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望 《华章》2011,(27)
1949年到1952年,中国刚从内战的阴影中走出来,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国内局势得到明显改善.1953年,中国、朝鲜与美国签订停战协定,结束了朝鲜战争.中国的周边环境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同一时期,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和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展示了和平与友好的国际形象,许多曾经敌视新中国的亚洲和非洲国家慢慢地开始接近中国,他们中的一些还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之后不久,中国进入大跃进时期,大跃进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尽管时间并不很长,但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公在"大跃进"的三年时间里,中国科技运动从"大跃进"初期的准备、号召与动员,再到后来各行各业百舸争流的热火朝天态势和跃进浪潮的迭起,经历了科技"大跃进"的特殊时期。然而,在"大跃进"赶超思想的影响下,科技"大跃进"既谱写了中国科技运动史的新篇章,为后来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铺垫了基石之路,也表现出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鲜明时代印记,无形为后来中国科技事业的顺利发展戴上了"大跃进"的"紧箍咒"。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时期的深翻土地运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4年河南省长葛县创造的能够使粮食增产的方法——适当深翻土地,在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被毛泽东称为一大“发明”。深翻土地由于受到毛泽东的如此高度称赞而得到大力宣传,以至于在全国推广。全国各地纷纷到长葛县参观学习,土壤专家也到长葛县搞调查研究。农业部还于1958年7月在长葛县召开深翻土地的现场会。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翻和改良土壤的指示》。不久,深翻土地形成了席卷全国的运动,翻地的深度愈来愈深,有的甚至深达四五尺。深翻土地运动中,各地都搞政治挂帅,大兵团作战,全国投入了无法统计的劳动力,日夜在田地里搞深翻。这是“大跃进”时期极“左”做法的一个实例。尽管当时有科学家的所谓“科学论证”,但事实表明,这是不讲科学、脱离实际的蛮干,只会劳民伤财。随着“大跃进”造成的饥荒的蔓延,中央无暇顾及,地方无力深翻,曾经轰轰烈烈的深翻土地运动也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4.
"大跃进"时期,我国新美术运动应运而生,各画种百花齐放。从这些艺术团体、艺术家的反应和艺术作品的变化,既可以看到这是新中国美术开始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也同时显现出发展过程中的某种不平衡、不成熟的弊端和意识形态艺术的痼疾。  相似文献   

5.
在1958-1960年的卫生大跃进中,1958年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顶峰。此后,随着形势的发展,爱国卫生运动出现了很大的起伏。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趋向低潮,并在低潮中徘徊。1960年上半年,爱国卫生运动走出低潮,出现了短暂的回升,但与1958年相比,则远不能及。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时期,广东省大力开展“劳卫制”,先后经历了全面推行、深入发展、形成高潮、转入低谷四个阶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对“大跃进”时期广东省的“劳卫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新时期各项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跃进”运动与中苏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跃进”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苏关系的演变对“大跃进”运动的发生有较明显的影响,表现在:首先,认识到苏联经验的缺陷,试图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党和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的根本动因,其次,苏联的赶超战略对中国“大跃进”运动的发动起了激励作用。再次,中苏矛盾的加剧对“大跃进”运动的发动及其进程起了刺激作用,同时,“大跃进”运动也对中苏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跃进"是脱离科学轨道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它的根本源泉和动力,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其本质内涵,是幻想摆脱客观规律,单凭主观意志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冒进;基本形式是大搞违背建设规律和群众路线的群众运动。后果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从酝酿发动大跃进起,到终止大跃进,其风险意识始终未放弃过,这些风险意识是随着大跃进的过程而不断得到加强的。毛泽东为抵御大跃进的风险,从一开始提出要一年抓四次,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逐步发展到要遵循综合平衡的原则;在实践上,为抵御风险,毛泽东频繁地举行会议与视察各地;在措施上,提出了中央和地方要设立三本账的主张。毛泽东抵御风险的意识被落实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制定上,有些内容在当年纠“左”的实践中已经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有些内容则为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何红玲 《红领巾》2004,(1):146-149
“大跃进“时期,党中央关于“15年普及高等教育“、“三结合、六并举“等一系列教育思想,一方面促进了成人高等教育事业数量规模方面的“大跃进“,另一方面,也使刚刚形成的成人高等教育制度受到极大中击,导致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严重下降.它告诫我们:现代教育既不是纯政治的活动,也不是纯经济的活动,而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稳步快速发展并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服务的前提是合理的“规范化“制度运作.当前,我们引进市场机制以高速发展教育事业时,必须首先兼顾新时代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做好教育科学规划和教育法制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学术研究现状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博德里亚所说的“内爆”,即纯形式内部的“增殖”、膨胀,是统计数字上的“大跃进”,可以说几乎是当年大跃进运动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学术版重演。原因大致有三个:一可谓是“穷国学术政治”。是急于发展的赶超意识所致。二是历史上不断出现的全民动员模式、大跃进模式的老调重弹,遗韵回响,或曰旧病复发所致。三是受西方社会的“官僚体系”、工具理性、技术意识形态、数理计算模式的影响所致。其结果诱发学术犯罪、学术腐败,引导学术吸毒、学术卖淫,逼学术之良为学术之娼。我们已经到了应该大声疾呼:救救学术的时候了!因为已事关学术的存亡与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2.
理想主义的毛泽东以拯救天下为己任,怀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一个建造空前未有的新社会、新生活和新人格的梦想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些理想化的观点,做出了一些脱离实际的决策。本试从理想主义这一角度来分析大跃进发生的思想动机和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3.
大跃进中新闻报道失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嗅进中的新闻失实,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概言之,1957年的反右斗争造成的社会政治气候为新闻界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嗅进在发 出现的争热以及左的倾向的强势地位,给担负着宣传大跃进这一巨大政治任务的新闻界造成了具大的政治压力;渴望出现奇迹的全民族包括新闻界缺乏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轻信杜撰出来的奇迹。  相似文献   

14.
“大跃进”时期生态环境问题论析——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跃进"运动中,河北省盲目修建的众多水库潜伏下一系列环境问题。过量开采地下水,过度深翻土地,使农业环境趋于恶化;捕杀麻雀导致生物链在一定程度上断裂;"大炼钢铁"运动造成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林木资源的滥砍滥伐;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埋下污染隐患。"左"的指导方针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也恶化了生态环境。重近利,失远谋;重生产开发,轻环境保护,这种短视行为带来长期性、累积性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的“大跃进”运动,到1960年底已经陷入困境,急需进行根本性的政策调整。中共中央“十二条”的出台,引发了中共江苏省委三届十三次会议的召开。由于省委主要领导思想清醒、方向明确,会议充分发扬民主,彻底揭发了“大跃进”的“左”倾错误,开始了政策调整的进程,成为江苏省“大跃进”运动的重要转折.这次会议无论在江苏党的历史上,还是在全党的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是毛泽东为了反"反冒进"而发动的全国性群众运动,在运动中"斗争哲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斗争哲学"在大跃进运动中集中表现为"不断革命论"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所谓"两条路线的斗争"。"斗争哲学"的广泛应用,使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呈现出两极性和简单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