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最后都归结于人才、教有的竞争。“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得到了人们更广泛的认同。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素质,世界各国都把教师专业化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一个共同举措。教师专业化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世界性潮流。  相似文献   

2.
一、民族凝聚力的意义及其内涵伴随着人类向21世纪的迈进,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之时,民族的凝聚力逐渐被看作是综合国力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许多学者在对综合国力的分析中,都提及民族凝聚力的要素,并把这一要素置于综合国力发展指标中的重要地位。无数史实和现实也都雄辩地证明了民族凝聚力的确在综合国力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地位,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方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  相似文献   

3.
吴铜霞 《教书育人》2013,(27):28-29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提高国家的竞争水平需要人才的支持,而且面对当今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这需要教育管理者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环节中融入创新意识,这才能从根本上增加人才的数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教育的力量。创新无疑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汇,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创新的工作。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20世纪是"财富属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进入"财富属于人力资源"的时代。培养和造就面向21世纪的各级各类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1]21世纪,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场竞争将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未来的生存状况和地位,这场竞争之本是人才  相似文献   

5.
姚琴 《成才之路》2013,(2):77-77
进入21世纪后,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非常注重教育。在世纪之初,国家为了更好地办好教育、发展教育,国家对基础教育进行了课程改革。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作为普通的教师都在积极地  相似文献   

6.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起着重要作用,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激烈竞争也在教育方面得以体现。如何提高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改进教育体制弊端成了社会各界目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先军 《考试周刊》2011,(63):154-155
21世纪人类将面临种种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由政治、军事竞争发展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创造力的竞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那么.应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下面我就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是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也逐渐由政治、军事等传统因素转向经济、科技等非传统因素,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新经济安全观是对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是对客观的经济安全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经济安全观念。在新经济安全观的指导下应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是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也逐渐由政治、军事等传统因素转向经济、科技等非传统因素,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新经济安全观是对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是对客观的经济安全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经济安全观念。在新经济安全观的指导下应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21世纪将要到来的世纪之交,世界各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我国要解决“两大课题”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不仅从事科学研究、开发设计人才不可缺少,而且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更不可缺少,而且这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