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完善的教师人格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教师人格出现缺失,学生人格出现偏差。为了健全学生人格,必须完善教师人格。  相似文献   

2.
3.
余敏 《文教资料》2006,(17):82-83
本文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生命教育、正确审美观教育等几方面来阐述如何加强地理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健全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4.
尊重学生的个性 健全学生的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喜红 《班主任》2001,(10):8-9
一、为什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 我们时常能够听到这样教育学生的语言:"我这样做全是为了你好,你为什么还不理解".细细分析教育者的行为,大多不是严厉的管教就是过分的放纵,这种极端式的教育,其实质是教师不够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动商"新理念的提出,王正伦教授干预学校体育提出了"四大干预措施"以及在私立华联学院如何落实,展示高职高专院校通过体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体育强国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怎样培养学生,怎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全新而深奥的问题。笔者就以下几点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在望造建全人格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语文学习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陈晓玲 《广西教育》2010,(25):60-60
初涉《品德与社会》第一册教材,我不禁眼前一亮,这册教材以"爱"为主线贯穿始终:爱自我—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把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爱"的活动安排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内在集聚,材料组织上给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思考空间,教师更应该以此为契点,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9.
柯斌 《上海教育》2010,(22):70-70
金苹果学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学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乃至世界各地。住宿学生每周一到周五都待在学校,有的外籍学生甚至一个学期都待在学校。他们每天在寝室的时间平均都在10小时以上,因此,在这里,学生厌学心理、自卑心理、早恋心理、倔强心理、考试过度焦虑心理、离异家庭学生的特殊心理情绪等,往往暴露得一览无遗。  相似文献   

10.
11.
利用图书资源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的内容是指一个人的人品、情操等。作为心理学范畴的人格,其内涵要丰富得多,它包括人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 从人格的内涵来看,人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社会化程度主要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助于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从人格的发展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实践的参与,人格将不断走  相似文献   

12.
施向军 《现代语文》2005,(2):126-128
“文化”,至今仍是一个值得认真揣摩的范畴。《辞海》上将其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专指精神财富)。但在哲学、人类学或文化哲学中,文化却很少指历史长河中时生时灭的造物,而是指一种历尽沧桑仍留存群体一个潜意识深处的力量,一种无形、强大且富有韧性的力量。基于此,胡适先生称“文化”为“人们生活的方式”:而梁漱溟先生对文化的界定似乎更注重概括,他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相似文献   

13.
李红兵 《现代语文》2008,(12):159-16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确立了我国基础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15.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缺乏积极良好的期待,以致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发展的心理条件。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指出:“教育心理学讲,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但现在的问题是,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过分的程度,多数人的大拇指竖得还太少。”由于缺少表扬与鼓励,学生难以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会不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尊重、信任和期待,造成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缺失。教育心理学中的“期待效…  相似文献   

16.
榜样作为道德理想的人格体现,长期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产生积极的范导作用。从哲学上反思榜样人格,首先,榜样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榜样产生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过程,同时又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社会理想,又体现了榜样自身的人生追求。其次,榜样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榜样具有类的规定性,这是其共性,但每一个榜样又有其自身的个性。再次,榜样体现了人类自由发展的连续性,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榜样人物。不同历史时期的榜样分别构成了人类走向自由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是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面对正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高峰期的中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当前德育面临的严峻问题.结合学校多年来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探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关系着校园和谐稳定。榜样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备受教育界重视。本文探究宿舍文化建设与榜样"群"二者的联系,重点研究高校宿舍文化对学生榜样"群"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专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专门技术人才。中专教育不仅要教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因此,中专教育应立足于学生人格的塑造,为学生今后投身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人格基础。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在学生的人格塑造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格塑造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杨苏 《大学时代》2006,(11):191-192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创新实践过程,而自主教育、自我管理是其重要特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