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视进村、国家退出与农村伦理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进村与国家从村庄退出几乎同步进行,在这双重变迁的过程中,中国乡村的伦理观念和伦理秩序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在国家退出、乡村组织全面弱化以及村庄共同体规范趋于瓦解的背景下,电视生产着哪些与村庄传统价值和伦理观念相对抗或悖反的现代性伦理观念,又将怎样重构乡村伦理秩序?本文将以江西、河南、湖北等地农村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当前乡村伦理特别是两性伦理的变迁作一番描述。一在河南、湖北和江西调查了解到,电视入村近30年,农民看电视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无反思性的行为,电视成为乡村生活的一部分。电视入村不像国家权力进村那样鲜明而强硬,能够激起一系列立竿见影的反应,电视所引发的变化是悄无声息或潜移默化的,以致农民认为电视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然而,农民闲谈时总会如是报怨:“现在的电视搞乱两性关系,教坏小孩子。”因为“电视上一会儿跟这个人好,一会儿又与那个人好,结婚了又爱上别人,且总是结婚又离婚,搞婚外情,刚认识不久就同居,这些都是电视上告诉下面的人,教坏人心。”所以,农民认为“电视不是调解夫妻关系,而是教坏、拆散夫妻”。在河南调查时听农民说,没有电视时,每当问起小孩是怎么出来的,大人就告诉说小孩是从地里...  相似文献   

2.
历史题材影视剧一直是我国影视创作的主题之一,90年代以前的电视历史剧以正说为主,但进入90年代,戏说类电视历史剧开始盛行。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历史文学观念的变迁。文章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关系的问题以及历史观两个方面阐明了对待历史文学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分田到户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国家政权建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渗透,我国乡村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与这一变迁历程相伴随的是,电视开始进入中国农村并迅速普及,电视下乡对乡村社会的急剧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乡村治理、村庄性质以及人际关联等三个方面呈现出的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关系,来分析电视与作为一个整体的村庄社会生活的关系,以理读电视与区域性乡村治理和乡村生活的内在关联问题。  相似文献   

4.
变迁     
苏凝 《学习之友》2014,(10):19-19
  相似文献   

5.
变迁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在这段时光中,我也见证了家乡的变迁,而外婆家的变迁就是它的缩影。1999年冬,我3岁。那时的我才刚刚记事,但外婆家矮矮的瓦房,泥泞的院子,却已经深深的烙在了我记忆深处。  相似文献   

6.
灶的变迁     
我们家以前用的是土坯灶,灶面乌黑油腻,脏了不易清洗。后来爷爷把土坯灶拆了,换成了雪白的瓷砖灶。这可比土坯灶好多了,一擦就变得雪亮。  相似文献   

7.
住房的变迁     
《初中生》2008,(Z8)
我从小就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大杂院原本是一个大户人家的,解放后归了房产科,房产科又将它分配给平民百姓住,一户只有一间。有一家是七口之家,才有了两间。人们在堂屋靠自家门口的那半边堆放杂物,烧饭、吃饭。房  相似文献   

8.
老屋的变迁     
<正>春风虽欲重回首,落花不再上枝头。至今犹记儿时的夏夜,悦一树蝉鸣,喜一盘皎月。脚丫与泥土亲热着,撒欢地迈着步子奔跑于上,泥土宠溺般地留下了我们每一个记号。夏日雨后鲜嫩的绿草迅速抢占了可以抢占的空间,风过,空气里氤氲的是草香与泥土香,这是儿时老屋的味道,却比城里的胭脂浓香好闻许多。小时候不怕摔跤,长大后每一步都小心翼翼。那时常常一不经意便  相似文献   

9.
每天,在我们这座城市中发生着无数件大大小小的事,作为矗立在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似乎在阐述着许多发人深省的社会现象。——题记“爸,我们家门前的广告牌又要改头换面啦!”我一回到家,就向父亲宣布了这条要闻。“当今信息时代,连广告牌也越换越快了!”父亲感慨地说道。这时,父亲又若有所思地向我发问:  相似文献   

10.
门的变迁     
<正>第一幕时间:原始时代地点:北京周口店的"纯朴"山洞人物:原始人类事件:在一个阴冷的山洞里,几个原始人正把刚猎获的食物分给大家,他们把肉平均分给老人、妇女和孩子,自己则留下难以啃动的骨头。突然,远方传来野兽的吼声,几个强壮的原始人立即丢下骨头,把老少病弱的人围在里面。大家瑟瑟地蜷缩在一起。洞外,野兽的吼声越来越近了……画外音:此时,这些单纯热诚的原始人是多么希望有一扇屏护山洞的木门啊!  相似文献   

11.
①16世纪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总是抱怨她的宫殿里恶臭难闻。②人找来哈爵士,哈在宫殿装了他的抽水马③但抽水马桶并不被当时的英国民众所接受。都是因为夜壶!来人,我再也忍受不了了!这样就好多了。的确,没有排污的主管道,没有自来水,而且管道装设费用高昂,人们很难接受。这个U形弯管可以保证污水管中的臭味不散发出来。⑤后来,又有人发明了冲洗式抽水马桶。从此,抽水马桶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下来。④一位发明家在18世纪后期改进了抽水马桶的设计并取得了专利权。⑥19世纪后期,欧洲的城镇安装了自来水管道和排污系统,这时人们才享受到抽水马桶…  相似文献   

12.
小河的变迁     
我家的东面有一条小河。听爷爷说,以前这条河很清澈,河的两岸绿树成阴,鱼虾很多。可现在村里办了个印染厂,各种有毒的废水都排进这条小河,河水变得又黑又臭,鱼死的死了逃的逃了连水葫芦都枯萎了。为此,爷爷编了一段顺口溜:  相似文献   

13.
车的变迁     
金华的街道越修越宽,马路越来越多,高速公路不断建成,可道路依然拥挤。为什么呢?爸爸说:“因为私家车越来越多。”妈妈说:“因为流动的人口越来越多。”我说:“全国奔小康,家家富裕了嘛!”就说说我家的车吧。最早时,我家用的是自行车,妈妈经常骑着自行车带我上公园玩。有一次,妈妈不小心摔了跤,为了保护幼小的我,把她的梅花牌手表摔坏了。后来,我上幼儿园了,爸爸买了摩托车。那摩托车像匹准备赛跑的马,奔跑起来能把自行车远远地甩在后面。爸爸每天都用摩托车送我上幼儿园,坐在车上我心中美滋滋的。特别是在夏天的夜晚,爸爸带着我去婺江边兜…  相似文献   

14.
路的变迁     
<正>今年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坐汽车来到忠信,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啊!一进村,爷爷笑容满面地前来迎接我,他对我说:"家乡的山变了,水变了,最大的变化是路变了。"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他首先带我到山后去看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阶梯的羊肠  相似文献   

15.
门楼的变迁     
我从小生活在乡下老家,最熟悉的东西要数老家的门楼了。记得那时老家的门楼都修得很窄,门槛都修得很高,让人进出很不方便,谁要是不注意,还会被门槛绊个大跟头。我不知被奶奶家的门槛磕磕绊绊了多少次。有一次我急着要出去同伙伴们玩,往外跑时被门槛绊倒了,膝盖紫了一大片。我哭着对门槛又踢又骂,奶奶吓得慌了神,一边给我揉膝盖,一边说:“哎呀,可不兴骂呀……哟,踢不得呀选你们这些小孩子,跟你们说了也不懂,唉……。”后来听老辈人讲我才慢慢知道,那时候乡下修门楼可有讲究呢选门楼修得文学社荐稿越窄,这家的风水就会越好;门槛修得越高,自家…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与洞庭湖在城陵矶交汇处,滚滚东流,形成著名的"三江口".然而历史上的三江口并不在今城陵矶江湖交汇处,而在今岳阳城之南.由于主泓道的不断改道及地球自转的缘故,乃逐渐推移至城陵矶处.  相似文献   

17.
教室的变迁     
那天下乡,路过我的母校.如今的母校变得有点让我认不出来:绿柳掩映下的是几栋精巧别致的教学楼,国旗在蓝天下随风飘扬,欢快的小鸟从校园上空倏忽飞过,留下一个美丽的剪影.漫步在美丽的校园,我被"书香做伴育桃李"的读书氛围所感染,陷入了沉思之中.  相似文献   

18.
住房的变迁     
杨谊 《初中生》2008,(9):59-61
我从小就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大杂院原本是一个大户人家的,解放后归了房产科,房产科又将它分配给平民百姓住,一户只有一间。有一家是七口之家,才有了两间。 人们在堂屋靠自家门口的那半边堆放杂物,烧饭、吃饭。房子是木结构的,邻里的各种声音都在随时随地地交流着,人们似乎没有自己的隐私。好在大杂院里的人都还自觉,虽然秉性脾气各不相同,但都能和睦相处,相互照顾,就像一家人。  相似文献   

19.
“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2003年10月15日升空,并安全返回地面。宇航员杨利伟身穿我国研制的宇航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国这套宇航服的主色调是乳白色,局部镶有天蓝色的边线。衣服心脏部位有一个可以拧动的圆形装置,用来调节衣服内的压力、温度和湿度。衣服右腹部位置有一根细管,是通信工具;左腹部处有两条管路,是供氧和排放二氧化碳的设备。该宇航服里外6层,质量约十千克(见图2、图3)。茫茫太空是一个极为严酷的环境,没有空气,辐射极强,陨石威胁……因此,宇航员进入太空,必须穿上全封闭“太空宇航服”。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是前苏联人加加…  相似文献   

20.
门楼的变迁     
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走进村里,我放慢了脚步,想仔细辩认一下座座庭院、房屋,去追忆童年的往事。猛地,一样东西跃入我的眼帘,我一愣,就再也挪不动步子。门楼———现实生活中普通的门楼,极常见的门楼。我小时候在乡下,最熟悉的东西要数门楼了。记得那时各家的门楼都修得很窄,门槛都修得很高。门楼窄了,进出很不方便,谁要是不注意,还会被门槛绊个大跟头。我就不知被门槛磕磕绊绊了多少次。记得有一次我急着要出去同伙伴们玩,往外跑时被门槛绊倒了,膝盖被摔紫了一片,我哭了。外婆赶紧过来,一边给我揉膝盖,一边哄我。我哭着对门槛又踢又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