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和认识。认为社会秩序实际上靠的是“血缘、地缘、家庭”——三位一体的乡土精神来维持,根置于土地的乡土精神是中国农民生存的动力所在。在传统的社会生活中,血缘关系是信任结构建立的基础,也是人们获得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就巴金的小说《家》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进行解读,具体从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和家庭婚姻伦理入手解析小说中的故事主题,并从中就五四运动中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精准地概括了传统中国社会关系格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学者们在"理论自觉"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差序格局的内涵,姻缘、感情、利益等新兴要素全面渗透到差序格局中,传统差序格局出现了现代化转向。然而,对失独父母而言,无论是传统差序格局还是现代差序格局都无法对他们的社会关系选择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他们的社会互动既不是血缘主导,也不是利益主导,而是身份主导。基于社会身份选择,失独父母的社会关系差序格局出现了选择标准的更替、内圈层的置换、重要要素的重组和差序格局的断裂风险,因此,笔者将此称之为"非常态差序格局"。  相似文献   

4.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给我们留下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后世也有诸多学者加入了对这个概念的研究,然而由于其开放性,仍然存在着某些需要修正和拓展的部分,文章在区分“差序格局”的平面和立体两个向度的基础上,针对平面的“差序之差”中的“私德”及其相关问题和立体的“差序之序”中的有关等级的问题进行了部分反思、修正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人际关系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主题.在现代中国社会背景下,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及其理论在解释人际关系方面仍不失其适用性,它描绘出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基本行动结构,但是其中关于个体行动逻辑的论断则需要深化扩展.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个体在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中的行动逻辑已经从单一的道德要素演变成了多种逻辑,包括情感逻辑、伦常逻辑、面子逻辑、技术逻辑、制度逻辑和公义逻辑,且各种逻辑在差序格局中有各自适用的边界,对应形成不同类型的人际互动关系.在人际互动中,应用适宜的行动逻辑会产出有效的关系,误用或错用行动逻辑就会导致关系无效,甚至破裂.  相似文献   

6.
重识教育发展与包含"辈分"在内的传统乡土社会变迁的关联实有必要。男性名字中辈分元素是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表征,按辈分命名体现了乡村社会差序格局的运作逻辑。农村识字率低导致"大名"在日常生活中隐匿,"文字下乡"与辈分文化彼此相互作用导致带辈分的制式"学名"在乡村普遍出现。随着社会发展与流动的加剧,以及"文字上移"对农村地区的影响,男性名字中辈分元素渐渐消逝,并愈益摆脱传统文化在命名规则上的安排。男性名字变迁一方面体现了传统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弱化乃至瓦解,另一方面则表征新型乡土社会团结机制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8.
注意分析党内错误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是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的一大特色.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所批评的党内存在的种种自由主义的消极表现,可以用费孝通"差序格局"的理论加以合理的解释.毛泽东重视通过社会环境的改造来促进党的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运用阶级斗争和号召农民"组织起来"的办法,实现了中国社会基础的再造,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国人固有的"差序格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新时期党的建设也应重视社会环境的改造与建设,为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家国同构的宗法伦理型社会,整个社会是由不同地位、身份的人组合成的等级有序的网络整体,每个个体都处于特定的宗法等级关系之中。个体在政治、经济、伦理方面的缺失,形成了中国古代臣民的依附型人格和政治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10.
沂蒙山区作为中国革命老区,诞生了著名的沂蒙文化。沂蒙文化包括沂蒙历史文化、沂蒙革命文化和沂蒙现代文化,是在乡土社会中孕育、成长起来的,熟人社会、家的伸缩性能、居民的政治理想等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及特点是沂蒙文化生长的土壤。不了解这样的乡土社会,就不了解中国,不了解沂蒙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学习,是人生的必然阶段;就业,是生存的基本前提。现代人就业遭遇到很多难题,工作能力高低?选择何种职业?职业前景怎样?职场就是一座舞台,什么样的主角登场决定着这台戏的精彩程度。《颜氏家训》中有这样一句话"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可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现实问题,也是长久以来人们研究的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华章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370+372-370,372
公益广告面向社会宣传,陶冶人们的心灵,规范人们的良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较国内外公益广告,可以明显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差异中注重发扬民族特色但又在当前全球一体化浪潮中做到兼容并蓄,将是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孔子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有非凡价值的教育思想。在其关于教育的对象、方法、过程、目的等的论述中,闪耀着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影响深远。对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我们要充分的学习研究,使古为今用,促进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思想的完善,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横贯的发展理念,中国人民从古至今都在不断追求的理想大同社会。本文借鉴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探讨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及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装饰艺术源于生活,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现代设计风格也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成为现代设计创作的宝库。其社会价值远远超过我们的设计作品本身。  相似文献   

16.
17.
从职业融入的角度看,法国高校的文凭建设主要涉及LMD学制、大学文凭与国家文凭两分法以及企业与大学共同创建文凭三个方面。而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在经历学科改革,而后者也势必使得越来越多的文凭产生。为了促进毕业生的职业融入,法国高校、教育研究人士和企业方在文凭建设方面对我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有何借鉴意义:创建大学文凭、高校企业联合培养,文凭易读化。  相似文献   

18.
讣告是一种应用文体,承担了将死亡这一社会禁忌现象公诸于众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讣告的文体对比分析,揭示了造成两国讣告差异的根源——即生死观的差异。中国文化及美国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分别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美国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中国注重集体,美国突出个人。  相似文献   

19.
俳句的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一直是俳句研究领域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讨论分析俳句译文的的基础上,概括了俳句的主要特征,从翻译中的可译性及其可译性限度看日本俳句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形势面前,职业教育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行职业教育改革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