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15,(4):70-72
云南是中国内陆地震的多发区,在云南推广建筑减隔震技术对于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水平和节约工程造价具有重大意义。建设减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由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组成的隔震层,通过改变结构体系震动特性,延长结构周期。云南减隔震技术研发与全国同步。1993年,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等单位承担的"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隔震橡胶支座开发研究",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从实证上说明建筑减隔震技术具有经济实用性。建筑减隔震技术,技术成熟,可使建筑物节省造价,只要采取适宜的推广模式,就能实现以科技应对自然灾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隔震技术是采用一种特殊措施来隔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使建筑物在地震时只产生很小的振动,这种振动不致造成结构和设施的破坏,还能保证结构上的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利用叠层橡胶支座对福建某地商住楼工程进行隔震设计,适当地提高它抵抗超烈度地震的能力,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情况时提供一种有意义的、经验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型高层建筑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而对于这些高层建筑来讲,尤其是超高层建筑,良好的防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强,层数较多,高度大,当建筑底部因外界作用力发生震动时,通常是在发生地震时,由底部传达到建筑上部的震动程度将会加倍,给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带来很大威胁。目前,对于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进行隔震结构设计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现本文就针对超高层建筑的隔震结构设计技术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隔震技术作为工程设计领域的新兴学科,具体涉及结构振动理论、综合控制理论、新材料科学技术等国际先进技术。隔震技术往往采用系列隔离与控制措施,减轻或抑制受到地震作用的建筑物结构的动力反应,进而实现结构抵抗外界的振动能力的提高,同时实现建筑结构安全性与舒适性的提高。文章着重介绍既有框架结构加固方面隔震技术的应用,以期实现建筑结构抗震设防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1.项目背景 昆明新机场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定位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国内第四大国际机场,我国西南地区航空运输的生命线工程。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达54.8万平方米,在目前国内单体航站楼建筑中居首位。确保昆明新机场工程的抗震安全性,对于保障机场的正常运行,减轻地震损失,保障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隔震技术措施可保证大震作用下建筑功能完好。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隔震建筑大量采用的是板式橡胶支座,其生产工艺和设计方法较为成熟;旨在提高橡胶隔震支座阻尼的高阻尼橡胶支座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桥梁工程,铅芯支座因铅对环境的污染已被高阻尼橡胶支座所代替,滑动隔震支座在一些工程中与橡胶支座联合使用构成混合隔震,隔震效果明显,但设计缺乏规范的支撑。未来隔震技术将会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地震不仅会对建筑物的使用造成影响,而且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隔震减震,避免震害是现代建筑建设的重要任务,隔震减震在现代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的问题与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面对地震多发的地质环境,我国通常运用工程抗震的模式来进行地震防护,但是其所能提供的基础抗震工作有的时候难以应对实际情况来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开始进行耗能减震技术中的隔震技术的尝试。本文通过研究在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物上运用隔震设计,进一步分析此项措施的隔震效果,针对隔震结构的建立与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产生深层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今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已经日趋完善,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社会公共性基础设施的桥梁也十分普遍,桥梁建筑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堵塞的问题,方便了人们出行,并且桥梁这种大型建筑的投资是十分大的,作为危机管理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的桥梁应当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才能有效地减少地震后的损失。本文简单概括了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意义,阐述了桥梁隔震设计的应用和原则,就如何提高隔震技术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筑工艺的完善以及建筑水平的提高,现在建筑施工中大量采用橡胶支座基础隔震。但由于楼层高度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基础隔震逐渐难以满足结构的抗震要求,所以文章提出双层隔震的设想。双层隔震,采用在原有基础隔震的基础上,于楼层中间再添加一层橡胶隔震支座,以达到进一步削减地震的破坏作用。文中采用三种模型:无隔震结构模型、基础隔震结构模型、双层隔震模型,分别施加同一地震荷载,比较三种模型的反应,对双层隔震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对比研究发现,采用双层隔震的结构在抗震性能上明显优越于基础隔震结构,其性能优化相当于无隔震结构添加基础隔震后的性能提升,适宜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大庆地区近年来,每年开发楼群较多,其中高层建筑不断增加,按防震减灾法的规定,超过十五层的建筑楼群,必须设有安评报告,尤其大庆市绝大部分楼房建在湖泊边。本文概述了建筑基础隔震原理,分类以及发展趋势和建筑减震的技术原理,并从摩擦器阻尼器,软钢合金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油阻尾尼器等类别对减震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建筑隔震技术在应对地震灾害、防灾减灾方面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对建筑隔震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简单介绍,总结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探讨高层建筑的隔震机构和隔震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压电器设备在绝缘方面是用的材料是瓷套管。瓷是一种脆性材料,不能够被弯曲折叠。地震对于高压电气设备的危害影响十分大,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高压电气设备对于基底隔震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分析讨论,详细比较了基底隔震技术以及非基底隔震技术在地震过程中不同的反映情况,深入探讨了基底隔震技术在高压电气设备中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主要阐述了建筑隔震结构的定义、隔震层组成、以及隔震支座构造等内容,介绍隔震结构的发展、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2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典型隔震钢结构建筑的介绍,说明了隔震技术在钢结构中应用也具有隔震结构的优点,即延长了结构基本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并满足特殊的建筑功能要求,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某一实际工程提出了基础隔震设计方案,建立了隔震结构的时程分析计算模型,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计算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层的层间位移、加速度等地震反应,然后与该结构不隔震时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该结构采用基础隔震可以显著地降低地震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建筑隔震结构的概念、以及隔震层组成、隔震支座构造进行了介绍,概括了隔震结构的发展及工程应用情况。说明隔震结构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叶天生 《今日科苑》2010,(10):27-27
随着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意识的加强,作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结合工程实例就建筑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申采用基础隔震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震害表明,地下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并不一定安全,比如建造在场地条件突变处的隧道、竖井等,在地震情况下的安全性仍然需要引起重视,针对这些具有潜在地震灾害的地下结构,采用隔震技术来提高其抗震性能的尝试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20.
隔震加固法,即在地震作用下将结构变形汇集于隔震层上,阻碍能量传递到上部结构,防止原结构地震反应,增强建筑物自身的抗震安全度。该法,需要在结构物的某处设置必要的耗能器或是构件,耗散部分地震输入能量,抑制结构产生的地震反应,使建筑物拥有更强的抗震能力。本文简单介绍了近隔减震加固技术原理,探讨了既有建筑加固中该如何选择和运用隔减震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