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刀锋》是英国现代著名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他笔下的印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刀锋》中的印度不仅远离世俗,拥有着原始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且还象征着一种对精神解脱的追求.毛姆对这种形象的塑造是基于其对这个国度的探索和他对印度文化的理解,以及一战后大的时代背景.印度之于毛姆,是他第一次完...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幅彩卷--试析毛姆的《刀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刀锋》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毛姆的一部长篇小说名作。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执着的真理探求者拉里的形象。在当时社会普遍存在迷惘、忧郁、恐惧的精神状态下,拉里漫游世界,一心探求人生真谛,但最终只能以幼稚的“自我完善”论作为探索的终结。《刀锋》还展现了作者在艺术手法上的四个特色:一是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情节委婉有致;三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四是语言洗炼生动。  相似文献   

3.
《嘉莉妹妹》是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天真美貌的乡村少女嘉莉来到大城市寻找机遇,为了追求物质幸福两度私奔,经历种种波折,最终成为纽约剧院当红女演员的故事,通过嘉莉看似成功的生存道路,揭示出美国城市对单纯青年的腐蚀。对这部小说的评述大都着眼于嘉莉自身的成长以及她背后的男性,但是小说中的其他女性角色其实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烘托作用,与女主角嘉莉一起构成了时代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21,(4):36-39
《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凯蒂的自我建构过程。镜像阶段是个体成长的起点,始终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和消亡。凯蒂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以母亲、情人和修道院长等人作为个体他者,又以社会生活法则为他者,凭借着他者呈现的镜像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并逐步脱离想象界进入象征界,直至分辨出镜像和自我的区别,最终寻获真正的主体性。文章通过镜像理论对女性在情感逆境和社会逆境的活动进行解析,探讨女性应采取何种策略才能实现积极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5.
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剧作家、小说家威廉·索默赛特·毛姆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中的两个女性角色——思特里克兰德夫人和勃朗什——都与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通过深刻剖析这两个女性角色,笔者发现主人公所表现的对女性的偏见其实就是毛姆自己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毛姆在他的几部长篇小说中都着力探讨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以及其解救之道,而写于晚年的《刀锋》,基本可看作是他对于此类问题的盖棺定论。文章着力分析《刀锋》主人公拉里人生三段经历,探讨毛姆笔下战争与人性的关系,以及毛姆对于解决精神危机的理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三位主要女性角色进行分析,探析父权制下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以及女性追求幸福独立的艰难路程。  相似文献   

8.
《白鹿原》属于一部经典著作,该书中涉及到三个普通女性人物的命运。而这些女性具有相似的特征:青春年华、命运坎坷、过早离世。导致死亡悲剧的原因不是自杀或者天灾,却是由至亲之人一手造成,而且她们的故去并未给这些至亲之人带来不忍、愧疚,却被当成是祸害被铲除,对生命的轻视以及对女性地位的无视让这些人残忍且麻木。而这些悲剧也是作家陈忠实质问封建礼教及当前政治背景的方式,值得读者深思。本文从三位女性悲惨命运入手,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分析作品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的《围城》作为一部意蕴丰厚的长篇小说,其所表现的生活内涵,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及其独特构筑的“艺术世界”,并不是一种,两种批评方法就能解读清楚的。本文主要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文本中几个主要的女性知识分子角色中蕴含的价值,探究作者是如何运用古籍典故和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不露声色地将20世纪20,40年代之女性解放进行批判与消解。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37):185-186
小说《马丁·伊登》中有六位女性,其数量远远多于作者同时期的其他作品。本文对她们的生活和思想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这四位女性都缺少鲜明的个性,性格软弱,逆来顺受。这一现象和20世纪初美国进步运动的政治气候很不一致。然而,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杰克·伦敦对女性的态度和其个人生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的"吉哈德"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吉哈德"既是穆斯林的宗教义务,又是穆斯林群体与非穆斯林群体之间的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分为4种:用心、用舌、用手(笔)、用剑。"吉哈德"包括"大吉哈德"和"小吉哈德"。"小吉哈德"的内容常常使不了解其含义的人发生误解,也常常被心存不轨的人所利用而加以歪曲。因此,"吉哈德"中"小吉哈德"内容需要受到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12.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励志影片,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神食粮,而且可以净化我们的内心世界。它闪耀着信念的高贵、生命的价值和希望的力量。求生还是等死?怯懦使你永作囚徒,希望让你自由高飞。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相似文献   

13.
穆旦的《诗八首》是一组“爱情之诗”。通过对“无题”这一特定的诗歌形式的再书写,穆旦建构了一种人与天地准、返本归一的爱情哲学。  相似文献   

14.
“道可道”章的大意为:“道”可以引导人们把握规律,“道”不是固定不变的,“道”的名称由于所指称的“道”的内涵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无”指称“道”的不被感知的玄奥微渺的一面,“有”指称“道”的能被感知的无处不在的巨大作用。把握它们,有时是无知无欲的契合,有时是有知有欲的探究。“无”和“有”同出于“道”,其含义都是深奥玄妙的,是把握“道”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备受推崇,但也面临着许多尴尬和无奈。教师和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距离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打通鲁迅与师生之间的隔膜就成为当务之急。“对话”是沟通过去和现在的最佳途径。通过“对话”感悟鲁迅,用经典的魅力滋养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宫崎骏动漫在日本动漫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龙猫》为其中一部描述淳朴乡村生活的电影。影片内容看似简单,但却包含有宫崎骏动漫的很多特色,如传统文化印记、儿童成长情结、飞行器情结以及旅行情结等。这些因素既成就了宫崎骏动漫的特点也影响着日本动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释“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字在元明清戏曲中应用很广,具有摇动、攀附、盼、看、牟利、贴近、奔赴等17余种义项,《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所收多有误解和漏解。  相似文献   

18.
巴赫金的对话哲学思想最初是以文学理论为人所知,但它的深刻内涵以及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还有待深入。本文就从作者与读者的平等对话关系入手,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视角对夏衍的《野草》英译本进行评析。通过对比译者如何完成原作与读者的对话来评议译作拙劣。  相似文献   

19.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两千多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都有不计其数的学人孜孜不倦地对其进行研究与阐释。本文即简要概述了古代对《论语》的注疏情况及新中国成立后对《论语》的解读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把僧肇“空”观思想放于本体论语境中加以思考,认为僧肇阐释的“空”观思想建立起了中国哲学中第一个比较彻底的本体论,拯救了老庄玄学建构本体论的失败,完善了整个中国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