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与困惑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这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陶先生最珍爱孩子,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崇尚创造、勇于开拓,是我国创造教育的伟大先驱。他研究总结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今的  相似文献   

2.
贲友林 《福建教育》2007,(2):48-50,64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先生的这首诗我们多数人耳熟能详。但我们眼中的小学生,往往都被视作“小小孩”。有位教育评论家曾这样描述中国传统教育:“在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恰恰被颠了个儿,站着的先生始终占据着至尊地位,  相似文献   

3.
今天杨老师问:"你们喜欢做大人还是小孩?"小胖说:"当大人好,因为大人可以教育小孩。"小耗子说:"做小孩好,因为小孩一天到晚无忧无虑,而大人要挣钱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4.
创造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无数事实都已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这就无疑告诉我们,教育的重任和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我们的教育必须要培养出头脑应当更灵活、更机敏的学生。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代中央苏区在小学教育已开始创造教育,延安时期更在大专院校及中小学全面推行创造教育,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伟大创举。徐特立是革命根据教育工作的主要领导者,他一贯坂对因循守旧,崇尚创造精神,在革命根据地对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的改革。徐老倡导创造教育,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他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和积极实践者。  相似文献   

6.
<正>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伟大教育实践的结果。他坚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别出心裁"实力的教育。我国正处在崇尚创新、不断创新的伟大时代,学生应学会将创新知识转化为生产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主动运用创新转化的成果。因此,他们需要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专业教育和训练,不  相似文献   

7.
一、以音乐陶冶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育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透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小孩都提升到拥有一颡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到极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高尚的人格。音乐教育的作用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8.
闻中秋 《海南教育》2014,(20):32-32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创造的教育思想是他创造性地培养人才的实践经验总结,其创造的教育实践更是贯穿于他整个教育活动之中。20世纪4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将"创造"看作人生的真谛,把培养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创造意识既是治国思想的集中体现,又是治国策略的核心内容。面对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从时代转换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中国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未来走向,邓小平的创造意识为我们发展新世纪的创造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勇于创新,大胆改革,突破了沿袭了几十年的旧体制、旧模式,扭转了人们业已习惯了的旧思想、旧观念,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国内外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实验,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活动,也是邓小平创造意识的伟大体现。…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在反对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斗争中,在根据中国国情创建新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创造教育思想,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做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炳惠 《母婴世界》2011,(10):18-19
卢梭说:“不是要教小孩学科学,而是要培养小孩对科学产生兴趣。”预期强迫教学.不如让孩子可以自动自发地学,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总结出很多的经典教育理念和方法,创造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他将我国的传统教育和国外的教育理念进行融合,经过实践逐渐形成现如今的创造教育理念,为我国的创造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得到重视.文章分析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应该是一种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诠释。它可以使学生中的悲观者自强,后进者上进,自卑者看到希望,在学生心灵深处绽放出灿烂的花朵。智慧的师爱要学会宽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相似文献   

14.
吴莹瑛 《教师》2015,(1):71
常听人问我:"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是不是很辛苦,吃喝拉撒样样都要你们管吧!"我们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小孩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并以此来驳斥上述观点。作为一名幼儿园大班的老师,我深知千万不能小看班上的这帮孩子,因为在思想上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诸多见解和判断是非的能力,生活中他们也已初步具有独立和自理的能力。于是,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把孩子们的能力运用起来,  相似文献   

15.
继承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深入解放和培养幼儿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我国幼儿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先喊出了儿童创造教育的宣言,创立了儿童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教界对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曾进行过广泛探索,儿童创造教育的旋律开始在学前教育阶段奏响。90年代,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对幼儿实施的创造教育。人们已经认识到,创造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长期系统工程,须从幼儿阶段抓起。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奠基,是21世纪对学前教育的召唤。一、幼儿拥有极大的创造潜能作为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陶行知先生曾经呐喊:“人人是创造之人”。他指出,…  相似文献   

16.
赵燕 《家教世界》2013,(2):13-14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思想并强调其重要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生活和学习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身心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创造潜能,是其想象力其最为活跃的一个时期,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知识性的教育固然有一定意义,然而更需要的却是对他们进行思维的启发和德育工作,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并培养创造能力,这也是幼儿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本文将根据幼儿教育活动开展中的具体情况浅谈"创造教育"思想的渗透,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创造能力,开展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人的创造之中,科学、哲学与艺术特别集中地反映或代表了人的智慧,尽管如此,这三个方面都难以与人所创造出来的教育相比。教育不仅催生出哲学,还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最为人类所需的。特别需要指出三点,一是人因教育而成为人,二是教育使人的继续发展成为可能,三是教育是人的其他一切创造活动的前提。因此,教育是人最伟大的创造,教育给人带来的是身内之物。  相似文献   

18.
黄权兴 《师道》2005,(3):40-40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应该是一种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诠释。它可以使学生中的自卑自强,落后上进,悲观看到希望,冷漠燃起激情,在学生心灵内开放出灿烂的花朵。没有对自己教育对象的深厚感情,而一味地说现在的学生不服“管教”。  相似文献   

19.
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基础教育中,除少数情况外,普遍存在说苗语的小孩比说汉语的小孩接受能力低,学习成绩差的状况。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有的同志认为是由于“少数民族儿童母语的形成定性及思维特点”①造成。本文以一个苗族乡的学前教育为例,谈谈说苗语的小孩接受能力低,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旨在走出认识的误区,注重抓紧抓好少数民族儿童学前普通话教育,早期开发智力,这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的一条改革、前进之路。一、也谈儿童母语的形成定性及思维特点问题在说这个问题时,有必要重复一下语言和思维的问题。不同的民族…  相似文献   

20.
一、习惯的重要性 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中外教育家十分重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