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须先砥砺第一等品行。"这是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先生说的一段话。我们的教育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当然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第一等的品行",学校也应该以培养"有涵养、有责任心、有创新能力、有国  相似文献   

2.
季俊玲 《科教导刊》2019,(10):160-162
唐文治先生是上海交通大学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人物。科学与人文并重是唐文治先生办学思想的主要特点。他不仅注重科学,创办实学科目,力图使学生成为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注重通过国学和体育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修养,使学生成为具备第一等品行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唐文治与陈垣都是著名的现代中国大学校长.他们执掌学校期间,均十分重视对 学生进行普及型或专业型国学教育.他们尽管学术路径不一,然而在办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国 学教育理念又极其相似.由于唐文治重经学,陈垣重史学,故而他们在国学教育课程设置、 教材选择以及教师延聘等方面,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但他们均为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国学人才,为传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唐文治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工科先驱和国学大师,同时也是典型的跨时代科举人物.基于科举活动史的视野,纵观唐文治求学、为官和兴教的经历,科举是贯穿其间的关键词,他早年志于科举而勤读应考,中年得益于科举由学入仕,晚年图变科举无望而顺势兴办教育.通过分析唐文治所奏《请挽大局以维国运折》中所提的科举改革建议及其辅导门生应科举试的观念发现,唐文治对科举存废所持的是一种代表与时俱进的温和改良派的取向,与晚清立废科举和渐废科举的派系主张具有明显区别.受科举教育的深刻影响,为"保存国粹",唐文治弃政南归兴办教育,尤其是创办无锡国专的巨大成就,为后世树立了一座教坛丰碑.  相似文献   

5.
张文  叶兰 《学周刊C版》2019,(16):177-177
2017年3月,苏州市课题《唐文治教育思想引领下学校"双融"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正式立项,市一中从文化双融的角度尝试开展唐文治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本文为学校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尝试。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维系社会整体有序化、规范化和良性运行的重要规则。文化冲突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信仰危机、道德危机、心理危机等产生的深层诱因。和谐文治以崇尚和谐为核心价值,以和谐文化为治理载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注重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危机治理的善治理念和有效路径。高校应树立和谐文治理念,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治理大学生危机中的导向预防、协调化解、安全保障、疏导调适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7.
唐文治古诗文诵读法是我国近现代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读文法。在理论上,此读文法一方面传承了清代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说,另一方面它从古代音律之道和曾国藩的作文之道中推出读文的"阴阳刚柔"学说。在实践中,唐文治将读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提出"三十遍读文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天对唐文治读文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溯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科学地挖掘这种传统语文教学法在文章情感表达和读者认知深化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忠宪 《生活教育》2014,(5):122-125
正法兰西在地球的另一侧,我校人士最早与法兰西的交往,可追溯到私立无锡中学首任校长唐文治1902年6月对法国为期20天的访问。当年,唐文治在访问日记中记法国首都:"巴黎恢恢,冠绝西欧。林麓翳荫,万物棣通;士女遨嬉,谈辞掞张;议堂扩千步,民政所宗。"记法国教育:"讲求文学,宣明教化,于欧洲各国  相似文献   

9.
近人唐文治著《十三经提纲》一书,分经目讲论各经大义。唐文治主性理之学,对经的授受源流及真伪也有所辨正,论经提倡孔门家法,尊重前儒观点。唐文治重视文章,阐述文法所费笔墨亦多。《十三经提纲》意在启发后学,实可以做经学入门之书。  相似文献   

10.
唐文治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在他主持无锡国专的30年时间里,他把中国传统书院和西方大学办学制度进行了有机结合,把无锡国专办成了传统书院向现代大学转型的典范,形成了无锡国专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并从中折射出唐文治鲜明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这给当今的学术界和教育界留下了很多值得认真思考、研究和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