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中国要实现发展目标,就要发挥年轻人的作用。在年轻人中,大学生是先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职责,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探索,将实践育人机制构建起来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针对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运行机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纪玉忠  宗玲 《考试周刊》2013,(78):155-156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实践育人早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课题。针对高职院校自身具有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具体特征,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实践育人学分化、课程化为基石,全面构建高职教育长效机制,对于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都是每个时代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在不同的时代,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教育被赋予不同的形式以及内涵。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科技进步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不断对自身教育理念以及方式进行思考,致力于为国家提供高素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社会实践方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需要予以重视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渐凸显出重要地位,但当前高校在实践环节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效果提高。高校需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建立平台、设立基金、规范队伍、创新形式,探索出适合高校实践育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环节上都比较薄弱,学生并没有形成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学习理念,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教导,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差的问题。新形势下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目标,接着提出这样做的必要性,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创新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思政教育在高校整体教育内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可以改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高校思政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能够将思政教育的各项理论内容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使思政教育具备更高的实际价值,从而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政治水平。本文深入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价值,并详细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希望能够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国内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各高校开始逐渐重视对学生们的思政教育,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的种种弊端,开启实践育人而非一味地采取理论授课的模式,逐步做到彻底颠覆以往不正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改革过程缓慢,效果不明显。本文针对思政教育视野下的这一教育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阐述实践育人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提出独立学院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路径:建设一支素质硬、能力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强化“两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引领作用;丰富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打造第二课堂;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研究与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以及实践价值.搭建实践育人模式的多元化实践平台主要应积极组织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主要是应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学生党建是目前高校应重点把控的工作内容,学生党建工作是思政教育开展的基础条件,而思政教育则是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发展的有效路径。唯有最大程度发挥党建工作对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以及大学生思政教育对学生党建工作的推动作用,才可有效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模式。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问题,提出以党的政策方针强化创新工作思维、以思政教育创新强化党建的生命力、塑造高素养的党建和思政教育团队等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崭新内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重大挑战,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道德观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富有梦想、年轻有为的一个群体,是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力量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塑造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素质在不断的提高,因而志愿者活动作为一项与我国传统美德相关联的社会事业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积极地参与进去。近几年,全国各地均相继成立了有关志愿者活动的青年协会,一批批充满新鲜血液的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到队伍中来,使其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不仅促进了大学生自身的全方位提升,而且更能发挥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接下来,本文将对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这就对现代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了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内容,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针对高校思政教育中就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网络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的原因,从而寻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倡导诚信理念,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创新教育载体,健全校园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维护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关乎国家的未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关注大学生内心世界成长和良好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对理论与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主要表现为论述基础,重点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时代到来,互联网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得到普遍推广和广泛的使用,微信和微博等应用在人民生活中得到普及,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民以往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微时代"的到来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已经成为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本文对"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形势进行简单的阐述,并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理论课程吸引力逐步弱化,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出教育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学生具有活跃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可塑性较强,但由于没有真正步入社会,在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等方面尚有不足,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注重人文关怀,丰富教育内容,拓宽视野与增长见识,充分体现教育中的人文性,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就对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由于自身特点和非主流文化思潮的逆向影响,要求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来规范和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