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论题,本文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颁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入手,对其原初含义和本土化流变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引入汉语语境,纳入学界已有的概念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为实现其在汉语语境中的有效性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七岁那年秋天,爷爷带我去了一趟北京城里大栅栏的瑞蚨祥绸缎庄。“吁!”驴车停在了一座高高的门洞口,两边各蹲着一头大白石狮子。“来了,您哪!”招呼声带着露水,潮乎乎地扑了过来,“您老早,您老早!怕是起冒五更了吧!”一个高个子、头戴筒形毡帽、身着青布长衫的人迈过广门槛,边下台阶边笑着拱手相迎。  相似文献   

3.
我七岁那年秋天,爷爷带我去了一趟北京城里大栅栏的瑞蚨祥绸缎庄。“吁!”驴车停在了一座高高的门洞口,两边各蹲着一头大白石狮子。“来了,您哪!”招呼声带着露水,潮乎乎地扑了过来,“您老早,您老早!怕是起冒五更了吧!”一个高个子、头戴筒形毡帽、身着青布长衫的人迈过广门槛,边下台阶边笑着拱手相迎。  相似文献   

4.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制定通过已有数年,但是有关该公约的争论--直存在.因此科学地对公约进行评述和解读实属必要.首先<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症结是<公约>混淆了定义与保护范围的界限:其次<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积极和消极区分,值得肯定;再次,虽然<公约>对备受关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避而不谈,但事出有因;第四.<公约>提出鼓励参与的保护方式是非常明智的;最后,我们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作用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青藏地区传统古村镇、古遗址、古民居等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许多藏在深闺中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在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被蚕食和破坏,该地区采用的保护开发模式逐渐显露出种种弊端,由此引发出这样一个问题: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破坏和消失的庞大成本,由什么主体来承担?凭什么来拯救青藏地区正在有形无形消失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从青藏地区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优化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等方面,针对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些疑问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辨析并界定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国在保护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传播学的角度,以"5W"传播模式为框架,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传者等四个方面分析如何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高校教育的效果:政府文化教育部门、高校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动;传播者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介.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方法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时要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精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兴趣.  相似文献   

8.
章丘旧军孟氏商业家族是中国近代史上誉满齐鲁的豪门望族。其所经营的“祥”字号从清康熙年间兴盛到解放前夕,历时近三百年,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由它独特的经营思想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这些特有的条件使得这个家族式的企业能在连年战乱中,历经近三个世纪而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9.
当今,从国外到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一种热潮,各国政府在讲,地方政府在讲,学界在讲,民间也在讲,但真正落实到保护上,却又难以操作。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文化遗产     
郭岩  陆晨虹 《中文自修》2004,(12):52-53
历史让我们长大,艺术使我们高尚,无论是有形的文物还是无形的文化遗产,都记述着人类的文明,需要我们用眼睛去欣赏,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体会,才能领悟到人类文明的内涵和真正价值。我们许多同学的文章,缺乏底气,缺少力量,究其根源,是书读得少,路走得少,是实践能力的不足和文化意识的缺失,这是当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所产生的负面——浮躁意识,功利主义在我们身上的影子。所以,从作文做人的角度,我们要静下心来,增强文化的底蕴和情感的层次,从人类历史文明,文化遗产中获得启迪和收获。  相似文献   

11.
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文化馆应充分发挥其文化职能的作用,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优势,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开展服务、宣传等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终的目的,是在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体现出来的。如何将人民群众纳入到保护大军中来,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诉诸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互联网,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是人类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面临着濒危以及消亡的重大危机,保护与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的性质,仅仅依靠传统的确认、建档、研究、录存、保护以及宣传措施等,不能全面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就必须依靠法律的途径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4.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以牺牲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为代价,不能落入"人权"论者的圈套.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尴尬局面乃文化变迁规律之必然结果,但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与保护文化遗产并不矛盾,关键是要防止保护理念的情绪化.将传承优秀文化理解为复兴传统文化,由此出现了极端的产权化、政治化倾向都是情绪化的表现.文化发展规律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有赖于政府行为,但政府的行为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不能强制性的挽救,而是应当因势利导挖掘遗产持有人主动传播文化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浒湾油面名扬中国,是江西省金溪县的传统名牌产品,有着悠久历史。民间又称为:挂面、寿面、龙须贡面、龙凤见喜、福禄喜面等。浒湾油面于2010年6月18日被列为江西省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详细介绍了金溪浒湾油面的制作工艺,同时也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福建宁德的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多,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畲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因种种原因,传统畲族文化面临礼仪弱化,村落文化缺乏特色,畲族传统技艺处于失传边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畲族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保护,开展抢救性征集工作;以文化为媒,走文化产业化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的新路等思路,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为传承和保护闽东畲族原生态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它代表了一个国家、民族或群体的文化传承,它包括五项内容。国家对它的保护方式通常是整理名录、保护传承人和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是最有力的保护方式,也是法制社会的要求,它包括专门法的保护和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后者的保护对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文化旅游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在创意开发可物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转化为文化旅游商品促进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资产的传统价值不应为适应旅游需求而被改变应作为产品文化附加值而增强;品牌定位应能够非常有效地表达文化旅游者期待的消费体验;设计应融入时尚的风格,新颖简明并满足人类日益细微化、精致化的感官享受;要加强信息化设计并结合新媒体,让传统文化概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视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日渐深入人心.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相应的保护并加以传承和发展,是当前有关部门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在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建立适当的旅游开发模式,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之间产生的矛盾,保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