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上吸收知识,课下内化知识的模式进行翻转,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课上通过协作完成知识应用与内化。根据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自身的特点构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课前准备、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并提出这种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优势和局限及解决策略,以期为解决文学类课程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文学类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教育"使得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微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微蕴博,事半功倍.翻转课堂将课上的知识传授与课下知识内化进行反转,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可以有效推动英语教学的变革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教育理念的变化,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成为可能。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师"满堂灌"的模式,形成了"课下知识学习、课上知识内化"的模式,这一模式将课堂重新交还给师生,给了师生更大的自主性。将"翻转课堂"的应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将会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变化。微课作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教育技术,将传统课堂模式翻转,形成翻转课堂模式。教师为每堂课录制微课视频,让学生先在家里学习,实现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外,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内,在课堂上留给生生、师生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时  相似文献   

5.
整本书阅读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提出,要求学生通读整本书以了解书中所提出的思想,从而树立开阔的阅读视野,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然而,由于整本书阅读相比部分阅读更加复杂,采取传统的阅读教育模式并不足以发挥整本书阅读的教育价值。因此,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改革传统课堂生态,翻转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过程的教育模式,逐渐被引入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角度探讨了整本书阅读的翻转课堂模式,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育开始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而出现了一种新的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进行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适应了当今的教育需求。本文在分析了软件开发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可行性的基础上,对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师教育对受训教师知识内化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需要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通过对翻转课堂发展、特点与模式的研究,借鉴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的成功实践,提出了在信息化条件下,以课前自主研修、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实践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翻转"模式,探讨了教师教育"翻转"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分析了教师教育实施"翻转"模式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以期达到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转移到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传统的课后作业转移至课堂中。将此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应用到二维动画制作课程中,并进行了教学有效性调查。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了主动思考,教学从灌输走向了互动,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将以往课上的知识传授安排在课下,而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则安排在课上,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创新。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为课堂引导者,这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方式大大的增强了学生们的上课效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中,能大大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为生理学教学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因此,翻转课堂在高职生理学教学中具有极其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微课把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先学后教的模式,对知识的认识放在课堂之前,把知识的内化安排到课堂之中,改变了课堂的教学结构,形成了所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课堂预习可以通过微课由学生自己预习改变成微视频引领学生预习.本文介绍笔者在实施微课预习中采用的方法、设计的意图与效果.一、微课预习与传统预习的不同之处数学教学采用课前预习、课上深化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