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鹊华秋色图》是元代赵孟頫的代表作品,此图采用了平远的构图,表达他追求平淡天真的内心世界;其画法采用书法入画,体现了他提倡“书画同源”的艺术思想;他巧妙地结合了水墨与青绿山水的用色,来突出“秋色”的主题,整幅作品意境旷远辽阔,简秀潇洒,疏空隽朗。开创了清新典雅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常赞叹:“秋色如画!”“如画秋色!”那意思是说,秋色美,画亦美,秋色与画同样美。读竣青同志的著名散文《秋色赋》,感到它比艳丽的自然秋景和彩绘的秋色图更要美,因为其中有时代的号音、思想的光芒、感情的潮水、高尚的人格和艺术魅力。这些,在一般自然景物中,在寻常五彩画幅前,是领略不到的。作者在文末已经注明:“一九六二年国庆节次日写于威海市”。当时,正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隆重召开,举国欢呼胜利、乘胜前进的时候,作者通过对祖国丰收景象的描写,满腔热情地讴歌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和改天换地的生产干劲,表达了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今天这个时代无比热爱的感情。读着这样的散文,令人心旷神怡,满  相似文献   

3.
司空图的“辨味”说,就是要在“咸酸之外”求得诗的“醇美”。要做到这样,他又提出“思与境偕”的命题。这一诗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源远流长,司空图只是个集大成者,不是始作俑者。前代和当代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对他的影响,是外因;他的心灵历程,生活情趣、佛禅思想等,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卢竹娥 《河北教育》2005,(20):45-45
秋天百花凋零,这时节,却是菊花的盛时了。菊花的花色繁多,在古代诗歌中,对各种各样的菊花几乎都有描写。如唐骆宾王诗:“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写的是黄菊;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写的是紫色和黄色的菊花;宋魏野诗:“浓露繁霜著似无”,写的是白菊;元谢宗可诗:“晚香带冷凝丹粒,秋色封寒点绛蕤”,写的是红菊……  相似文献   

5.
图中的两个人,一个大家都很熟悉,是“搜狐”的风云人物张朝阳(左);另一个大家可能还比轮陌生.他叫张永青.县最沂异军车起的e国网的总裁。1986年,张永青和张朝阳同时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来,他们又一起赴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92年同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张朝阳回国创办了“搜狐”;1999年,张永青回国创办了“e国”。所不同的是,“搜狐”的核心是搜索引擎;而“e国”则定位为“百姓生活网”。张永青在国外生活了12年。他非常讨厌别人问他是否加入美国籍,他会反问:“为什么要改变国籍?”他对记者说:“在国外呆得越久…  相似文献   

6.
项辕重轭苦耕荒──记都昌县大树乡罗岭小学残疾教师罗延龄汪国山,黄春晖“你是一条默默吐丝的春蚕,为人舍命心甘愿”;“你是一棵暗添秋色的小草,装点关山任风雨”;“你是一头腿残志坚的黄牛,项辕重轭苦耕荒”……这一行行滚烫的诗句,情也浓浓,意也浓浓,正是罗老...  相似文献   

7.
“秋”和颂秋、悲秋安徽师大语言研究所朱玲现代作家峻青的《秋色赋》,是一首秋的颂歌。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是一曲秋的悲歌,同样是面对“秋”,峻青充满了喜悦之情;欧阳修充满了悲伤之慨。对这种现象,人们常常说是时代的产物,这只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  相似文献   

8.
张衡也是一位值得重视的史学家,他具有突出的轻天命、重人事的思想,他强调“德”“智”对个人成败的意义;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严斥图试的虚妄。他的史学思想和其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张衡努力探求真相、注重效验的态度代表了历史学健康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填数的研究.《系辞上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中“河出图”是指伏羲氏统治天下时,黄河中出现一条龙马载着一张“河图”送给伏羲;“洛出书”则是指大禹治水时,洛水中跃出一头神龟,背上刻着一张“洛书”献给大禹,帮助他统治天下.其中,“洛书”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课有一幅《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图①),文字说明为:“1885年,本茨制成用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但图中明显是一辆四轮汽车.怎么也不像三轮汽车。笔者找到了下面几幅相关图片:图(参是珍藏在德国斯图加特市奔驰博物馆的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图③是卡尔·木茨的照片;  相似文献   

11.
于嘉庚从事拍卖工作已有6个年头了。在这6年里,于嘉庚实现了从“丹青妙手”到“一槌定音”的转变。于嘉庚在从事拍卖工作之前是位“丹青妙手”。有一次,我突然被邀去他家作客,一进嘉庚居室,顿觉神清气爽。案几上的水仙,散出几缕幽香;博古架上的古董,传送着华夏文明;抬眼望见书法家王遐举题的匾额“骜云楼”,古朴遒劲;下面嘉庚的“寒梅斗雪图”更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与各位寒暄之后,便与主人相向而坐。我与于嘉庚相识于20年前,在我眼中他是位“丹青妙手”。嘉庚自幼习画,功力十分了得,作品在国内外均有收藏者。每当夸赞他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黄明 《山东教育》2014,(11):4-13
轻轻地,展开元赵孟颊的旷世名作《鹊华秋色图》,但见平川洲渚,红树芦获,渔舟出没。绿荫丛中,两山突起,遥遥相对。右边是华山,尖峭峻拔;左边是鹊山,方圆敦厚。沿两山之间取一直线为短轴,再以南北为长轴画出一个椭圆,大致就是济南市天桥区的辖区了。  相似文献   

13.
豫北地区秋色叶树种资源及其园林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秋色叶树种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观赏树种之一,我国秋色叶树种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秋色叶树种资源对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摸清豫北地区的秋色叶树种资源,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豫北地区秋色叶树种资源共计29科56种,新乡市区8种(乌桕、紫薇、鸡爪槭、栾树、水杉、白蜡、火炬树、爬山虎)表现良好,并探讨了它们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价值,4种(黄栌、银杏、无患子、刺槐)表现欠佳;新乡太行山区秋色叶树种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巨大,其中8种(连香树、盐肤木、卫矛、黄连木、花楸树、红瑞木、四照花、槲树)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加强秋色叶树种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不仅可以保存现有的种质资源,还能为园林造景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14.
于明 《中学教研》2004,(5):30-32
关于直觉选择的心理学启示图1是一个双关图,在心理学上常常被引用.当你凭直觉认定这是一个男人的头时,就会由此找到他的眼镜、鼻子甚至鼻毛……;而当你凭直觉认定这是一只老鼠时,就会由此发现它的耳朵、眼睛、胡子、尾巴…….这一过程说明,人们普遍具有直觉基础上的联想与建构能力.是“男人”还是“老鼠”?这是直觉选择的结果;而由此获得的“眼镜”、“鼻子”、“鼻毛”、“耳朵”、“眼睛”、“胡  相似文献   

15.
蔡梦 《儿童音乐》2023,(2):44-47
<正>廖辅叔词,黄自曲。写于1932年至1935年。一、题材内涵歌词:“去年我回去,你们刚穿新棉袍;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你们可记得,池里荷花变莲蓬?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去年,即将春暖花开的光景,“我”(西风)不得不离开你们(孩子们)。那个时候,你们还未脱去过年的崭新棉袍;今年,秋色渐浓之际,我悄悄地回来了,却惊喜地发现你们长大、长高、长胖了。  相似文献   

16.
计、虑、谋、图、求、寻、觅 “计”本义是计算、算账,引申为盘算、思谋.与“虑…‘谋…‘图”同义,区别如下:“计”是个人心里盘算、计划,如《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虑”是反复思考、深思而熟虑.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图”是考虑而后图求,如“弃旧图新”;“谋”是磋商、谋求,如《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图”“谋”都有“求”的意思,但“图”没有“磋商”的意思,所以“不谋而合”不说“不图而合”。“求”可表示“寻求”,如“缘木求鱼”.与“图”“谋”同义;也可表示“寻找”,如“刻舟求剑”,与“寻”“觅”同义。“寻”多用于找物,如“寻向所志”(《桃花源记》);“觅”多用于找人,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过.这种区分并不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17.
王艳艳 《语文知识》2014,(11):69-71
《长白山秋色》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浓烈浪漫。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文章,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教学目标: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的结构;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麻雀     
《小麻雀》是老舍先生的文章,教之前我颇费心思。乡村的孩子对于麻雀常常是鄙夷不屑的。外形并不漂亮的麻雀难以飞进他们的心中,更别说让他们为那只受伤泣血孤单无助几近死亡的麻雀情牵泪流了,虽然麻雀常与他们同在一个屋檐下。一番构想之后,我请美术老师参照课文画了四幅图:“自身感伤图”,小麻雀羽毛零乱,眼神呆滞;“危在旦夕图”,小麻雀憔悴不堪,小猫虎视眈眈;“死里逃生图”,小麻雀茫然无措,惊恐绝望;“生死未卜图”,小麻雀昏昏沉沉,气息奄奄。呼之欲出的麻雀形象图,加之老舍先生极富煽情的语言,孩子们对被侮辱被损害…  相似文献   

19.
宋词婉约派的创新者柳永的《雨霖铃》,写于他仕途失意、心情压抑、决定离京之时。他通过对景和情的重笔描写,编织了一个充满离情别绪的“秋色网络”。让我们逐层深入他的抒情网络,进入诗人不能“与何人说”的心灵世界。先读上片起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初读只觉得诗人在交代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  相似文献   

20.
<正>“展开与折叠”内容是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较好的素材,北师大版教材对此安排了两课时,分别是“长方体(一)”单元的“展开与折叠”和“数学好玩”部分的“有趣的折叠”。笔者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拆盒子”“叠房子”等操作活动充分感受图形的展开与折叠,重点梳理了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情况,并总结得到口诀“中间四个面,一一两边站;中间三个面,二一隔河见;中间两个面,二二楼梯现;中间没有面,三三连一线”,分别对应“141”“231”“222”和“303”四组展开图。考虑到两课时中均有“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确定相对的面”的问题,笔者特意布置了如下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