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虽然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对NBA英语体育新闻中出现的概念隐喻进行认知分析。按照他们的概念隐喻理论将所得到的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概念隐喻、实体概念隐喻和方向概念隐喻,然后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三个不同类别的概念隐喻的投射机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是互相补充说明的关系.而语法隐喻理论又进一步提示了隐喻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4.
钟晶 《考试周刊》2011,(45):74-75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们往往用具体的、常见的、已知的信息作为始源来认识或理解抽象的、生疏的、未知的物体。隐喻是从源喻到目标喻的映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隐喻思维能力,即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隐喻机制。本文作者首先从社会背景、文化价值观和自然和科学知识三方面阐释了建立概念隐喻机制的基本因素,接着结合具体例子,尝试性地探讨了概念隐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语料库研究显示,概念隐喻中只有4.36%被交际者真正用作隐喻。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学者提出了刻意性隐喻理论,在语言维度和概念维度的基础上引入隐喻的交际维度,并提出了隐喻的刻意性机制,是隐喻研究值得关注的新动向。该理论在刻意性隐喻的界定、刻意性的识别、隐喻心理加工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本文尝试集中对四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将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旨在促进交际维度刻意性隐喻研究的融合与深入。  相似文献   

6.
隐喻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但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和推理手段,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推理的机制。概念隐喻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语言教学中来。本文通过一份调查问卷了解英语教师对隐喻能力的理解,并对东南大学成贤学院205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为期8周的以概念隐喻为指导的词汇教学和相关测试,发现概念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能明显增强对词汇的记忆时间,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正确使用。笔者建议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注重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隐喻途径习得词汇。  相似文献   

7.
全洁 《海外英语》2012,(13):236-237
该文从前人对概念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研究入手,指出这些研究并未真正揭示以物质过程喻说心理过程这类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类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是多重概念整合,是一致式与表达者个人视角、情感等产生的复合义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79):38-39
概念隐喻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鉴于以往的概念隐喻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和句子层面,本文从隐喻认知与语篇界面着眼,对概念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进行初步探索。从语篇的层面研究概念隐喻,不但可以揭示概念隐喻的功能,而且可以阐释语篇信息的发展、语篇组织机制和语篇的衔接、连贯性,从而能进一步丰富语篇研究的内容,扩大语篇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抽象概念的加工离不开隐喻,即抽象概念是以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道德作为一种抽象概念,其隐喻表征的研究主要涉及黑白隐喻、垂直空间隐喻和洁净隐喻。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究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形式,并对具有单向作用和相互作用的隐喻映射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总结与回顾了隐喻研究历史进程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重点探析,本文共探讨了四个问题,其中包括国外对隐喻的相关研究、对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分类的概述、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探讨以及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