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视译是同声传译的准备课程,视译训练模式的构建要符合其自身特点,也要为同声传译服务。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巨大差异,译员在做视译时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和速度不得不利用一些视译技巧来保证翻译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视译中的顺句驱动及词类转换技巧,以帮助视译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视译。  相似文献   

2.
顺句驱动是英汉同声传译的最大特征、基本原则。本文探讨了顺句驱动的必要性、作用、具体运用等,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它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同声传译的顺句驱动是口译实践中最普通的现象,其内在规律遵循的是心理学知觉加工的基本原理。通过结合知觉加工的原理、互动作用和能动性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找出顺句驱动的优劣势,进而丰富翻译理论,并指导具体的口译实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心理空间理论为框架探析了"顺句驱动"的认知心理过程。句子是由大小不等、复杂程度不同的源自于作者或言者言语心理空间的类意群构成,这些类意群映射特定的非言语心理空间。不管是话语理解,还是翻译句子,"顺句驱动"表面上驱动的是类意群,实际上驱动的是其相应的非言语心理空间元素。  相似文献   

5.
张力 《考试周刊》2011,(13):39-40
同声传译是一种高程度的认知加工过程。英汉同声传译瞬间性的特点决定了英汉同声传译要使用"顺句驱动"原则,本文将着重从"顺句驱动"原则和口译实践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国际商务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在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口译的作用尤为突出。口译人才的培养基于对口译能力内涵的界定与有效评估模式的构建,而目前国内针对口译能力测试本身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重点分析上海外语口译证书(高级)考试,采用王斌华教授的口译能力评估模型探求试题设计中的得与失,并试图完善评估方式,以期给口译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杜文萍 《考试周刊》2007,(14):120-122
人脑的记忆系统可分为感觉存储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体系。在同声传译中短时记忆(STM)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短时记忆的有限存储能力以及有限存储时间却使其在同传中面临很大的负担。顺句驱动是缓解短时记忆的负担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应用时译员应遵循三个基本的原则:合理断句、有效衔接及随机应变。此外,译员在英-汉同传和汉-英同传中还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以应对英汉句法差异造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模式比较传统、呆板,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仍多停留在读读课文、背背单词、记记语法、应付国内各种考试罢了,而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英语大家,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在实践中熟练运用的似乎倒成了少数情况。语言研究学者们也愈来愈发现了这个问题,可以说MTI这个专业的设置本身就反映了国人意识的巨大转变,由从前死读书、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倾向于注重语言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译前的准备到实地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点点滴滴,甚至是对议员本身的素质要求等等,简要分析一下交替口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9.
谈及视译,似乎必谈顺句驱动理论,因其可以减轻理解和短时记忆的负荷,也可缩短原文理解的时间,提高视译的速度及流畅度。然而笔者认为此乃在译者无法快速定位原句子各成分在译文的顺序,影响了译文产生的速度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本文拟从英汉对比角度探讨在英汉视译中如何在保证速度的情况下,快速定位句子各成分出现的顺序,达到译文流畅并符合译语习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日同声传译简称"同传",是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实时地用中文或日文把讲话者的讲话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在大中型的研讨会或者国际会议中,需要两名或者三名的翻译人员轮换通过专用的设备提供即时的翻译。同声翻译是一种高难度、高强度的劳动过程,在会议过程中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同声翻译不仅能够促进会议的顺利进行,还能增进参会双方的友好感情。高质量的同声翻译对即时性的要求很高,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同声传译过程中使用顺句驱动原则。本文将从顺句驱动原则在中日同声传译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广东乡土纪录片在近十多年中蓬勃发展,其字幕与传统的文本字幕截然不同,语言文字更加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为此,译者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其中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因素。顺句驱动对策即是其中的一种较好处理字幕翻译的对策。作者以自己为广东电视台翻译的乡土纪录片为例,分析如何提升纪录片汉英字幕翻译的可读性,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杨林 《海外英语》2016,(15):10-11
近年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广泛应用于许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口译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技能课程。任务驱动旨在通过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增进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热情。该文通过口译教学任务设计,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现,任务驱动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口译教学效率,增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口译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口译作为一种即时性很强的特殊翻译活动,除了要求译者在宏观上具有较强的双语能力、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外。还要求译者在微观上具备相应的技能。笔记作为口译微观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口译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引入Gile提出的口译模式,介绍口译笔记特点、原则及技巧的基础上,演示了口译笔记的具体做法,以期为口译实践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璐瑶 《海外英语》2022,(22):26-28+32
作为口译入门的训练模式之一,视译训练至关重要。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视译时面临着多重阻碍。结合视译训练的实践,文章从视译训练的两条主线(顺句驱动和预测)出发,具体探讨了英汉视译中存在的三大挑战,并提出一系列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生态环境和适应/选择论,能够阐释同声传译语言输出中的"脱离语言外壳"和"顺句驱动"策略的动态应用机制。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解析了在同声传译言语输出过程中,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运用这两种策略,在不断的动态平衡中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6.
闫枫 《考试周刊》2014,(69):2-2
口译笔记是口译活动中通过对关键信息和逻辑点的快速记录,强化记忆效果的有效方法。随着多次改革,四级考试听力部分分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难度有所提高,对学生的听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帮助学生应对难度不断加大的四级听力测试,本文将口译笔记引入四级教学中,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听辨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逻辑关系,在听的过程中迅速记录重点内容,最终在做答时能有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释意理论是法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D.塞莱丝柯维奇在其长期的口译实践基础上创建的.该理论的特点是非常注重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三个主要程序。以释意学理论为根据,将其运用到日汉口译实践中,通过对其阐述的翻译三个程序的分析,结合日汉互译的实例和体会,对日汉口译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如语言功底、认知知识、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及相应的口译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与国际社会交流日趋广泛的背景下,口译人员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口译实践中流畅迅速地传达信息是对口译人员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文句子的结构差异,浅释中英文两种语言的特性,并对选词、词性转换、增补、正反互译、破句重组等汉译英口译技巧进行简单探讨;从而促使口译人员进一步认识中英文的语言特性,在口译实践中顺应语言差异,恰当运用翻译技巧,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黄璐 《考试周刊》2013,(83):76-77
停顿产生与认知资源相关,以往的口译研究很少从工作记忆角度分析口译停顿.作者对11位口译研究生进行汉英交传实验,通过“有提示性回忆”获得停顿原因的相关数据,将停顿原因分类,计算各类停顿时长、频率和占总停顿的比例.研究发现:停顿主要由于提取表达、读取笔记造成,读取笔记停顿的深层原因是工作记忆没有协调好笔记和记忆,重视笔记忽略记忆,导致笔记识别慢而出现停顿.  相似文献   

20.
视译作为口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不同于其他口译的传译机制和训练技巧,对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有基础性作用.但是在我国,由于口译理论体系及教学体制还不够完善,视译训练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本文从视译训练模式和技巧分析等方面提出了视译学习和培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