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新 《中学生物学》2012,28(9):18+60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在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主动建构发展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相似文献   

2.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驶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意识  相似文献   

3.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内涵所谓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由此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意识即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惑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产生了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良性循环状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下面谈谈本人在课堂提问方法方面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5.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相似文献   

6.
何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上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碰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0.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疑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逐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在  相似文献   

13.
<正>在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让我们问出一个个为什么,让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未知的领域。那么何谓"问题意识"呢?笼统地说是指一个人提出怀疑、反思、批评的思维方式。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实际问题或现有理论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  相似文献   

14.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胡韵 《现代教学》2013,(3):57-58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历史问题”中,使学生感知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疑难等,产生出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并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那么,教师应怎样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困惑、探究、以期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困惑、探究、以期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害怕失败思维心理增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