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教育的结果是导致受教育者的心理行为发生符合目标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个体的心理品质.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以同样的方式传播同样的文化信息,有的学生很容易接受并内化,有的却拒之门外难以同化.形成了在同一个教师以同样的方式教授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学习成绩特别好,有的成绩则差.这就是个体心理品质的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解题中缺乏顽强拼搏、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的缺失,有的是来自于教师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负担的轻重,在整体客观上说,应该有一个相对的标准可言;而在个体主观上说,就显得复杂难定.同样的学习任务,有的学生认为负担很轻,但有的学生则觉得很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个体本身在智力上有差异;另一方面也因为学生在非智力方面有差异,其中包括学生主观上对学习认识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对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再把自己看作是知识权威.  相似文献   

5.
每个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中,都会发现有的学生精力充沛,态度明朗,容易激动,不知疲倦;有的学生机智敏锐,活泼好动,善于交际,兴趣易变;有的学生冷静持重,反应迟缓,注意稳定,沉默寡言;有的学生感情脆弱,优柔寡断,谨慎细致,感受力强。这些心理品质就是一个人的气质表现。气质是存在于人身上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正从相对的儿童心理品质特征向青少年的品质特征转化。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决定着学生是否养成并掌握科学的思维习惯与方法,最终影响着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及认知态度和水平。在这一时期,学生将面临着诸多的变化,如心理成长中的矛盾激化:学校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的改变等。由于诸多变化和课程数量的剧增,导致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教师只有解决上述问题,才能有效帮助初一学生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7.
心理素质是人的最基本素质,重视心理品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本论文通过 课堂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中学生心理品质修养课学习现状作出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 上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提出建议:第一,从心理素质重要作用看,进行心理品 质教育不仅是一个民族适应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更是青少年学生自身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需 要。第二,从教学过程看,心理品质修养课的基本教学内容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调整、修改和完 善;开放式、活动课型是一种适合心理品质教育,利于学生体验与交流的可尝试的教学模式;心理 品质修养课的评价方式应将有限的书面测试与多样的活动成果报告结合起来,评价者也应由教师 单方扩大到学生、家长、社区等多方。第三,教师素质是提高心理品质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的基本功不仅表现在传统学科所要求的听、说、读、写.演等,不仅表现在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 运用上,而且还应当有开展面对个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相应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8.
锡钟  盛杏桃 《湖南教育》2002,(13):27-27
学生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他们智力的开发,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优秀的教师,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那么,如何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呢?发现亮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即使是后进生,总也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教师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文化课成绩差,但音体美有专长,爱好文艺活动;有的学生惰性十足,不按时完成作业,但关心同学,助人为乐;有的学生数理化成绩不好,但爱好写作,会设计和制作电脑网页。对他们思想和行为上迸发的这些亮点…  相似文献   

9.
试论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创新型教师拥有优良的心理品质以突破和超越为内涵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永恒的主题之一 ,因此 ,创新型教师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是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创新型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大影响。可以说 ,在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和具体实践创新教育的过程中 ,优良的心理品质是创新型教师坚实的内在功底。1 创新型教师的认知能力(1)创新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创新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 ,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知识准备 ,任何创新都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负担的轻重,在整体客观上说,应该有一个相对的标准可言;而在个体主观上说,就显得复杂难定。同样的学习任务,有的学生认为负担很轻,但有的学生则觉得很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个体本身在智力上有差异;另一方面也因为学生在非智力方面有差异,其中包括学生主观上对学习认识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较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学生行为的表率,要想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首先自己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教师的健康心理表现在:(1)以积极的情感鼓舞感染学生;(2)善于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有的教师上课,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有的教师上课,学生听得枯燥无味,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原因何在?作为一名教学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教师教育方式的问题,本文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研究,望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3.
心理品质在学生的成长和将来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不仅要正确认识学生外在体貌特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进入人生的每个时期,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塑造者和雕塑家。  相似文献   

14.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生理特点基础之上,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稳定的直接影响个体行为质量的心理品质。特定的职业特点和角色期待决定了教师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上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对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人格培养以及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有意识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得到改善,这一过程可以导致学生发现自己,主动争取成功。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教师对待同样的学生,其态度不尽相同,这源于个人不同的性格和思维习惯。有的人觉得“严师出高徒”,主张对学生保持师道尊严,师生之间应该有一定距离,这也许无可厚非。然而在职校,面对大多数行为规范较差,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后进生”,采用高压手段对待他们,时间一长将会激发他们惯有的逆反心理,让他们回到差—逆反—…  相似文献   

16.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生理特点基础之上,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发展的稳定的直接影响个体行为质量的心理品质。特定的职业特点和角色期待决定了教师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上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对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人格培养以及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认同与同化     
在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是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传授内容,学生被迫屈服是因为教师的权威不能容忍不同意见,这就是课堂话语霸权的一种表现,教师以强势存在的方式压迫沦为弱势群体的学生.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这种情况仍然在很多课堂存在.其实,在这样的课堂上,有的教师虽然表面上很"强势",心里还是很虚的,下课以后浑身冒凉汗.  相似文献   

18.
考试焦虑是应试者在面临考试情境时产生的一种害怕失败的紧张情绪.它是个体内部的身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就目前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直接的基本的成因来说,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因素. 一些学校利用升学率这根指挥棒把学生赶上拥挤不堪的"独木桥",结果有的担心过不去,有的害怕掉下来,时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置于心头.也有一些教师的方法失当,对成绩不良的学生采取"冷处理",或训斥,或挖苦,甚至以各种方式予以体罚.于是,在部分学生眼里,上学等于受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8,(5)
很多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遇到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或是其知识点上的缺失,而是在解题中缺乏顽强拼搏、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的缺失,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分析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下面就影响解高中数学题的心理因素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练习也可能加重学生负担.在日常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同样的练习,由于呈现和处理的方式不同,有的班级费时费力却效果不佳,有的班级兴趣盎然且收获甚丰.应该说集体备课后的练习设计,汇集了平行班教师的集体智慧,手执同样的练习设计,为什么教学的效果大相径庭?这就自然生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寻找最贴近学生的练习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