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结合香港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现状及香港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地位的特殊性,探讨香港未来的语言政策,指出:1.确立中文的官方地位具有重要意义;2.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3.应把推行简化字和汉字规范化作为长期目标;4.英语的主要语言地位应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香港社会语言使用情况的现状,并根据《基本法》的原则探讨97后香港语文政策制定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审视不同时期各大语言在政府、法律和教育三大领域扮演的角色,研究香港的语言政策如何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演变而变化.回归以前,港英政府推行"重英轻中"的语言政策,英语是声望的语言,反映了当时香港的权力建构和社会阶层等级;回归之后,尽管特区政府有意推动"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但当前政策无法完全翻转殖民时期社会权...  相似文献   

4.
香港推广普通话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消除方言隔阂,沟通各方言区人们交往的最好的交际工具,因此推广普通话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语言观念和粤方言的影响巨大,香港推普带有复杂性,在政策上需因势利导。主要是,宣传普通话的地位,增强民族认同感;确立学校为重点,抓住学生这一群体;学习他国经验,用政策去推行。  相似文献   

5.
推广普通话是香港回归祖国以后面临的崭新课题,围绕这一问题,探讨了香港语言现状及影响,以充分的论据,阐述了香港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对象、部门、内容、标准四个方面提出了香港推广普通话的步骤。  相似文献   

6.
在回归之前,“重英轻中”是香港语文教育的基本格局。回归后中文教育逐渐发展成主流,但英文等持续使用,形成了中文为主,两文三语并用的格局,适应了中港交融,“一国两制”,中国和平崛起,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7.
香港沦陷前难民境况和港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爆发后,大片国土沦丧,无数内地难民为躲避战火,纷纷拥入香港,他们的生活贫图不堪。港英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相对于汹涌如潮的难民,其作用是极其微小的。直至香港战火燃起,也没能彻底改变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香港社会语文的历史和现实着手,分析了香港形成“ 双文三语”的格局的历史原因,认为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是影响香港语文发展的两大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将对香港的语文产生影响作了预见性的分析,探讨香港语文未来的发展路向:走汉民族共同语的道路,并为决策者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加之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跨国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香港积极制定终身学习的政策措施,颁布有关终身学习的法律文件,建立终身学习的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终身学习体制,提供终身学习的技术支持,其经验值得借鉴吸收。  相似文献   

10.
以沉浸方式进行目的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独特而有效的形式,“香港—内地”关系背景下的普通话教学有利于粤方言区的香港学习者稳健地提高普通话水平。深入探讨这种方式的规律,科学建构合理的课程系统,是保证普通话沉浸式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处在不断变革之中,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时代驱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迫切需要加强国民教育;另一方面是问题驱动,完善教育制度体系,需要优化课程教材。政策变革的举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国民教育统领课程目标,助力香港青少年建立国家观念;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一体化课程设置,将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基础教育全过程;以加强行政管控力度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教材管理手段;以培养爱国爱港教师为旨归,提升教师职业使命感。构建完善的、符合教育需求的课程教材体系是香港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要实现这一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在治理方位上构建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课程教材体系,提升对课程教材的规划管理能力,发挥好社团组织的教育治理功能,优化教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香港社会语言使用情况的现状,并根据《基本法》的原则探讨97后香港语文政策制定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李永斌 《天中学刊》2010,25(5):118-120
香港回归后,遵循"一国两制"的方针,普通话得到逐步推广.文章通过对香港普通话教学的历史、政策演变和语言现状分析,探讨香港普通话教学的规范性问题,提出提高香港普通话教学规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回归前,香港政府在教育财政问题上没有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自由放任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回归后,面对高等教育的扩张,香港政府在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的制定上更加积极,加之教育资助办事处的建立,以及跨国文化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回归后香港在资助和贷款政策上制定了更为具体的措施,颁布了有关法律文件,健全完善了保障机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学习者在接受汉语普通话教学前所固有的语言状况的多元性,必然带来干扰普通话学习的语言文化背景的多元性、语用障碍的多元性等,这些因素常常是影响香港普通话教学成败的关键。对它们的认识与研究不仅于香港普通话教学方法论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也会有助于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测评标准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与内地政治经济交流沟通的日益频繁,香港中小学的普通话教学及推广工作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普通话教学大纲滞后、繁体汉字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师资严重不足、社会整体语言环境尚未完全形成等方面的不足,为此,笔者认为必须从政策支持、推广简化汉字、师资培养和社会语言环境的营造方面入手,逐步提高与内地的距离,共同迎接全球华语教育的春天.  相似文献   

17.
《世界教育信息》2004,(1):124-124
八大院校毕业生联合调查中,毕业生就大学教育对事业发展效用评分。结果发现中文及普通话技能训练的评分最低。若以10为满分,大学的中文教育仅得4.19分,属最差及唯一“不及格”的项目。至于得分最高的则是资讯科技应用,学生认为训练效用达7.19分。  相似文献   

18.
参与式公民学习——香港公民教育政策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过渡时期开始,港府公民教育政策中就开始渗透参与式公民学习的理念.回归祖国之后,"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关心社会"的公民精神成为公民教育政策的灵魂.进入新世纪以来,港府通过资助大学开展公民教育计划、推进义工服务等方式来践行公民学习的理念.参与式公民学习对公民教育的意义表现在智性的理解、公民参与能力、公民态度和直接的公民参与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国松 《现代语文》2005,(11):95-97
近年来,香港语文教育界传播着"用普通话教中文"的声音.有人主张用普通话教中文,认为这是解决目前香港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法宝,有助于提升香港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人认为这不仅无助于解决学生的语文问题,反而是人为地设置障碍,迫使师生运用一种双方都不熟练的语言,最终只会收到得不偿失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早期普通话在香港的定位是进行早期普通话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黎欧阳汝颖(1997)认为“普通话对香港人来说,既不是第一语言(母语)又不是第二语言(外语),而是界乎其中的第一个半语言”。香港在本质上是一个广州话的社会和社区(何国祥,2005),幼儿的母语为粤语。普通话与粤语都是现代汉语,属于同源异流的关系(方小燕.2003).语音和口语表达方式是主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