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逻辑以思维为研究对象,思维以语言为物质外壳,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所以逻辑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专生知识水平和中专特殊的教学目标,《项链》一文采用"三读三问"教学法,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克林柏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相似文献   

4.
王爱娣 《现代语文》2005,(9):108-109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是美国高中语文篇目,这篇小说选编在九年级(相当于我们的高中一年级)<文学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Literature,McDougal Littell 2000年版)一书中.  相似文献   

5.
克林柏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关系,语文阅读对话教学方兴未艾。在教学实践中就语文对话教学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文本鉴赏的“一元性”与“多元性”以及语文对话教学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完善语文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7.
王建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3):139-140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关系,语文阅读对话教学方兴未艾.在教学实践中就语文对话教学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文本鉴赏的"一元性"与"多元性"以及语文对话教学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完善语文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有关词语。3.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隋景的优美句段;学习造较复杂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谈到《项链》的主题,教室里炸开了"锅":一个说"我不同意莫泊桑的人生‘虚幻说’,虽说世事难料,但如果玛蒂尔德少那么一点虚荣,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一个说"什么下场?玛蒂尔德丢了项链,却找回了自我,这是命运的成全啊";另一个说"如果命运这么成全你,你愿意吗?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项链’是刺破小人物的命运的利剑啊"。  相似文献   

10.
由读到写的实践———我教《项链》山东/高凤城《项链》是一篇饶有趣味的小说,同学们很愿读,但这篇文章篇幅长,容量大,好读却难讲,教学设计也容易落入俗套。这样一来,倒不如不讲,让学生自己读更好些。因此,在我讲前,先设计了一组预习题:1.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导入——渗透学法师:同学们好!认识我吗?生:不认识。师:今天就让大家认识认识。来,同学们看着我,屏住呼吸看着我。(生按要求做)师:看出什么来了吗?(生摇头)师:我可看出来了,你们虽然一个字都没说,但是老师看出你们语文学得很好!(生疑惑)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说你们语文学得好吗?生:因为老师让我们做的动作我们都做出来了,说明我们把这些词语都理解了。师:对啊,看来你平时的语文水平就很高。师:同学们语文水平这么  相似文献   

12.
《项链》是莫泊桑的短篇精品。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简单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并板书在黑板上。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课文中哪个情节设计得最巧妙?为什么?上述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其中第一问好回答(发现项链是假的),但学生说不清楚理由。基础好的学生基本上能答出如下两点:第一,因为这个情节出人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第二,因为它加浓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增强了讽刺性。为使全体学生透彻理解这两点,我引导他们读小说中的三次铺垫,并精讲这个戏剧性的情节对于表达主题的重要作用。第三点是关于艺术手法上的妙处———…  相似文献   

13.
"对话"从本意上解释,是说话者与倾听者在互相尊重和平等基础上的以语言和非语言为媒介的言语、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交流。对话教学理念的提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掀起了一场革命,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文化,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建构,使语文教学在工  相似文献   

14.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写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是它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一路花香。课文故事情节性较强,内容浅显易懂。如何避免低效乏味的串讲。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培养语文能力、领悟寓意呢?我抓住“惭愧”一词.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以其精巧的构思、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让人惊叹不已.尤其当它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对学生人生观及鉴赏能力的影响无疑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16.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经典名篇《项链》一文的解读,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品味经典,应该立足文本,在对文本的品读中升华文章主题,在对人物形象的赏析中挖掘蕴含在作品中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文章清晰明了的情节线索学生极易把握,学习本文为了让学生有所启迪,受益终生,笔者立足文本,引导学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多元解读文章的主题:一、虚荣心人皆有之,但不可太过  相似文献   

17.
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小说《项链》中对主人公玛蒂尔德性格的多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使学生在批判她的同时,又给予理解和同情。  相似文献   

18.
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小说《项链》中对主人公玛蒂尔德性格的多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使学生在批判她的同时,又给予理解和同情。  相似文献   

19.
一、巧设导语,用寓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听过一一根稻草压死一头骆驼的寓言故事吗?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有一个农夫饲养着一头骆驼,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知道一直替他卖命的骆驼究竟能驮多少东西,于是往骆驼的背上一把一把地加稻草,骆驼没有趴下,最后他拿起一根稻草轻轻的往草堆上一放,骆驼就被压死了,  相似文献   

20.
一叹:学生质疑比教师提问好教学最终是要“解惑”的,但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学生的疑惑,即便是学生的疑惑,也不一定是学生此时一定要解决的疑惑,而学生的疑惑没解决,教学就不能算成功。再者,从学生的视角去读文章,提出合乎学生口味的问题,对教师来说,就像让成年人说儿语一样,并非易事。因此不妨放手让学生提问质疑,这样反而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就《项链》一课学生提出了如下新鲜的、有价值的问题:①“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那么,玛蒂尔德的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