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学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把了解不同群体的文化定为自己的最终目标的过程语源学是研究语言中词的来源的一门学科。本文用实例论证古代维吾尔语中“tapughqi”一词的词源并提议将此词作为汉语“国家公务员”一语的维吾尔语对译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教法”词目后附的英文是“teaching method”,在《教育大辞典》中,“教法学”词目后附的英文也是“teach-ing method”。这种同词两译的现象,说明人们对“教法”一词的理解存在分歧。“教法”作为教学理论的一个常用术语,在我国是与学科教学理论密切关联着的。诸如“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等等。其使用范围往往限定在学科教学理论领域,含义非常明确,即指各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各种具体的教授方式。在西方教育理论中,英文Teaching methods这一术语的基本含义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讲解教材和组织活动内容的一般程序”,与我国教学理论中“教法”这一术语的含义是完全合辙的。因此,将Teachingmethod作为“教法”的对应词是正确的,而将其作为“教学法”的对应词则是不恰当的。另外,中外教学理论中对“教学方法”(英文  相似文献   

3.
说“靦覥”     
“靦觍”(mian tian)是个表示害羞的联绵词,又可写做“靦腆”或“腼腆”。作为联绵词,一般都具有两个特点,也可称为联绵词的两个共性:一是两字联缀成义,分开无意义;一是一词同音见义,书写多异文。但这个联绵词说来有点特殊,它既有一般联绵词的共性,又有它自己的个性。说共性,是因为它有上述三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相似文献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words:”作为标识。  相似文献   

5.
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8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以与正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要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关键词前以“keywords:”作为标识。  相似文献   

6.
一、个性心理概念研究的意义个性是一个社会范畴,是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学科视野不同,对个性概念的解释和研究的侧重面也不同。西方心理学界对个性的研究,有社会学观点(视野)的个性理论、生物学观点的个性理论和心理学观点的个性理论。本文主要是研究个性的心理概念。我国心理学的著述对“个性”一词往往与“人格”混用,对这两个词的解释也不一致。这表明我国个性心理学研究的薄弱及“拿来主义”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解放前,对 personalit一词的翻译采用日文的用法,用“人格”一词。解放后,我国心理学学习苏联,俄文  相似文献   

7.
论“时”字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一词与一般名词在语法特点上不同,与时间名词也相异。“时”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也有不同的用法。它由时间名词转化为表时间的后置词又进一步语法化为复句关联标志。“时”的语法化是一个由章法到句法的变化。表时间范畴的词和表方位范畴的词一样容易向其他认知域转化。  相似文献   

8.
论“时”字的语法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一词与一般名词在语法特点上不同,与时间名词也相异。“时”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也有不同的用法。它由时间名词转化为表时间的后置词又进一步语法化为复句关联标志。“时”的语法化是一个由章法到句法的变化。表时间范畴的词和表方位范畴的词一样容易向其他认知城转化。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里,字和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字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不是一个词。由于字和词的区别,于是也就有字典和词典的区别。然而中国古代讲形、音、义的辞书,其中不少既解释单字、也解释复词,实际上“字”与“词”的概念没有确分。直到清代《康熙字典》始采用“字典”之名,到了近代又出现了“词典”这一名词,“字典”和“词典”才相对地有了界限。我国现代的字典,有时也兼收语词;词典一般也以单字的词头,“字”、“词”之间,仍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是各自的  相似文献   

10.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动导向一词源自德文Hand:Lungsorientierung,它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