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丽娜 《考试周刊》2009,(11):200-2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上升,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就高校大学贫困生的心理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作初浅的探析,目的在于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必然产物,同时,这也将导致贫困大学生拥有和他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成长环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形成自卑、抑郁、焦虑和人际交流障碍等心理脆弱问题.高等院校中贫困大学生所占比例也非常之高,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高校在教育中必须要究其产生原因和表现问题,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合理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表现问题,并提出了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诸多压力令大学生心力交瘁,心理健康问题接踵而来。尤其是贫困大学生,他们面临着更多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去探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极力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依据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积累成功经验、学习替代性经验、接受言语说服以及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生理状况等途径来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的特殊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面启动,高校中的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究其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罗苑 《文教资料》2009,(10):220-22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些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引起心理贫困.帮助他们解决好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促使他们成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杨日晨 《文教资料》2007,(30):187-18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问题、经济问题、就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几个方面。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针对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学校应当采取具体措施加以扶持和帮助,使他们学会心理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个体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一个需要值得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的长效机制为例,从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以"阳光心理协会"为载体,开展"人人享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发挥学生工作者的作用等入手,探讨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的有效方法与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要立足于物质解困和精神解困两个基点,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实现"重塑他们"的要求,这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问题的良好策略.本文论述了开展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的策略,提出了较为有效的教育环节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苏婵 《文教资料》2009,(7):212-214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和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经济的贫困、文化的失范和社会、学校、家庭环境都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因而,要坚持心理扶贫与物质帮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起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精神上彻底摆脱贫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