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古代奉行了几千年的一项法律制度和伦理原则。从现代社会价值的角度看,亲亲相隐原则体现着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公民社会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合理性,我们应当正确地对该制度加以剖析,留其有益,去其有害,利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有益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曹玮 《华章》2007,(8):50
亲亲相隐"作为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在中西方法律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有着悠久的渊源与重要的地位.在这样一个相似的制度折射出人类对于法律价值选择的共同诉求,即对自然伦理与传统道德的兼顾与关照.  相似文献   

3.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和伦理原则,在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主要是由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决定的。该制度从自然伦理层面看,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从社会伦理层面看,体现了经权相济的思想。亲亲相隐制度对我国建立现代的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4.
儒家伦理在家庭领域和在公共社会乃至政治领域的原则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可完全通约性。家族或家庭伦理不同于政治伦理。伦理政治的基础是伦理,但政治本身有其伦理。对于彻底人文主义的儒家而言,即使伦理作为政治基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伦理作为教化的重要内容却不可完全否定;同时,不同情景中的具体伦理原则之间的适应、转化乃至冲突难免,故"亲亲相隐"的家庭伦理虽不一定能重新成为政治伦理的基础,但其教化上的意义仍然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5.
"亲亲相隐"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一部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法律原则,对古代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刑事诉讼法》第188条规定了近亲属强制出庭作证予以豁免,该条规定让"亲亲相隐"再次引起法学界广大学者关注.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性地继承,适当地完善我国当代刑事法律中亲亲相隐的制度,从而更好地实现法治.  相似文献   

6.
"亲亲相隐"思想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法律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亲亲相隐"被视为封建糟粕而遭到弃用,大义灭亲的圣贤法治理念开始出现。自2013年1月1日开始,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开始正式实施。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第188条完善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规定人民法院不可以强制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出庭作证,因为强制其在法庭上进行指正,不利于家庭关系的维系。近亲属不必作证的新刑事诉讼法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亲亲相隐"思想在法律中的逐渐回归。文章通过对中西法传统中"亲亲相隐"思想发展的的疏理以及对现行新《刑事诉讼法》中新增第188条的分析,以期找出容隐制度对于我国的法制体系和当前社会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亲亲相隐”在我国是一个伦理事实判断。儒家文化的根脉发于“仁者爱人”,逻辑起点归依到“亲亲”的伦理认知的差序格局中。中国是一个德政国家,这是由于儒家在中国传统国家政体里起的决定性作用。中华法系的特性是“伦理法”。法的本质指向构建人及社会的合理性秩序,容隐制度对人权和法的尊严作了高度的、深层的维护,对传统人伦秩序作出了合情合理合法的探讨与建制,这种法治与文化的认同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理论与制度的自信自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其父攘羊"这一事件的分析,点明"隐"有修改纠正、审核矫治的含义,"亲亲相隐"就是父子之间在家庭内部的相互指正错误。这一问题涉及依靠外力约束还是自我觉醒,追求内心正直还是沽名钓誉,选择法律公正还是人情伦理的探讨,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分别提出了解决办法,同时也指出了所面对的困境。孔子认为"亲亲相隐"中有"直",体现了儒家重要的伦理思想。"情"与"理"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要在这"冲突"中寻求两者的"平和"。  相似文献   

9.
亲亲相隐自古有之,虽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有所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源自血缘和婚姻的关系对人的认知和判断的影响力会远大于其他关系所致的影响力。即使在社会要求我们实话作证的时代,当人们发现自己的骨肉至亲触犯法律时,也依然面临着最矛盾的抉择,无论是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会让自己感到痛苦不堪。文章从亲亲相隐的历史渊源、在他国的应用以及在我国司法实践的效果和法律现状几方面来浅析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与现代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亲亲相隐”与当代刑法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亲相隐”思想的产生首先是基于长期历史形成的人类自然亲情关系,其次也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观念的影响,并且为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刑事立法所承认。从根本上说,它体现了一种对社会弱怜悯、关切的人道精神,并且也符合刑罚思想的谦抑原则,应当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上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1.
“亲亲相隐”绵延千年历史,中外法律制度皆然。新中国成立后,该制度作为封建糟粕而被刑事法律抛弃。在梳理该制度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其普适性价值进行论证,并进而对其创造性转换提出建议,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尽管法学界对“亲亲相隐”原则大多持否定态度,但其精神实质与价值追求并不必然与现代刑事法精神相违背.在考察“亲亲相隐”原则的发展演变并对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亲亲相隐”原则不仅符合现代刑事法的谦抑主义思想,而且体现了现代刑事法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最后,结合我国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探讨了现代社会活化“亲亲相隐”原则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其父攘羊”这一事件的分析,点明“隐”有修改纠正、审核矫治的含义,“亲亲相隐”就是父子之间在家庭内部的相互指正错误。这一问题涉及依靠外力约束还是自我觉醒,追求内心正直还是沽名钓誉,选择法律公正还是人情伦理的探讨,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分别提出了解决办法,同时也指出了所面对的困境。孔子认为“亲亲相隐”中有“直”,体现了儒家重要的伦理思想。“情”与“理”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要在这“冲突”中寻求两者的“平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亲亲相隐"思想出现于先秦,制度正式确立于汉,沿用至清,新中国成立时将该制度废除。该制度以儒家"孝道"和法家"忠君"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价值追求。我国新刑诉法规定的"亲属拒证权"只保留了容隐制度的外壳,而内部精神实质完全是现代法哲学理论,因此前者不是向后者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亲亲相隐"思想出现于先秦,制度正式确立于汉,沿用至清,新中国成立时将该制度废除。该制度以儒家"孝道"和法家"忠君"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价值追求。我国新刑诉法规定的"亲属拒证权"只保留了容隐制度的外壳,而内部精神实质完全是现代法哲学理论,因此前者不是向后者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亲亲相隐"是先秦时期儒家最早提出的思想主张,随着汉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作为儒家伦理法律思想的直接体现,"亲亲相隐"不仅有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法律价值合理性,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也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亲亲相隐"是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面相,从传统律法的历史演变这一角度来讨论"亲亲相隐"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可在辨清这一历史线索的基础上对其思想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证。"亲亲相隐"表达了儒家极富生活智慧的哲思,而由其所凸显的法律与人情的冲突也并非不可调和,至于说"亲亲相隐"导致腐败的问题则更是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18.
“亲亲相隐暠在我国是一个伦理事实判断。儒家文化的根脉发于“仁者爱人暠,价值逻辑起点皈依到“亲亲暠的伦理认知的差序格局中。孔子所谓的“亲亲相隐,直在其中暠即是在传统的伦理关系内塑造持守亲情彼此“正、直暠的“人格线暠,“直暠是一条“人伦线暠的测量式线性表达,诉求心灵的合理和谐位序。中国是一个德政国家,这是由于儒家在中国传统国家政体里起的决定性作用。中华法系的特性是“伦理法暠。法的本质指向是构建人及社会的合理性秩序,容隐制度对人权和法的尊严作了高度的、深层的维护,对传统人伦秩序作出了合情合理合法的探讨与建制,这种法治与文化的认同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理论与制度的自信自觉。  相似文献   

19.
"亲亲相隐"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最早提出的思想主张,随着汉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作为儒家伦理法律思想的直接体现,亲亲相隐不仅有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法律价值合理性,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也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刑律的一项原则,最初由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两晋、南北朝时期,亲亲相隐原则进一步得到了确认。在许多法制程度很高的现代西方国家的法律中也通过规定特定范围的人员享有拒绝作证的权利来体现其对"亲亲相隐"原则的尊重。文章将从亲亲相隐原则存在的依据出发,进一步提出该原则对我国的立法,尤其是刑事立法方面具有的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