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学历史课本上册有插图113幅,加上课前的彩图17幅,总共是130幅。其中有人物肖像图44幅,实物图13幅,场面图26幅,地形图30幅。这些插图在历史教学中,如果适时地指导,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就能发挥插图的功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观察人物插图,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如《唐太宗纳谏》一文插图中的唐太宗头上戴着幞,身穿便服,深夜跟大臣魏征认真谈论着国家大事。让学生从中加深唐太宗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星期二,下午有两节作文课。我准备让学生写苏教版第九册习作六上的一篇看图作文。"叮铃铃"上课了,我用实物投影出示了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的内容为春暖花开,一个小女孩打开窗户,看到屋檐下有一个燕子窝,燕爸爸燕妈妈飞出去找食物了,剩下一窝还不会飞的小燕子在家里嬉戏;第二幅图的内容是有一只小  相似文献   

3.
陈芳 《教育》2012,(28):51-52
在低段的写话练习中,教材里的课文是重要的资源。如果课堂上能在一、二年级以课文为写话的载体,进一步发挥课文的"例子"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搭建学习写话的"梯子",降低写话的难度。立足文本插图低年级的课本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插图犹如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富有情感的言语,巧妙的启发、唤起学生的情感与想象。面对一幅幅多彩的图画,让学生自由驰骋  相似文献   

4.
张爱民 《辽宁教育》2003,(10):42-42
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特别是低、中年级教材,基本上每篇课文都安排了一幅、两幅甚至多幅彩色插图。这些彩色插图的凸现,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知能力,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发展思维能力等提供了极好的平台。那么,如何紧紧依靠插图,灵活运用插图,为口语交际服务呢?一、看清图画,明确内容口语交际训练首先必须看清教材上提供的插图。为了看清画面,可采用如下步骤进行:1.粗看画面,分出类别。一幅图画出现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很快辨出是景物画,还是人物画,或是童话故事。如果是景物画,就应该从景物的特点出发,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看看图上画了…  相似文献   

5.
在从事基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应根据学生和现有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如教学“认识线段”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线段的知识,教科书用了两幅插图:第一幅是一个小孩子坐在桌子旁看桌面上一段弯曲的绳子;第二幅是一个小男孩用两手捏住绳子的两头,并用力拉直。这两幅图蕴含了“线段”这一教学内容,绳子的形状是学生关注的对象。如果静态地呈现这一教学情境,学生只能从观察的角度去感受绳子的“弯”和“直”。如何更深层次地让学生体验线段的特征呢?有一位教师创造性地对这一…  相似文献   

6.
“在方框里用彩色笔画一幅画 ,再看图写几句话。”这是天桃实验学校小学二年级今年 6月的期考的作文 (看图写话 )题。这道考题出得好 ,就好在它考出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如果题目是一幅图 ,要求学生看图写话 ,学生即使写得不错 ,也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现在题目要求学生先用彩色笔画一幅画 ,实际是让学生自己考自己。如果学生照抄平时的作业 ,或把见过的画画下来呢 ?不会。一是题目两个要求的组合给限制了 ,二是动笔前老师的口头的限制。那么画怎样的一幅画来考自己 ?学生当然要选择那既熟悉又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内容了。这样学生就处于十分主…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组"口语交际"。【设计思路】本次口语交际内容的呈现形式是两幅插图。插图讲述的是:小松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如实地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将教材的两幅插图分解使用。通过第一幅图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将  相似文献   

8.
青春期的初中学生,重要的心理特点是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东西很感兴趣.科学课本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很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插图的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变得切实可行.笔者在开学第一节课都会让学生浏览整本书,粗粗从课本中寻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标题、一句话、一幅图,师生共同分享.从数据统计上可得插图居首位,原因插图的特点——直观性、趣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材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运用文本插图,并引导学生通过插图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借图激趣,借图导学,借图练说,借图促写,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翻看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上的插图,仁者见仁,编者不可能做到每一幅图让每一个教者在每一个需要的时刻,用起来得心应手,看起来赏心悦目.作为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不是去指手画脚,而是如何在挑战中前行,在智慧处拐弯,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唯我所用"的策略,精彩的插图多用,普通的选用或变通用,而出入太大的可直接弃用或反用.图是文的副产品,用图而又不拘泥于图,求物之妙,表现出事物内在的精神意气,才能变"囧图"为"通途". 一、仁智各见,解读语文插图 纵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插图117幅中,课本前彩图41幅、黑白图1幅,另有45幅课文黑白插图,还有每个专题前的小插图30幅.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人文精神的构建,以一个话题照亮一组文本,培养学生自主精神世界的成熟和完善.纵览本套教材的插图,优秀精致的多,粗糙平庸的少,有些需要配图的可惜无.质量上乘的如:必修二中《安妮日记》配有安妮生活照,图片中的小女孩温婉娴静,端坐在书桌前,手执一笔,身后窗台上放置有一苍翠的盆景,这幅图静谧祥和,和课文的凄厉血腥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1.
熟悉小学语文教材的老师都知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图色彩鲜艳,形象具体,且富有童趣,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插图是一朵鲜艳芬芳的花朵,不能让它夹在书中干枯。"由此可见,恰当使用文中的插图,发挥其直观、形象、色彩明丽的特点,来组织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用活教材中这些丰富的插图资源,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12.
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往往兴趣索然,感到没什么可写.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尝试了剪贴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激发兴趣,学会方法.低年级学生喜欢看连环画,经常几个人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把图上的内容讲出来.我就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写连环画.(即为图画写说明),开始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幅图,自由讲,自由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写好后交给老师批阅.接着,也为了使学生们齐步并进,我用了中年级的一幅挂图《送水》,先让学生们讨论,“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旁边还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看了这幅图有什么想法.”让学生畅所欲  相似文献   

13.
黑板上挂出了两幅图:图一是小白兔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堆蛋;图三是小白兔把鸡蛋送还给母鸡.在图一与图三之间留下了一块空白.教师通过提问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理出故事的起因和结果.然后,在两图之间的空白处贴上小男孩作思索状的插图(即图二上部分).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结合学过的课文  相似文献   

14.
讲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书面作业,让学生解读文本中的一幅插图《孔子讲学图》。我想,通过对插图的解读,可以让学生神入历史(historical empathy),以便更好地理解孔子的儒家思想和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15.
插图是历史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历史课本下册共有插图47幅(不包括地图),其中人物肖像图10幅,实物图9幅,场面图28幅(包括彩图9幅)。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功用,适时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这些插图,就能使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如插图《邓世昌》,威武的画像,展现了他不畏外国侵略者的强暴,带领全体将士,浴血奋战的爱国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在二年级下册结合语文要素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安排“讲”的训练,如在《开满鲜花的小路》这一课中,就通过泡泡图“我能借助插图讲讲这个故事”提示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这个支架来讲故事。虽然二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曾经借助多幅图画讲过故事,但是这篇课文中只有一幅图片,学生借助单幅图讲故事难度就比以前高了许多,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巧借插图支架讲好故事。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地小学生普遍存在害怕作文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对低年级学生说写训练不够重视。学生写话兴趣不高,普遍认为写话是"苦差事",害怕写话,厌倦写话。针对现状,我摸索出低年级学生说写训练的生态新途径。一、拥有童心,用学生的眼光看文本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我有意识地充分挖掘教材中有趣的材料,引导学生大胆说话。具体做法如下:利用课本插图,将读图与说图相互渗透。低年级语文课文中配有大量插图,这些彩色插图新颖活  相似文献   

18.
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与老教材相比,它减少了繁杂的理论叙述,增加了生动形象的彩色插图。文字少,图画多,这在视觉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更符合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众多的插图,体现了新教材的特色和魅力。初一地理下册第一章“认识大洲”共有彩色插图46幅,可分为景观图、分布图、原理图、统计图等,大多色彩鲜明,赏心悦目,并且安排恰当。每一幅图都隐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在图的旁边大多说明了需要在图上读取的内容或设置了若干道思考题,让学生知道如何读图,进而掌握有关读图的技巧。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记图、用图,既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又找到了学好地理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四季     
《四季》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共有4节文字和与之相对应的4幅插图。通过图和文,介绍了4季中每个季节的主要特点。课文图文并茂,文字浅显生动,富有童趣,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教学本课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借助插图,导入新课 本课有4幅插图,通过对“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直观描绘,表现了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主要特点。学生通过看图,就能大致了解每幅图所表达的意思。可用课件出示课文的4幅插图,以“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从图上知  相似文献   

20.
《将相和》一课,有一幅插图。学生说:从书上的插图看,蔺相如根本就没挨柱子,而书上却写他“靠着柱子”,图和文不符。《景阳冈》一课的插图,也有学生提出异议:课文上说,“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可图上明明画的是武松揪住大虫的顶花皮。教师被问住了。事先没有考虑到插图上的什么问题呀!更遗憾的是,听了学生的质疑,教师也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