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找出中国女篮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女篮重振雄风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灰色关联分析为主的方法对中国女子篮球队和主要对手的攻防指教进行量化评价,研究显示:中国女篮返回世界4强还任重道远;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中国女篮胜负的主要影响因素;抢断技术能力有所欠缺,重点改进遇弱则强、遇强则弱的窘境;进攻篮板层面中国女篮表现较为突出,队员敢于积极拼抢篮板球但与强大内线对手则凸显进攻篮板实力稍差。中国女篮由于宣身整体攻防实力稍差带来较多被侵犯次数。中国女篮系列赛场均投中数变化错综复杂,防守篮板整体高低与球队实力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国女子篮球队以亚洲霸主自居,但在奥运会最好成绩是亚军,而2012年伦敦奥运会战绩高开低走,以最终排名第六而收官奥运会。为了找出中国女篮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女篮重振雄风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显示:中国队在本届奥运会比赛中得分能力不强与对手实力有较大的相关性,具体表现:遇强不强、遇弱较强;进攻篮板仍是中国女篮能否跻身世界女篮4强的瓶颈;中国女篮的场均助攻受对手实力影响;中国队防守篮板实力自身基础较差;其中抢断能力提高要表现在区域防守的伸缩性、防守针对性和有效性、进攻流畅性和合理性、队员体能储备和阵容合理搭配等方面;封盖意识、时机、身体控制能力等仍需加强;中国女篮控制自身犯规次数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吕叔湘先生1987年有一篇文章<说"胜"和"败">,提到1984年5月13日的<光明日报>和<北京日报>报道了同一则新闻,用的标题分别是:"中国女篮大败南朝鲜队""中国女篮大胜南朝鲜队".两个标题一个意思,如果消去相同的字眼,则"大胜"="大败".  相似文献   

4.
王祺  闫朝俊 《教师》2010,(2):114-114
本文主要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我国女篮在第十五届世锦赛的六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找出中国女篮在技战术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女篮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篮曾在世界篮坛辉煌一时,先后夺得过1992年奥运会和1994年世界锦标赛亚军,但这些年却连遭重创,继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名列第九后,去年丢掉亚洲锦标赛桂冠,今年又在世界锦标赛中被挤到第十二位,成绩不及获第七名的日本队,仅比参赛阵容不整、名列第十三的韩国队稍好些,在世界和亚洲都处于从未有过的尴尬。这种尴尬并非偶然,它反映了当今中国女篮的实力在下降,暴露了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才匮乏、青黄不接。这个问题实际上在1994年就开始暴露,不过当时被中锋郑海霞状态回升\中国女篮夺得第一个世…  相似文献   

6.
通过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全队和个人技术统计,针对中国队的表现,结合与世界一些强队之比较,得出中国女篮在技战术、体能、心理和临场应变等方面与欧美强队(包括一些实力相当的欧洲、澳洲球队)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韦李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4):112-113,119
通过对中国女篮备战世锦赛的两站共十场热身赛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女篮要成为世界级的球队,在诸多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如:放弃快攻强拼篮下,投篮命中率低,篮板球争夺无力,队伍发挥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女篮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2分球、3分球、快攻、内、外线进攻能力、前场篮板球、助攻、进攻失误、二次机会得分的优势和不足。通过研究分析,归纳出中国女篮的进攻能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葳蔓 《职业技术》2005,(8):30-33
在高人如林的内线,身高不到1.80米的苗立杰常被高大中锋们包夹得无踪无影,但用不了多久,她又会像出水蛟龙般冒出头来,在一片纷乱中把球稳稳送入篮筐,让人又好生欣慰.作为中国女篮国家队三年的队长、WCBA的得分王、亚锦赛的MVP(最有价值球员)和中国女篮中惟一可以像男篮队员一样急停跳投的队员,苗立杰一直是龙江人的骄傲,被大家亲热地称为苗苗.苗苗现在又和队友隋菲菲一起到美国去参加了WNBA,成为中国女篮继郑海霞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队友.苗立杰跟本刊记者是老朋友了,跟她的采访聊天有很多次,但本刊记者最难忘的却有三次,这三次对她的专访让记者见到了一个最真实的苗立杰.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统计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篮比赛失利的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中国女篮在助攻数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抢断数据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运动员平均年龄较轻,身高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力量相对较差,对抗能力较弱;心理素质和对节奏的掌控、自我调节能力相对比较差,积极主动性不高;个人补、协防意识和技术较差,整体防守的积极主动性、攻击性不强.  相似文献   

11.
从篮球运动的发展来看,篮球比赛时问规则经过多次演变,推动篮球技战术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篮球时间规则和篮球技战术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时间规则演变促进了篮球技术、战术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攻守转换速度,以适应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客观需求,为提高我国竞技篮球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篮球文化的内涵作了具体分析以及对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缺失现象进行了反思。重点阐述了篮球文化的传承问题,笔者认为对此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体育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第二,提高学生的篮球素养;第三,改革篮球课堂教学;第四,改革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以第25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与西亚强队伊朗、黎巴嫩、约旦的3场比赛技术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篮与西亚强队进行了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外线队员突破能力、得分稳定性不如西亚球队,整体进攻的战略战术刻板。建议:加强外线队员高强度对抗下的个人进攻能力,减少对内线高度的依赖;加强与欧美球队的交流以积累经验和加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第五届城市运动会男子篮球赛共计40场比赛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探讨我国男篮可持续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高水平篮球运动的艺术层面着眼,分析篮球运动真与善的内涵,并分别从形式、形象、意味三个层面揭示篮球运动独特的艺术美的内涵,从而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欣赏篮球运动美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篮球作为大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而篮球行进间运球上篮的技术动作是高师普体课篮球教学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技术,也是篮球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初学者对动作概念理解不清楚、技术动作衔接不连贯等问题,笔者在几年的篮球教学中总结了一套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篮球运动需要裁判工作,重视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篮球裁判技能是普及篮球运动的重要环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时间长,参与篮球比赛机会多,高校的这种体育环境适合培养篮球裁判员。重视裁判员的培养不仅能缓解学校各类篮球比赛裁判员不足的问题,还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篮球裁判人才。  相似文献   

18.
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国男篮实战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亚运会中国男篮半决赛对伊朗、决赛对韩国的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在经过09年天津亚锦赛的失利后,在邓华德的率领下经过世锦赛的洗礼,本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在团队凝聚力、技战术运用、攻防转换、内外线实力、球队年龄结构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但也存在内线强度不够、罚球线上疲软、心态失衡等不足.分析中国男篮的技战术特点的优势与不足,可以为中国男篮明年的亚锦赛及伦敦奥运会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篮球裁判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是评价其执裁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水平的篮球执裁水平对于推进我国篮球竞技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篮球竞技氛围,推进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针对当前我国篮球裁判员的综合素质展开了论证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其力量训练应从长远利益出发,注重其生理特点和年龄特性,合理安排力量素质训练,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主要有发展最大力量,发展速度力量,发展力量耐力,发展弹跳力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