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纽约客》是美国出版界一本富于传奇性的杂志,它立足纽约,放眼世界,既有美国大都市的独特风格,又以强烈的人文性和讽刺性使其在西方文化界占据一席之地。谈到这本杂志的出现,就不得不说起它的首任主编哈罗德·罗斯,正是他凭借特殊的个人经历和独具慧眼为美国文化开创了这本不同寻常的杂志。本文将介绍这位出版界奇才与这本杂志的故事。初露锋芒罗斯于1892年出生于科罗拉多州阿斯本市的一个苏格兰-爱尔兰移民家庭,父亲乔治·罗斯是一名银矿矿工,母亲爱达是一名小学教师。罗斯8岁的时候,由  相似文献   

2.
正值纪念伟大的音乐天才聂耳先生逝世70周年之际.我们无不为云南之山,滇中之地。能诞生这样的一个音乐天才而倍感骄傲和自豪,同时,从骄傲和自豪中为其天才的早逝而顿生哀惋之情。  相似文献   

3.
尤金·奥尼尔,193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其成名作便是创作于1918年的《天边外》。这部戏剧虽然是一部现代主义作品,但其字面意义却是非常的清晰,因此很容易概括出它的故事情节,因此,不妨尝试一回“裸读”——不借助任何文献资料,只凭借自己的直觉和阅历来理解这部作品,于是,读者很容易从戏剧中发现“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警示。  相似文献   

4.
正毫无疑问,达·芬奇是一位人类历史上的天才。当人们评论达·芬奇的天才时,一位学者说:"达·芬奇像一个在黑夜中醒得太早的人,这时其他人都还在酣睡呢!"1910年,弗洛伊德研究了这位历史上的天才人物,出版了《达·芬奇的童年回忆》一书,为人们开拓了一个艺术品鉴的新视角。弗洛伊德一直对达·芬奇感兴趣。这位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拿起精神分析的手术刀,对达·芬奇的艺术天才和对完美的追求进行了精确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当青春片着眼于恋爱和堕胎,泛滥于脸谱化的多愁善感,也就走到了它的反面,开始跟风偷懒、追随流量而走进死胡同。如何开掘出新角度和新形象,展现青春的多姿多彩,就成了角逐市场的考量之一。近期,来自泰国的《天才枪手》就显示了这种探索,以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弊为题材,探讨这一学生时期的潜规则。明知是错,但还会犯,由于作弊暗合了侥幸、刺激的心理,挑战了成人制定的秩  相似文献   

6.
《寻根》2016,(3)
正徐志摩于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作为其学生的赵家璧不胜悲痛。为了表达对恩师的纪念,整理出版他的作品自然是最好的表达方式。通过赵家璧之手,徐志摩的《爱眉小札》在十余年时间里竟然推出了五种不同的版本。1936年是徐志摩诞辰40周年,赵家璧决心为恩师举办一纪  相似文献   

7.
正在观看舞剧的年轻男护士贝尼诺发现坐在身旁的男观众流下了热泪,那是作家马克。8个月后,马克的女友——职业斗牛士莉迪亚在一次表演中受伤失去知觉。在医院里,马克与贝尼诺再次相遇并成为朋友。贝尼诺在医院里照料另一位植物般昏睡不醒的女子——他一直暗恋的舞者阿莉西亚。每当马克经过阿莉西亚病房时,都会看到贝尼诺对阿莉西亚喃喃地诉说着什么。阿莉西亚被发现已经怀孕,贝尼诺因此被监禁。莉迪亚死了。贝尼诺因忍受不了与心爱的人分别而自杀。阿莉西亚醒来了。另一次舞蹈表演,两个活下来的人相遇了。阿莉西亚亲切而疑惑的表情似乎表明…  相似文献   

8.
爱魂与情鬼──《死后》与《牡丹亭》比较谈赵秋长,赵建国1598年汤显祖在他的传奇《牡丹亭》的作者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1882年,与中国毗邻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似乎与汤显...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单独面对这个世界时 ,都是弱小的 ,无力的 ,无奈的 ,实际的 ,卑微的 ,肉体的生存的需要耗尽了人的大部分能量与智慧 ,也耗尽了大部分人的能量与智慧。能从基于生存需要的层面上超脱出来打量人栖身其中的世界的不是一般的芸芸众生 ,而是天才 ,是满怀诗意的天才 ,他们用文学的、审美的、超功利的眼光凝眸这个世界。王国维就是这样的天才。他一生的重要著作《〈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折射出这位天才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和这个世界的诗意凝眸。《〈红楼梦〉评论》的哲学思想王国维在写《〈红楼梦〉评论》时 ,其心态是基于忧世的忧…  相似文献   

10.
韩国著名导演奉俊吴执导的影片《母亲》在荣获第14届釜山电影节(2009)评论学会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后,又获得第30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作品奖,代表韩国电影人选第82届奥斯卡电影节外国影片单元,还在2010年3月获得第四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奖。电影描写了一位母亲为拯救涉嫌杀人的儿子,百般努力,在寻找真凶的过程中,无意中揭开了小镇不可告人的秘密,母亲自己也坠人命运的无底深渊。  相似文献   

11.
王薇 《世界文化》2006,(11):41-42
一、《论语》与《圣经》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之核心——仁爱《论语》和《圣经》分别是东西方文化中的两个经典文本,它们对人类文明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中国,有“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之说,这高度概括了《论语》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西方,《圣经》是基督教的圣书,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有“惟一的书”和“书中之书”的称号,从世界文化史上看,一千多年来没有第二部书能够像它那样对西方文化产生过那么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占据中西文化中心位置的《论语》和《圣经》,他们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也有相似之处。《论语》是孔…  相似文献   

12.
张艺谋的电影新作《我的父亲母亲》是一部抒情散文式的影片,既没有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许多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父亲因心脏病淬发死在县城医院里,母亲决不允许村长用拖拉机把父亲的遗体运回故里,固执地要用十八人抬的棺材把父亲送回老家。为什么?只因为40多年前,年轻的父亲正是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走向山村,走进母亲情窦初开的心房。于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在一幅幅流金溢彩的乡村画卷中,影片的女主人公——一位纯朴、美丽而又内秀的山村姑娘,为着追求一见钟情的白马王子——一位从县城来到山村执教的青年教师,演…  相似文献   

13.
生与死、灵与肉、爱与欲的矛盾和悖论,是穆旦爱情诗歌代表作《诗八首》中深入剖析的主题。这一组诗集中表达了穆旦对爱情悲剧最全面最深刻的体悟,并以其冷酷的光芒在穆旦诗歌的夜空里灼灼闪耀。事实上,它传达的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谓的"爱的颂歌",而是悲剧命运之交响,是爱情迷梦的终结。不过,在解构了爱的神话的同时,它也给读者照亮了梦醒之后的超越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一见钟情"这个词具有喜爱和专注两层含义。对于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来说他和古书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以"爱"为名,并以其实际行动将对古书的专注和喜爱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本书在普及古书知识的同时,兼具一定的学术思考。作者自嘲"好书如好色",殊不知古书也乐"芷兰斋"。该书以一篇讲稿、数篇得书记、一篇专访组成。无论是讲稿中对古书拍卖行情、刊刻版本、  相似文献   

15.
公元1年左右,奥维德出版了《爱经》,向人们传授爱情的艺术。《爱经》分为三卷,第一卷旨在告诉男人如何获得爱情;第二卷是要告诉男人如何保持爱情;第三卷则是告诉女人如何追求爱情。为了增加书的知名度和发行量,奥维德还亲自撰写了广告词:假如有谁还不懂得怎样谈恋爱,那就读一读这本书吧,书还没有读完,他就懂得如何去爱了。  相似文献   

16.
王旭峰 《世界文化》2005,(11):30-31
《苍蝇》是萨特根据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特斯》改编而成的一部存在主义经典戏剧.埃癸斯忒斯与阿伽门农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串通谋杀了阿尔戈斯王阿伽门农并僭居他的皇位达15年之久.阿伽门农和克吕泰涅斯特拉的女儿厄勒克特拉被贬为女仆,而他们的儿子俄瑞斯特斯则被一位外乡人救走,并抚养成人.多年后,心无怨毒的俄瑞斯特斯回到阿尔戈斯城,在见到了充满仇恨的妹妹厄勒克特拉之后,俄瑞斯特斯拒绝了朱庇特的劝告,决心复仇,并在杀死了埃癸斯忒斯与克吕泰涅斯特拉之后勇敢地承担起复仇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相似文献   

17.
18.
张旗 《华夏文化》2003,(1):32-34
《西游记》在四大古典名著中 ,较少涉及意识形态。它以故事情节连贯完整 ,想象丰富 ,突出的娱乐性 ,成为老少咸宜的优秀作品。但《西游记》不只是以情节取胜 ,它也表现出相当高的政治智慧 ,这方面的价值往往隐藏在故事情节不能完全照顾到的地方 ,容易为读者所忽视。《西游记》展示了这样一个秩序世界 :它以仙界———人间为基本格局 ,介于仙、人之间的是一个边缘地带 :妖界。仙界秩序由两部分组成 ,以“道”为主的天庭和以“佛”为主的“灵山”。从后来唐僧取经的具体过程来看 ,“佛”的法力造诣似乎要高于“道” ,但是由于“佛”以“寂灭成…  相似文献   

19.
<正>《老师与流浪猫》(2015)是一部温暖的治愈系电影,影片以幽静秀丽的日本小镇为背景,以"寻猫"为叙事主线,讲述了一则有关动物、人与爱的寓言。影片改编自木附千晶的小说《迷路猫咪:地域猫与商店街再生物语》,故事灵感来源于琦玉县的流浪猫失踪事件。影片里,一只失踪的三色小猫咪使原本鲜有交集的居民走到了一起,在寻猫的过程中,大家逐渐体会到关怀、责任与爱,并收获了人格  相似文献   

20.
齐园 《世界文化》2002,(2):11-12
相信,许多人都是在199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后才知道了《铁皮鼓》,进而才开始关注君特·格拉斯。作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君特·格拉斯也许应该为这份殊荣晚来了四十年而感到幸福。不管什么原因,结局告诉我们:和着世纪末的钟声,奥斯卡的铁皮鼓敲得格外有力度,也格外发人深省。那既是向这个“饱受摧残的世界告别,向受伤的生物告别,向我们和我们的心灵告别”的一曲落幕悲歌,又是新世纪来临前的一首震撼人心的序曲。《铁皮鼓》创作于1958年,历经战争洗劫的德国和德国文学给予了作家最富时代感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