。这是时代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并以一种新的形式与现代科技结合,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多年深耕,我国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价值观念多元、文化语境差异、数字铁幕阻隔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析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新趋势,从创新传播理念、构建话语体系、聚合趣缘群体、运用智媒技术、联动内外资源、发掘特色品牌等方面,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可行性建议,以期推动全媒体时代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社交新媒体异军突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读网络直播内涵及特性,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川菜文化传播,不仅可以解决川菜文化的宣传方式及内容单一及片面的问题,还能丰富直播内容,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走出去"带来更好新的生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信源日益“个人化”、信息发布及时性和信息交流互动性的特征为廉政文化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廉政文化又为新媒体语境提供主流文化的引领新媒体时代,高校廉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树立开放互动的廉政文化传播理念、创新廉政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加强网络监管,优化网络环境,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塑造大学生作为媒介消费者的鉴赏力和批判力。  相似文献   

19.
许慎文化作为中原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如何更好地实现许慎文化的国际传播,外宣翻译起着重要作用。结合许慎文化外宣翻译现状,探讨其面临的困境,并分析问题成因,进一步从为什么译、译什么、谁来译、如何译及译得如何等方面提出全面提升许慎文化外宣翻译质量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在国际社会传播许慎文化和漯河声音,服务于漯河城市对外形象的建构,带动漯河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陕西地方文化海外媒体传播不力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需增强媒体传播实力,媒体和高校需形成合力,担当国家形象对外建构的重任,引导地方民众清醒文化身份、树立正确文化立场、提升陕西地方文化价值观海外辐射力、防止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地方文化的蚕食,追求多元文化合流与互惠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