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伟大的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领袖列宁,斯大林,使人类由资本主义旧世界进到社会主义新世界的根本转变。是消灭“阶级剥削阶级”的革命,是消灭“民族压迫民族”的革命。由於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无产阶级彻底获得政权,因而鼓舞了帝国主义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如一九一八年一月芬兰的工人革命,一九一八年八月日本的“米荒骚动”,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奥地利和德国推翻君主政权的革命,一九一九年三月匈牙利的革命,都是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直接的影响。由於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所属被压迫民族真正获得解放,因而鼓舞了世界各被压迫国人民与无产阶级联盟并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如当时的印度,伊朗,阿富汗和埃及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一九一九年三月朝鲜的起义,都是十月革命对世界各被压迫民族发生伟大的影响。对於中国的革命,除主要给中国送来了光荣伟大的马列主义一直鼓舞  相似文献   

2.
史学界关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研究的文章很多,然未有一篇论及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原因。为此,本文从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失败、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六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论述。其中,由于涉及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因此,本文也对此问题简单地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争取、改造旧军队,使广大士兵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方面,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十月革命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但我国现行的国际共运史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著作,对此有所疏漏,没有很好阐述。本文仅就这个问题略陈管见。在十月革命的伟大进程中,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及其影响下的革命士兵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17年8月科尔尼洛夫叛乱发生后,参加保卫彼得格勒的工人赤卫队有2万5千人,而  相似文献   

4.
《女神》是郭沫若同志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五四时期一部最优秀的诗集。它创作于1918年至1921年,出版于1921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号召下,我国发生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开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女神》的创作时期正是惊天动地的五四时期。《女神》对旧社会的一切燃烧着反抗的怒火,充满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同时也热情洋溢地歌颂新生,向往新的中国,并号召人们为理想社会的实现去创造、斗争。这种五四的革命精神,通过革命浪漫主义和诗歌形式上的解放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在这一科学的思想、学说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是代表人类社会前进方向、改变人类社会根本面貌的最伟大的革命实践。一百多年来,共产主义运动经历过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的尝试,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此后中国、朝鲜等国革命的胜利,已经由理想变为现实。但是,在当代,由于国际共产圭义运动和我国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曲折,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得以巩固,是与国际无产阶级的同情和支援分不开的.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指出:“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没有国际革命力量在各种不同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己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了,要巩固,也是不可能的.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巩固,就是这样的.”下面介绍若干历史事实,来说明国际无产阶级是怎样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上援助苏联人民为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而与国内外敌人作斗争的。  相似文献   

7.
列宁是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的导师,是全世界共产党人光辉的榜样。他领导俄国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为全世界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和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列宁精辟地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胜利并捍卫住胜利,就必须粉碎瓦解无产阶级革命意志的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而列宁  相似文献   

8.
四十年前,俄国无产阶级,联合其他一切劳动人民,在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这次胜利辉煌地证明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的人民只要拿这个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把自己武装起来,就一定能够摧毀资本主义的旧制度而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制度。十月革命高高地举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它不但打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物质统治,而且也打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精神统治。  相似文献   

9.
从列宁的对外政策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列宁是十月革命的领导者,也是苏维埃俄国对外政策的奠基人。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定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完全不同的对外政策,确立了无产阶级对外政策的若干不可背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在俄国建立了苏维埃这种新型国家,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开创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鼓舞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为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树立了榜样;对中国的影响也极其广泛和深刻.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6.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18.
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的一种应当具有惩罚的性质。没收财产分为没收全部财产和没收部分财产。犯罪分子在没收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并经法院决定,应当予以偿还。偿还债务虽然具有正当性,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没收财产毕竟是刑罚的一种,理应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因此应当合理界定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的范围以及偿还的方式。在没收部分财产的情况下,以没收的部分财产与犯罪分子剩余财产的比例确定偿还债务的范围,可以同时考虑到刑罚的惩戒功能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一直恪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因时代以及实时的国内国际实践迁延与演变而不断推动其与时俱进和中国化.梳理十八次党章修订文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民族与时代的特色以及永续生长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一直恪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因时代以及实时的国内国际实践迁延与演变而不断推动其与时俱进和中国化.梳理十八次党章修订文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民族与时代的特色以及永续生长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