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如何依托协同创新,面向社会需求,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真正造就一批学术英才和创新高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探索的一个全新领域和课题。这需要构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面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协同创新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3.
推进协同创新是外语类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天津外国语大学在推进协同创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外语类高校推进协同创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重点需要在创新体制机制、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营造协同创新文化氛围等方面付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协同创新是高校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树立协同创新意识,整合多主体教育资源,构建有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四个方面的局限性: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目标模糊、培养过程单一、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因此,应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协同创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协同创新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高职院校办学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更新管理体制,优化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实施协同创新策略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是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重要选择,也是国家实现创新建设的核心。因此,以高校为核心,分析其存在的资源与优势,并按照校内协同创新和校外协同创新分别提出若干建议,从而推动高校内外资源整合,更好地实现协同创新,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方丽 《江苏高教》2014,(2):107-109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协同创新视域审视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相融合的机制,人才培养的联盟机制,引导和问责机制,综合化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三维协同模型,从优化大学生能力结构、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和国家教育制度三方面着手,可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选择,是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助推器,是高校突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协同方只有目标、利益一致,在同一平台上主动谋求合作,才会有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基础,才会存在双赢、多赢的可行性。高校应加强协同创新领导小组的建设水平,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健全协同创新的相关制度,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进而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水平。通过多年实践,大连工业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协同创新内涵和要素等的综合分析,探讨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分析我国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中在思想、利益分配方式和评价指标体系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协同创新内部跨学科研究和外部协同创新的几种具体运行方式的优缺点、特点及适用范围等;提出了完善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湖北理工学院英语大学生思辨能力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的创新思维能力普遍存在问题。英语演讲比赛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当前多模态环境的构建下,英语演讲训练呈现了创新性的多样化。本项目组成员在Studio模式的演讲培训训练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进行了交互式学习,从而加强了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2.
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成才的时代要求,这种要求决定了创新教育的素质内涵,即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而创新人才的素质培养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找到突破。从方法论原则出发,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造心理培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大学生创建心理的内涵入手,初步探讨了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创造心理的途径问题,认为高校应鼓励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等等。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 ,高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思想上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形成共识 ,而且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采取有效的措施 ,积极创造条件 ,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师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师院校学生创新能力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推动全民素质教育的源动力。高师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基础文化科学知识、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和民主管理密切相关。培养高师院校学生创新能力,高校教师与学生工作者应发挥主导作用,具有创新教育理念;创新主体要强化创新意识,自觉进行创新实践;同时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创意写作的飞速发展,其倡举的培养作家之论,引发诸多质疑。对此,从创意写作的学科理念出发,提炼一个展现创意写作本体性命题的理论模型,是回应这些质疑的重要之途。基于这个模型,可以窥见创意写作在"作家"与"培养"这两方面都有新的发明,从而从学理上确保了作家培养的充分合理性。就"作家"的理解而言:在作家认识论上,创意写作更为理性、民主与普世;在作家身份论上,创意写作从授权论转向识别论,尤为强调内外结合的识别论,并且认可更为丰富的识别手段与方法;在作家生态论上,创意写作持动态的养成论,反对作家认知的静态论与终极论。就"培养"的理解而言:创意写作认为"培养"是一种激发与释放,是一种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17.
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理论阐释等方法,梳理当前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指出家庭状况、社会支持、人格、自尊、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人际关系等不同程度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主张建立发展性为主,弥补性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形成长效机制,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塑造健康人格品质,同时创新工作形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以此增强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育,以期形成系统全面的调查、评估、干预主观幸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带着遗憾离世的钱学森老人六问总理"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遗言使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再次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国人关注的重点。创新始于"问题",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打造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所在,就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创造力构成的核心要素,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性、独特性、多维性、预见性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想象能力、直觉思维、探奇心理和个性品格的培育与塑造,创造技法是创造中最富有意义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论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本就当前影响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并对高职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