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文章通过对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以及大学生三个群体的现状与需求的调研,分析协同育人工作开展的必要和方向。同时提出开展高校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的有效方式,为搭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其中蕴涵的深厚育人资源需要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情况予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此,我校文学院将书法艺术作为衔接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支点,构建了“思政+书法”协同育人模式,将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践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筑牢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三字”基本功等专业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协同育人是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重要路径,这是由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主体性、多环节性、多领域性决定的.为此,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必须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立德树人,重点在于深入分析、研究和总结各门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升教书育人的水平和质量。本文在分析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提升协同育人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属于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的新教育模式。基于新时代下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复杂性和艰难性考虑,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整体性和开展模式必须要做出重点考量。在教育事业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重要意识是新时代下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不仅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效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开展的关键点进行了仔细研究,并针对如何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的实践与创新提出了一些思路,从加强各专业教学系统之间逻辑整合、增强各专业教学体制之间的同向同行、提高推动作用方式上的双向融合保障等方面,对基于协同育人下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模式的实践做出讨论,以期能够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和工作效果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三全育人,抓好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是关键.本文以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为抓手,在合力论、系统论、协同论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剖析目前高校在协同育人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  相似文献   

8.
9.
“实践育人共同体”作为高校创新实践育人的重要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在育人类型多样化和育人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实践育人共同体仍存在着协同性不强的问题,影响着育人的效果提升。基于此,立足于现有问题,从协同育人视角探索分析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育人理念、产生动力及实践路径,切实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虽然职责不同,但育人的目标却是相同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素养的要求更高,两者更要相互协助,做好育人工作.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校内学习与生活,深入了解学生的在校学习与生活情况,并且采取针对性的引导策略,让学生的素养水平得到提升,以更好的姿态步入社会.本文对于协同育人的探讨,旨在探索...  相似文献   

11.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时代召唤良好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队伍的基地,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机制至关重要.着眼于新时代下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完善,结合忻州师范学院数学系的具体情况,对三位一体协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对高师院校实...  相似文献   

12.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工作中目前存在认知不足、实践不多、方法不新等问题。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工作应从解决上述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13.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核心重点工作,也是高校为国家育人育才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从育人覆盖面不广、育人队伍不够专业、育人作用不明显、育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出发,运用协同育人理论,尝试构建"四个一"工程:即打造一个党员教师示范岗、建立一支"大思政"育人队伍、规划一套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4.
李文祥 《科幻画报》2022,(4):154-155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是高校育人环节的两大重要群体,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引领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维耦合关系,构建起了三者的成长共同体。而“三全育人”理念重新对教育理念进行了阐释,作为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和专业教师需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完善高校育人机制体制、搭建育人平台、创新方法等方面形成育人合力,真正实现全员贯穿育人的全时空,实现全过程融通、整合教育资源,达成高校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杨斌 《文教资料》2021,(4):84-85
在协同育人的视角下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对于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现状,提出有效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是高校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必要环节。现阶段,高校在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上存在“四个不够”现象:思政工作与学校发展结合不够,学校各部门、各支队伍配合不够,课程育人与其他育人联系不够,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契合不够。本文参考经济学研究方法,构建了“大思政”育人格局概念模型,分析了“大思政”育人格局系统要素及机理,提出了“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分析框架,并以贵州大学“六个一”推动“六融合”模式为例,从“六个融合”的全局上架构调动一切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形成育人路径,在管理层面、实践育人层面和育人效果层面形成协同机制,构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工作,是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观照.目前掣肘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障碍性因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二元化管理致使两支队伍协同性失谐、低互相认同性导致两支队伍角色互构平面化内容单一以及学科专业内循环造成合作"壁垒"出现.在两支队伍中存在因需求和被需求引发的关联关系而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追求“立德树人”。那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来说,更应该注重育人。因此,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展开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顺应时代需求开展高校思政教学,而且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但是,现阶段思政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局限于课堂、思政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课程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存在问题就要敢于挑战,敢于探索路径,如此,才能使思政教学不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形成协同育人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为使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育理念方面,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明确舞蹈专业课程思政的方向,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承担起课程思政的职责;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挖掘舞蹈之文化意蕴,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丰富舞蹈教学理论,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在教学实践方面,教师不仅要丰富舞蹈教学的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要融合多元艺术,开拓思政视野,促进舞蹈课堂的高质量建设,完成高校舞蹈课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国内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合作不稳定、融合渠道不贯通、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内容不深入、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文章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首先概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校企协同育人的资源优势,最后提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