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说,语文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传统课堂的反思,我们究竟应该创设怎样的课堂?笔者认为,应该构建一种能点燃学生心灵火花,使语文课堂生机盎然的理想课堂。我把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诚挚纯朴的人文关怀,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绿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说,语文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传统课堂的反思,我们究竟应该创设怎样的课堂?笔者认为,应该构建一种能点燃学生心灵火花、使语文课堂生机盎然的理想课堂,我把这种理想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构建绿色课堂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诚挚纯朴的人文关怀,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绿地。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能力与情感和谐共生的课堂.那么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如何实现这一理想,构建我们日常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呢?全国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这样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宏观有理念,中观有思路,微观有方法”。  相似文献   

4.
面对高考,农村高三学生的心理更容易走向极端,语文课程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课堂"作为复习的主要阵地,教师如何利用好从而做到"深入人心"改善学生复习的心理状况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一线教学经验,谈谈高三语文课堂对农村高三学生的心理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的形式多样、课堂热闹的状况,却让语文课变得华而不实,语文课少了许多语文味。我认为语文课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赏析、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因此,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的形式多样、课堂热闹的状况,却让语文课变得华而不实,语文课少了许多“语文味”。我认为语文课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赏析、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因此,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先生潜心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多年,他推崇语文课堂应该由"驯化型"训练型"课堂走向"对话型"课堂;他推崇课堂应该是教师启迪学生心智,引领学生不断探究的课堂。课堂上,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内容既是智育目标又是德育因素,应该着眼于心智健全的公民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重在教书育人,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注重语文工具性知识传授,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针对这个问题,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文本研读与拓展练习、作文抒写和理解感悟以及活动参与与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熏陶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主渠道。因此,耕耘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难以割舍的情结。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我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指导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全  相似文献   

10.
薛美娟 《辅导员》2012,(18):32-3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的课堂应该针对传统教育中以"课堂为主、教材为主、教师为主"的弊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着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我们应该对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解决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力求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和谐、开放的良好生态环境。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有效补充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扩大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样就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我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本文试就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绿色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究竟运用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卢仲衡先生提出的"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模式在  相似文献   

12.
<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突显语文学科特点,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人"的发展,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率。第一是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立足工具,弘扬人文,二者达到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受到人文熏陶。第二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性和根本性,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应该最终落脚在实现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发展上。第三点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新课程改革提倡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小学生在...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介绍: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语文课堂必然是鲜活的,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也不可避免地让我们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面对这些"意外",我们不能排斥,而应该正视、思考、捕捉、宽容这些"意外",对这些"意外"进行巧妙地引导,让这些"意外"转化成课堂的兴奋剂.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在低年级语文课中,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追寻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动感地带",让学生有目的地"动"进来,从而打造活泼、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赵刚 《新课程研究》2013,(10):68-71
语文课堂上应该闪现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激扬起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这些价值取向都应该建立在幸福之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据此我们认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程标准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笔者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本文试就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们无论是饮食,还是家居装潢,都讲究"绿色"。《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我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什么是理想中的绿色课堂呢?  相似文献   

19.
<正>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语文课堂应该改变原来那种机械僵化、线形化的传统语文课堂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者"提升到"主动者"的高度,追求一种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新课堂,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让学生在这种语文新课堂中真正焕发出生命的精彩。强调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必须是有效的课堂动态生成。那么什么样的课堂独特生成才是有效的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教师的评价应该能够让学生的思绪飞扬,兴趣盎然,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