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是学校的一项规范化、常态化教育活动,与逻辑推演路径不同的是,很多学校在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都遵循了各自的实践逻辑:在育人与育分之间破解定位博弈,解决的是实施动力问题;在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纾解负担阻力,解决的是实施主体问题;在纵向贯通与横向联动之间形成评价生态场,解决的是实施路径问题;在电子平台与纸质记录之间把握评价技术尺度,解决的是实施技术问题;在校本化实施与区域推进之间释放改革生命力,解决的是实施推进问题.这些都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在更多学校的"落地"、积极推进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2.
学校评价是依照教育目标要求对学校教育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评定估量,是保障和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校评价体系,实现了从政府单一主体评价向政府、学校、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转变,从重视硬件设备评价向学校内涵发展转变,从以分数为主的升学率竞争评价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但评价标准难以摆脱"名"与"实"两难困境、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积重难返、构建多元参与的学校评价体系仍举步维艰等问题影响着学校的育人质量与发展.未来,对标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学校评价应超越结果与绩效,回归过程与改进,继续坚持以学生和学校发展为核心的过程评价,坚持基于底线思维的标准评价,坚持基于放权赋能的政府评价与社会评价,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评价,需要提升教师以"评价素养"为核心的实践智慧。这种实践智慧的提升,是在评价任务设计、评价活动展开、评价效果反思的过程中实现的。评价任务的设计,要遵循"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原则;评价活动与教学活动整体的展开,是关于评价信息收集、研判、处理的循环链:评价效果的反思要以"评价信息"逆溯学习目的定位、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4.
随班就读学校教育评价是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评价客体进行的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不断改善随班就读学校教育活动,最大限度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育目标的完成,从而指导随班就读学校教育实践。然而,在教育评价活动过程中,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随班就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学生学业评价问题已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以"知识本位"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从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业评价进行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我国对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出高标准的目标,特别是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普遍实行"理实一体化"这一评价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这一评价模式在实践探索中仍然存在不足,如评价主体评价意识薄弱、评价管理制度不完善、评价指标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育评价在学校创建特色的实践过程中具有导向生成特色、诊断修正特色和发展完善特色的功能。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促进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是:更新教育评价观,树立评价是为了发展的理念;强调多元和多维的评价,建立有学校特色的教育评价指标;加强对创建特色实践过程的评价,有效调控学校创建特色的活动;强调评价主体的主动参与,发挥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  相似文献   

8.
试论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性学校评价是在学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以学校发展的基础为评价起点,以学校的发展为评价内容,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旨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活动。本文首先详细辨析了发展与学校发展、评价与学校评价、发展性与发展性学校评价几个概念的关系,然后从评价方向、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设计、评价过程、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九个方面阐述了发展性学校评价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课程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课程的有效实施能达到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共同发展的目标。本文从分析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课程质量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关课程质量评价的"双主体,三环节"实践原则,并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评价的实践为例,具体阐述了在此原则指导下的工学结合课程质量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不断地深入应用,新型的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应运而生.本研究以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实践为依据,基于新课程、新学习和时空场景,制定覆盖全学段的数字化测量评价体系与机制,构建"一脑五平台"无痕教育评价系统,并探索出构建保障体制、创新无痕教学、数字空间设计、突出评价主体、融合信息技术等系统化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推动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