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学体操教学必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目的依据教育部编制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和科学锻练身体的方法,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和体育道德品质教育。而其中增强学生体质则是首要任务,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掌握体育的  相似文献   

2.
<正> 体育课的任务不仅关系到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质量的评价,而且还关系到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这里就体育课的主要任务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与同志们共同讨论。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系统地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这三项任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如同一切复杂事物过程中都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样,必然有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它任务都是围绕着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来进行的。因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教学的三项任务同等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解决三项任务,即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传授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这三项任务,是体育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三项任务的研究,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加强发展体力和“三基”教学的关系研究,显得更为重要。任何事物的发展,人们总是从研究和分析事物运动的过程,去探索事物运动的规律性。体育教学,作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就必须深入分析研究其本质和特点,找出符合规律的教学原则、途径和方法,进而使教学工作有规可循体育教学,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学生身体直接参与运动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然而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中总会发生伤害事故,如何正确处理学校体育的安全问题,减少、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中学生勇敢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培养通敢品质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而且要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品质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勇敢品质,既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需要,也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 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本文主要指体育实践课)具有一般文化课的特点,即有固定的教师、固定的班组与固定的课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有计划地完成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并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这些方面来看,体育课确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是,体育课又有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特点,它要求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技术,通过教学和专门安排的一些身体练习,以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从上述意义上来讲,体育课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不少体育工作者认为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是有道理的,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  相似文献   

7.
课的组织和教法,对完成教学任务是很重要的。现就有关的几个问题和同志们研究。要明确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必须从增强学生的体质出发。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指导,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首位。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增强他们的体质。同时,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的一些基本知识技能,初步懂得运用科学方法锻炼身体。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必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技能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 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应该反映学校体育增强体质这一中心任务。也就是说,考核的内容取决于学校体育的任务。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任务有三:教育、教养和发展。具体落实到学校体育工作,就是体育教学大纲所提出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教学,以及增强体质三方面的任务。这三方面既相互关联、影响,又相互区别,三者有一个中心,这就是增强学生体质。正如《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指出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其它学科的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讲授、演示,通过学生的听觉、视觉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体育教学除了运用讲解、示范等方法外,还大量使用了各种练习方法,所以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动作的信息一般有两个信息源,一个是来自身体以外的教师讲解、  相似文献   

10.
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使他们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将来能担负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这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从这一目的出发,我们在完成体育教学三项基本任务(即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与提高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这个能力包括锻炼身体习惯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体育教学只光光注意对学生进行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即“三基”)的传授那是非常不够的,只有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所学的体育基本知识,学会正确的基本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但是,根据以  相似文献   

12.
邹琳 《中华武术》2013,(10):22-23
运动教学和身体锻炼是体育学科的特点,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因此,中学体育教学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将运动教学与身体锻炼结合起来。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现实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比较好地运用多种方法和原则,而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笔者在此重点就中学田径教学如何增强学生体质谈几点肤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体育教学目的、任务、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意志品德教育,从而达到终身受益,教师也做到了教书必须育人的目的,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是高等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身体素质是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机能的能力;是衡量学生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对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水平、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全国不少大学的体育教学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学生在大学期间身体素质提高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较低。从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研究》一书中看到:〈见表  相似文献   

15.
完全学分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7月4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文件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简称《标准》)作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纳入了学校体育工作之中。《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向前迈出了重大的一步,进而更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习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在学校主要是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是反映体质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学生体质状况的两项基本内容,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因此,对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的研究,在总结和改进体育教学、推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从我省目前情况看,对大学及中小学学生体质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但对中专学生体质的研究尚且缺乏。1989年,我们对我省  相似文献   

17.
一、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中学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德育、智育一道相互促进,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共同完成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其基本任务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学习体育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运动技术与技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及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以便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9.
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当前学校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教学现状对学生增强体质的弊端;确立体育是“针对身体的教育”、明确体育的本质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比较身体教育与运动教学的差异,坚信运动教学向身体教育转化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在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较大,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