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就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要求更高了。面对目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需要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以下主要研究了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课程思政”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共识的背景下,作为主导课程的高职思政课更应该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强化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和核心地位,助推“课程思政”实施。为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掌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实施条件,课题组以重庆市5所高职院校为样本,对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进行调研,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实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动控制理论课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行课程思政,使专业课飘出思政味,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专业课的育人价值。自动控制理论课团队教师应通过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坚持有机融合和春风化雨的原则,在系统的、科学的知识讲授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导向、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教育方式,实现课程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需求,高校学生社团在教育人和培养人等方面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社团如何在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是新时期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高校进行以"学生社团管理"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对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进行系统梳理,客观分析现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社团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5.
张志新  王统斌 《文教资料》2014,(18):125-126
本文就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内容、方式、机制等方面对江南大学的师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目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2021,(6):48-53
课程思政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它打破传统课程授课的界限,旨在寻求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之间的融通之道,体现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之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一跃,具有学生主体、政治导向、思想引领、隐性渗透等特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具有统一性,课程目标具有同一性,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具有内在统一性。要从目标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基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的全学程育人体系。转换育人理念、完善管理体制、改革评价体系和健全保障机制是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型下的全过程育人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智才班为例,把思政课程转换成课程思政,实现专业课程功能的重新定位,重新塑造教学体系,创新课程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伦理与传统美德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以西藏大学为例,对目前大学生践行孝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论证,既反映了大学生践行孝文化的实际状况,又比较分析了汉藏学生践行孝文化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使孝文化在我区高校学生中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9.
英语思政课堂建设以活跃丰富地方文化为落脚点,以英语教学为载体,发挥着培养国际视野与体现育人价值的作用。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文献综述,分析在海洋强国战略下涉海类高校基于全人教育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情况,以浙江海洋大学为例,分析其英语思政教学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重点探寻海洋强国理念下的英语思政教学优化路径,以期为涉海类高校英语思政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思政课上融入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思政课不仅要求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感情,还要促使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得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发挥出思政课程的重要作用,提高思政课程的价值和有效性。而情感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在思政课程的育人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但是情感教学的方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的大一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并对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思政课中的情感教学,笔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力求将思政课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教育在重视培养人才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思政教育工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当前思政教育现状,积极创新符合当下大学生成长情况的思政教育模式,更好地发挥出高校的育人功能。基于此,在分析高校思政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策略,为广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教育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功能。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红色资源融入其教学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甘肃红色资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现状的调查分析,从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顶层设计与资源开发、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共建红色基地实现协同育人三个方面探讨可行性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天津S大学“六进三出”综合管理模式为例,首先阐述了高校学生公寓思政教育阵地建设的理论溯源,然后分析了高校学生公寓思政教育阵地建设的现状,最后论述了“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学生公寓思政教育阵地建设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传统的爱情观、两性观、婚姻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怀疑。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也毫无疑问地受到了这些思潮的影响,为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全貌,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恋爱的态度及表现为视角,透视他们心理素质的现状和发展,对于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理解课程思政——实践课程思政——助力课程思政三个大的板块进行阐述,以绘本阅读课例为载体,将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作业设置等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融合,从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高永胜  宗凡  胡燕玲  买萌萌 《大学教育》2022,(10):281-283+292
提升高校学生及学工干部的大数据素养、引导其大数据生活是大数据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提升其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多数高校存在对大数据认知不足、利用不足、发展不足的状况。文章以西北工业大学近两年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为例,介绍基于“一卡通+校园网+翱翔门户”大数据融合的学生大数据采集模型、基于大数据的学生数字生活证书设计、学生足迹曲线绘制及风险预警,探讨通过技术途径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提升基于大数据融合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以校为本”,如何利用好学校优势资源是打造独特性的关键。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三个方面,课程定位需要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相融合,课程内容需要融入学校的突出特点,课程设计需要将创新教学形式与规范教学管理相结合。本文以南方科技大学特色思政课为例,探讨高校思政校本课程开发如何打造独特性并形成课程品牌。  相似文献   

18.
从国家层面而言,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是毋庸置疑的,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从当下的教学环节来看,实际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文章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思政课的实效进行实证性分析,从思政课的授课内容、授课对象、授课主体与授课方式四个方面入手,着眼于思政课的实际,包括学生、教师与教学环境的实际,为现实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公安院校肩负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要使命,其教育教学要聚焦立德树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积极探索:应加强学习交流,提升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紧抓时事热点,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创新方法手段,增强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利用第二课堂,拓宽课程思政的途径。今后,公安院校可从树立过程考核理念、注重专业课教师课堂外的课程思政、调动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主动性等方面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提出“以用促学、以知固信”的教育教学目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史党史、社会发展实践等多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从教师能力、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等多个层次进行全过程思政建设。中国人民大学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具体实践路径是:建设好师资力量,提升课程教师思政建设能力,使教有所能;编写好课程教材,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使学有所依;设计好课堂教学,开发多种形式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使知有所获;利用好社会课堂,发挥社会实践科学研究育人功能,促以知固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