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状况、人才需求,对国内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有助于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作为一个新兴专业,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基于区域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通过岗位要求明确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制造等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人才链和技术链是高职专业设置科学对接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专业建设实践,认为有必要建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职专业集群,以突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人才瓶颈。其次,通过明晰人才链和技术链在产业链对接产业集群中的地位与作用,基于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链和技术链构建了高职专业集群。最后,对机电类相关专业率先开展了集群建设的探索实践,为高职专业集群内涵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研84家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本体制造类、系统集成类、应用类企业及82所高职院校,根据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划,预测出2016至2025年产业人才需求情况,绘制出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匹配产业人才需求的路径图。基于调研结果,行政部门应引导高职院校适当增加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招生数量,同时规范专业教学标准,尽快制定职业技能标准;高职院校应根据地方产业情况确定专业招生规模,准确定位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建议国产机器人三类企业加大与高职院校共建专业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典型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提前介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对学校的专业、课程、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均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论文以广东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比赛为对象,对大赛的设备及考核要点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技能大赛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思路,分别在专业课程体系、师资培养、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融入竞赛要素,发挥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分析江苏省工业机器人行业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匹配性情况,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调研了81家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本体制造类、系统集成类、生产应用类企业及15所高职院校,系统分析了江苏省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和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对两者之间进行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匹配性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工业机器人产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机器人专业产教融合的深度不够;在此基础上,给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和企业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是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成功颁发,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探究能够真正产生成效的"三教"改革,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亟须破解的一个瓶颈问题.以高职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分析该专业"三教"改革的困境,指出"三教"作为专业知识传递的协同体,其改革的最根本逻辑需要在知识的关联性中探寻.基于这一逻辑,构建了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三教"改革的新思路,探索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高品质教材开发、高效率教法创新等策略,提升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高职院校全面落实"双高计划"和理性发展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陆续有本科院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也有中职学校开设相应机器人专业,在行业技术迅速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对于高职教育层次的工业机器人专业来说,如何定位、如何规划和如何实施是重要的问题。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珠三角地区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进行研究,深入分析研究对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内外部因素,提出采取增长型战略、特色型战略并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浅谈本科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工业生产中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的工业机器人的优势与特色,以及结合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对本科院校开展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相对于高职院校的机器人专业毕业生具有更广的就业面、更高的就业平台起点以及较大的技术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中职学校开设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当前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存在实训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为此,在专业建设中应强化校企合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学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1.
工业机器人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此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并引进与该专业相关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训平台。通过对该平台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和描述,开发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6门相关课程。并以其中的"工业机器人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为例,对该课程中的一次教学任务,即:"工业机器人的示教与再现"进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设计。通过本次任务,讲解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手动操作能力与示教编程能力。实践证明:通过该平台开发的课程符合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机器人的飞速发展使得相关人才需求增长迅猛,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平台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形成了任务引领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培养了高质量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作为高职制造类专业群的一门共享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对培养智能制造类复合型应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实现专业群内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深入剖析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必要性。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课程精准定位、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材开发、教学方法创新等四个维度就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为"双高"建设背景下推进专业群共享课程,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与创新提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新兴专业建设对于促进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理念背景,以个案研究的方法,从微观层面对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建设状态进行深入调查,深入挖掘专业建设背后的逻辑,把握专业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所思、所想与所感,发现新兴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认知依赖""手段依赖""理念依赖""成本依赖""想象依赖",以及专业建设负责人思维中的"成本效应""预期效应",进一步分析出这是由于不同知识观导向产生的逻辑博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标准和两个工业机器人1+X职业证书的颁布,如何合理搭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值得探索。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构建了“一耦合、二融合、三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即“一耦合”指专业人才定位与行业发展的耦合;“二融合”指专业标准及职业资格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悉尼协议核心理念与课程标准的融合;“三结合”指以项目驱动式一体化教学为内容的做学结合,以创新平台为抓手“两个课堂”的教练结合和以企业顶岗实习为手段的工学结合。通过该模式为高端应用型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工业机器人方向人才培养任务。论文以嘉兴学院浙江省机器换人新兴特色专业近两年办学实例,立足地方产业特点,从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现状、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提炼了嘉兴学院"三转变、三结合、三拓展"的实践教学改革成果,探索了地方性、应用型、创新性和个性化有机融合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型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成果证实了地方高校应用型工业机器人方向人才培养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工业机器人方向人才培养任务。论文以嘉兴学院浙江省机器换人新兴特色专业近两年办学实例,立足地方产业特点,从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现状、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提炼了嘉兴学院"三转变、三结合、三拓展"的实践教学改革成果,探索了地方性、应用型、创新性和个性化有机融合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型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成果证实了地方高校应用型工业机器人方向人才培养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技能大赛从设计理念、赛项内容到评分标准都代表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对专业建设具有全方位引领和促进作用。结合技能大赛,从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内容设计、教师能力提升、学生技能培养、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实训设备完善、校企合作等七个方面对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进行深入探索,以推动技能大赛与工业机器人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促进专业建设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将机器人系列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实践过程融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去,对如何加强高职学生技能培养和提升进行积极探讨,提出基于"机器人系列产品驱动"的专业建设实践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CBE教育模式的特征、内容及管理方式,依据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岗位职责,构建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项目的模块化设计,分析了学生在基础实训模块、专业实训模块、综合实训模块中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通过引入企业资源、微课,开拓校外实践基地方式解决实训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借鉴CBE理念设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项目,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此教育模式也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