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昭■与苏轼的交往较少受到研究者的注意。本文全面考察了两人的交往经过 ,比较分析了两人在家庭成长经历、个性与兴趣爱好、政治遭遇与人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似之处 ,认为李昭王巳通过书信形式 ,正式拜苏轼为师 ,两人关系密切 ,大半生的命运均受此影响 ,他与苏轼的关系 ,是师弟子关系 ,他是苏门文人集团中的一员。文章还对李昭王巳的出生年代作了考察推断  相似文献   

2.
李勣论     
李勣历仕三朝,在唐初统一全国和后来巩固边疆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任宰相期间也有作为,与唐太宗的关系总体是和谐的,不像有些论者说的两人后期关系剑拔弩张。李与唐高宗的关系更是密切,在高宗废立皇后之争上,两派官僚没有谁是谁非之别。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14,(9):28-29
【事件回放】1608年,荷兰眼镜商汉斯·李波尔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一次,两个小孩在李波尔的商店门前玩弄几片透镜,他们通过前后两块透镜能看到远处教堂上的风标,两人兴高采烈。李波尔拿起两片透镜一看,远处的风标放大了许多。李波尔跑回商店,把两块透镜装在一个筒子里,经过多次试验,汉斯·李波尔发明了望远镜。  相似文献   

4.
赵××、李××、肖××是我市某校初中三年级“慢班”的学生,行为习惯较差,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一次,三人在上数学课时喝酒,吃方便面,其班主任知道后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经政教处研究,学校决定对其三人进行停课处理。赵××、李××均被家长领回家“反省”,而肖××(是一领导介绍来的插班生)却仍跟班听课。赵、李的家长听说后认为学校处理不公,三番五次地找学校领导、班主任,要求公正处理。赵××在停课两周后重新回到了学校,而李××仍在家“反省”。对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家长有意见,就连学校一些教师也有不同的看法,在学生中也产生了较…  相似文献   

5.
碎梦难圆     
布衣 《家教指南》2007,(5):55-57
李宏林和赵梅是南京某园林处的同事,两个人经过三年的恋爱终于步人婚姻殿堂。婚后不久,李宏林下海与朋友办公司,早出晚归,经常在外应酬。  相似文献   

6.
三道考题     
中专最后一年,学校开了一门课叫《人生》。第一节课,李老师说要摸底考试。“只有三道题目,都很简单。”李老师笑眯眯地说,“你们谁记得父母的生日吗?”只有少数几个女生举起了手。李老师并不作评论,继续问道:“教学楼有三个清洁工,谁能叫出其中两个人的名字?”这下大家都傻眼了。李老师接着抛出了第三道题目:“你是否打过自  相似文献   

7.
歌谣化是新诗民族化、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上个世纪,新诗歌谣化大致经历了三次探索,分别是"五四"时期刘半农等人的试验,40年代李季等人的探索,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这三次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给出n-李代数次理想的概念,证明幂零n-李代数的子代数都是次理想;n-李代数的次理想与其导代数相等时必为理想;n-李代数L的每个子代数都是次理想时,n-必可解等重要结果.从而给出了n-李代数的可解性与幂零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南唐冯延巳、李Jing、李煜三人的记号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冯延巳李Jing的创作超越了“花间”词洗淡了脂香粉腻,注入了身世之感。李煜词则进一步直接抒写情怀,突现主体精神,开始具有雄奇之美和博大气象。南唐词本身可算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后来从晏殊,欧阳修到苏轼的北宋词,也经历了一场类似从“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变化,前者像是后者的一次初步预演,两次发展,是呈螺旋形向前推进的。  相似文献   

10.
章校长和杨教导主任听了李老师的三堂历史课。课后,向李老师提了几点意见,其中有这样一条:“教者备课是充分的,从上课开始到下课止没有看一次课文和备课笔记;但由于讲的内容太多,没有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启发学生思考,形成教者一人活动的‘填鸭式’的教学的偏向;同时,又因讲得太快,学生不容易掌握知识,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第二课和第三课提问时,每堂都只有两个学生举手,回答得也不完整。”李老师很不开心,红着脸,怏怏的说:“‘梅兰芳唱戏’,‘戏’唱得再好,看戏的人不识戏,就成了问题。我很怀疑,是梅兰芳的‘戏’唱得不好,还是看戏的人不识‘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